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職人 JC淘心話

短時間識人術!在面試流程加 3 道工,讓我一秒識破裝模作樣的應徵者


如何透過面試找到合適的人才,是主管的一項挑戰。我常說,想找到好人才,透過面試可以了解其經驗和談吐,但「運氣」也占了重要的一環。不過,總不能單靠運氣來找人,該如何幫公司或團隊找到合適的人才呢?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祕方。
1. 平行單位也是面試官!「縱向」加「橫向」評估人才
最常見的面試流程是 HR 把履歷表審核過後,將適合的候選人名單交付給該職位的招聘主管,確認要約來應徵的人選,然後由 HR 做第一輪面試,接著該主管進行第二輪,如果職位需要,則最後由該主管的上級主管做最後面談,然後拍板。
我會在這個標準流程中加一道工,就是在招聘主管面試後,我們會安排平行單位同事做第三輪面試。
招聘主管是負責縱向觀察,面談中所著重的部分,大多是觀察應徵者的經驗、專業度是否符合該職位的需求?是否有潛力加以培養?是否符合公司文化?而平行單位的評估,則是橫向意見,他們大多會注重平行關係的溝通能力,是否能跨部門合作、衝突管理能力等。
這樣做的好處是,他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評估,提供給招聘主管客觀的意見,此外,他們與應徵者日後需要跨部門合作,若可以在面試的階段就參與,未來將可降低不合的潛在風險。
平行單位可能會逆轉面試結果,招聘主管須以開放的心態接納意見
招聘主管和 HR 在匯集大家的面試結果後,可以做進一步評估,當然該主管需要有寬大的心胸來接納與自己觀察結果大不同的意見。
幾年前我要找一個業務主管,相談甚歡,HR 也給予正面的評價,但當這場面試走到我平行單位同事 A 君這一關後,他的意見和我有 180 度的不同,當時我非常生氣,氣自己加這一道工幹麻氣、對方給我增加額外的工作,要再安排更多的面試來證明他是錯的。
但當我安排另一位平行單位和我自己再面談一次之後,我們特別針對 A 君的想法做觀察,發現這個人在橫向合作上確實是有問題的。最後當然沒有錄用他,而我自己也上了一課。
2. 面試問答中加碼問「軟性問題」,觀察內在狀態
另一個面試妙招,是我自己應徵工作時碰到的。面試官是我之後加入的公司的大老闆,在職場上給我許多不同的啟發與學習。和他面試的時候,他問了我二個問題,後來他也和我分享,這是他面試的必考題,當然現在也成為我的。
在一開始的時候,當然會針對來面試的人進行「專業度調查」,透過工作經驗、參與過的案子、處理事情的細節,判斷在專業性上是否符合要求,當然這也是最基本的入門題。
專業判斷結束後,加碼題就要開始。第一個問題是,你如何與壓力共處。 當然之前會先鋪陳一些問題,將面試者引導至挑戰的分享,然後再進一步了解當對方遭遇重大壓力時,是否有方法面對與排解壓力。這與個人的 EQ 有關,我們在生活中無法避免壓力的存在,唯有找到與其共處並適時紓壓的方式,才可以走得遠、走得正向、走得健康。
常常發生的狀況是,面試者聽到我這題會愣一下,不如回答專業問題時流暢,需要思考斟酌再回答,從臉部表情和回答內容,也可以觀察出其應變能力,以及是否誠實、是否正向思考。
第二個問題是,你的休閒活動和愛好是什麼。 這一題的目的是觀察對方在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以及自己紓壓的方式。
最常聽到的就是看書、看電影,我就會繼續問是哪一類的書或電影,也談談他喜愛的類型,甚至會分享某些我也看過的內容。從如此軟性的互動,可以觀察到對方的另一面,在非專業問答的情境下,這個人的個性和想法,比較可能不假掩飾地表現出來。
3. 隱藏考題:與接待人員的互動,才是真面目!
這是不是很有趣?一般面試者來到公司,是由助理來接待、引導到會議室,然後準備茶水給對方。為什麼會加上這個呢?
幾年前,我們杜拜的主管分享,有一次他們應徵一位業務主管,對方在面試過程中表現很好,非常客氣,彬彬有禮,所以在面談後,他們感覺找到了一個非常適合的人選。
但在茶水間閒聊時,助理卻說那個人非常的高傲,問他要不要喝茶時,對方問:「有檸檬片嗎?」聽到沒有後,表情不屑,也沒有給助理一聲謝謝。事後該主管決定不用這個人,因為小助理的體驗,可以證明此人表裡不一,未來在團隊中只會造成更多的問題。
面試者對於接待人員的態度比較不會掩飾,所以我們反而可以藉由這一道關卡,觀察對方在初踏入公司的表現,作為一個另類的評估標準。
在面試的過程中多加幾道工,不是爲自己增添無謂的麻煩,反倒有助於找到合適的人才,讓團隊如虎添翼,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本文轉自國際職人 JC淘心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