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經濟日報

發振興券 效益將高於「三倍」

2021-07-26 經濟日報 鄭鴻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行政院官員昨(25)日透露,最多 1600 億元的振興子彈已上膛,隨時可開出刺激內需的第一槍。官員說,若疫情穩定,且餐廳開放內用,隨時可「先動支」剩餘的特別預算發放振興券,未必等到 10 月;除比照去年同步規劃紙本、數位券,今年效益可能高於「三倍」,且數位券更優惠。

但官員也說,至於實際效益、上路時機,仍需視後續疫情發展;唯一確定的是「不會普發現金」。據悉,行政院去年共斥資 511 億元發放的振興三倍券,成功創造千億元以上經濟效益,由於今年效益有機會超出三倍,不排除實際發放金額將擴大。

發振興券 效益將高於「三倍」.jpg

行政院長蘇貞昌已指示國發會會同相關部會研議發放「振興券」,並於上周鬆口,除了設法幫助餐飲內用,也將擴及零售、百貨、電影及展演等行業。

知情官員透露,參考去年「振興三倍券」作法,今年將推出新的振興措施。未來振興券回饋效益,無論是紙本或數位券,原則上都不會低於去年的三倍券,但實際上多少,仍待更多討論與規劃。

延伸閱讀:跟部屬說「不要太努力」,反而能激起幹勁?厲害主管的激勵祕訣

至於推出時機,官員說,只要到本土疫情穩定受控、全台灣民眾都能安心出門消費、用餐的階段,就可依特別條例的授權,先移緩濟急,甚至先動支特別預算,由行政院院會通過方案就可上路,不一定要等到 10 月甚至 11 月。

發放預算則來自紓困特別預算尚餘的 1600 億元,考量除了振興,仍有防疫與紓困的任務,不會將 1600 億全數拿來發放振興券;官員說,疫情若能持續趨緩,基本上不會不夠用。

另外,去年發放振興三倍券時,92% 民眾仍偏好領取紙本券,只有 8% 的民眾選擇數位券;為能引導消費者與業者朝數位支付努力,今年將「特別」推廣數位券,除加大優惠力度,也會重新思考新機制,讓數位券措施更能被易於使用、理解及辨認。

官員說,去年的三倍券,就是由政府先帶頭點火,後續再由各銀行、支付業者與商家接棒,競相推出加碼優惠,藉以形成刺激消費「好的循環」,所以不只要看政府點火力道有多大,民間力量也很重要。

因此這次的振興措施,也將會聯手經濟部、交通部、農委會、文化部等部會,共同推廣各所轄行業,並搭配政府振興措施,推出更多優惠,以刺激更大的消費力道。

相關新聞
振興券何時發怎麼給?學者大論戰
政院:振興須待各地疫情確實穩定 普發現金效益差

(本文出自經濟日報

繼續閱讀 疫情動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