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Kevin Liu、王宥筑

全球 43% 工作者因疫情壓力大!美國百間企業為此提升 4 種員工福利


根據蓋洛普(Gallup)公佈的最新全球工作環境報告調查指出,自從 2020 年疫情爆發後,有 45% 的工作者表示其生活深受疫情影響,不僅如此,全球工作者的壓力更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疫情影響導致的國界關閉、在家上班趨勢及失業,造成 43% 的工作者感到壓力。
另一個關鍵指標是「員工投入度」,全球的員工投入度在過去十年一直呈現上升趨勢,但去年卻出現近十年來首度下降,從前(2019)年的 22% 下滑到 20%。
對於這樣的調查結果,蓋洛普職場福利首席科學家吉姆·哈特(Jim Harter)建議,企業可以透過內部意見調查或焦點團體的形式,探討公司在規章、組織架構或溝通管道上,是否會對員工福利產生負面影響,並依此做出改善。
疫情期間,企業提升了哪些員工福利?
過去一年來,許多企業開始調整福利制度,設法幫助員工面對個人和家庭的挑戰,富達投資(Fidelity Investments)職場諮詢部門負責人沙姆斯·塔利布(Shams Talib)表示,「當我們逐漸回歸到大流行前的工作環境,雇主們也將繼續嘗試新和以往不同的做法。」
根據富達投資與非營利組織 Business Group on Health 今年 1 月做的一份針對美國 166 間企業的健康與福利調查,發現歷經疫情洗練後,多數企業拓展了以下 4 個領域的福利:
1. 心理健康方面
92% 的企業提高了內部對於壓力管理、睡眠品質、復原力以及與育兒相關的心理健康等計畫的支持。
2. 工作與生活平衡方面
69% 的企業在疫情期間增加了新的休假類別或提升了休假福利。許多雇主也重新檢視了他們的育兒假政策,包括領養在內。
3. 看護方面
64% 的企業提高育兒相關支持;55% 的企業提供了新的帶薪休假制度,讓員工照顧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員,48% 的企業提供托育服務相關支持。
4. 財務方面
83% 的企業已有或即將推出與緊急儲蓄、債務管理和預算編制相關的計畫,而 77% 的企業將提供資源來協助員工進行重大的財務決策,如抵押貸款、遺囑和收入保護。
專家建議:「基層主管」應每周與員工進行一次對話
哈特更指出,執行上,需賦予基層主管必要的權責和任務,因為他們才是實際與員工溝通,能深入了解員工正面臨的難題,並且夠在各方面提供員工協助的關鍵人物。
例如,身兼母職的員工在疫情期間可能因無法托育、又要在家上班,而造成工作壓力大增,基層主管除了可以提供員支援與建議,更可作為與高階主管的溝通管道,建議公司在制度上如何調整,以協助這樣的員工。
哈特建議,基層主管應該每周與員工進行一次對話,關懷員工的職涯發展與工作量調整,在充滿挑戰的時期,員工就不會感到不知所措和失控。畢竟,願意真誠的了解員工遭遇的難題、投入資源去幫助他們,將有助於在長遠基礎上留住優秀人才,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