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拉下臉道歉,員工竟為此感謝我!犯錯時怎樣處理,才能贏得員工更多尊重?

2021-04-16 國際職人 JC淘心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有一次演講的機會,台下有人問我,如何看待「犯錯」?我的答案是,把錯誤當作是人生中的學習機會,犯錯的當下會沮喪自責,但錯都犯了,不如讓不好的經歷更有價值,讓我們可以在其中學點什麼,畢竟會導致犯錯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還不懂、不知道或沒經驗所造成的。

延伸閱讀:重量級人才有「道德瑕疵」,該辭退嗎?Airbnb 前法務長:領導者的選擇決定了企業成敗

好主管要肯「授權」,但員工犯錯時怎麼辦?

多年前公司安排一位資深的教練來輔導我,讓我在成為領導者的路途上,有人可以給予引導和激發我的思考。在最後一次的談話中,教練給了我幾句建言,其中一個是「授權,並允許員工在犯錯中學習」。我寫了下來,並貼在座位旁,以便時時提醒自己,身為管理者該如何帶領團隊前進。

做為一個有經驗的主管,往往會忍不住幫員工做決定,或明示、暗示他們要怎麼做,用自己的經驗告訴他們如何避免犯錯,也因此,你的團隊都是在你的經驗下執行任務,無法發揮團隊力量,自行產出更驚豔的提案或結果。

我喜歡問問題,也喜歡問「為什麼」,希望每一個人在提出他們的想法時,不只思考過,也對自己的提議負責。有時候我會評估錯誤發生的損失有多大,值不值得用這個錯誤當作一個投資,讓員工藉此學習成長,為公司帶來更大的經濟價值;當然也要確認,自己的肩膀可以扛的住這次的錯誤,畢竟成為團隊成員強而有力的後盾,是他們放心往前衝的強心針。

自己嘗過的失敗,才會變成經驗

以前有個新業務,很有衝勁,來三個月就想推出一個促銷方案,拉抬業績。我們團隊之前有過類似方案的失敗經驗,因此當他提案時,我認真地問了問題,並告知他過去有嘗試過但失敗,他是否還想再試試。他說想試六個月,在評估過風險後,我同意讓他去跑這個方案,讓他有機會面對市場的殘酷。果然,半年後業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但他從中學習到為什麼失敗,該如何調整,並提了另一個方案,有大大的不同,當然一年後也有豐碩的成果。

失敗的經驗,需要自己經歷過,才會深深的印在心裡。

身為主管,我的條件是,同一件事,可以錯誤一次,但絕不容許第二次。第一次犯錯時,我會和他們一起檢討分析,了解錯在哪、該如何修正?用鼓勵的角度,激勵大家學習成長;第二次犯錯時,我的態度是嚴厲大於溫暖,明知故犯不值得同情,也會大大影響他們的績效考核成績。另外強調,身為主管要避免羞辱員工,或大聲斥責,這對於他們的成長與向心力是一點幫助也沒有的,並會嚴重打擊團隊士氣。

主管自己犯錯,該如何與員工溝通?

做為主管的角色,每天要面對各種不同的挑戰,要做決定、訂定策略、分析戰略、績效管理、激勵團隊、培訓人力等等。還要面對 360 度、來自不同單位的溝通協調,在這麼多事情中,難免會犯錯,身為主管的我們,要如何面對呢?

主管主動向部屬道歉,反而被員工感謝

從很小的一件事談起。有一次我安排中、港、台三個業務團隊的績效評核會議,當時我在寄送會議通知時,漏寄給二位台灣業務,所以他們沒有出席會議,也造成該會議臨時改期。我打電話把他們念了一頓,而他們則是感到很莫名。過沒多久,我自己去翻查會議通知,才發現原來他們根本沒有收到我的郵件,所以壓根兒就不知道要來開會。當天我等他們二位回到公司,走到他們的面前道歉,說明我的疏忽。幾個月後,其中一位和我談話時,聊到這件事,他告訴我,當我走去和他道歉時,他非常的驚訝老闆會親自向他道歉,尤其是這麼小的事情,也很謝謝這種尊重員工的態度。

面對錯誤的決策,主管應自己承擔並修正

第二個故事,是我前主管發生的。當時公司在中國市場曾經遭遇很大的挑戰,主要原因是戰略錯誤,無法提高績效,所以需要減少人力成本,以維持營運。主管在刪減人力的評估中,錯估華南地區的情勢,所以把當地的業務和技術都資遣,改讓上海同事負擔當地的客戶服務。

結果一個月後,發現跨區服務的難度遠超過當初預期,所以又把當初資遣的技術給招募回來,繼續在原來的崗位服務。我們私底下都在說,這位技術是本年度最幸運的人,拿了一筆豐厚的資遣費後,又被原單位招回去,薪水還不變。

我老闆當初知道自己評估失誤,他沒有讓上海同事繼續勉強支援,來掩蓋他的誤判,而是馬上和總部協調,擔下這錯誤的印記,並盡快把員工找回來,以維持華南地區的客戶服務。同時也和大家公開說明前因後果,是個非常有擔當的老闆。

有勇氣面對錯誤,適當的做好內部溝通,並有肩膀地擔起,承認並做出補救措施,是身為主管在犯錯時需要採取的步驟。 有能力自我檢討且調整自已,是成為一位優秀領導者必備的條件之一。記得喔,既然都犯錯了,就讓這過程更有價值,無論在職場或人生道路上,都可受用。

(本文轉自國際職人 JC淘心話

繼續閱讀 領導帶人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