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行銷公關
feature picture
一卡通

麟洋配悠遊卡、醬油膏來了!跟風搶搭「Taiwan IN」商機,該思考的 3 件事

2021-08-11 整理‧撰文 張寬渝

2020 東京奧運順利畫下句點,台灣打破過往奧運的獎牌紀錄、拿下 2 金 4 銀 6 銅的好成績,順勢帶動不少台灣觀眾開始關注體育賽事。其中最受矚目的焦點莫過於台灣羽球「聖筊組合」李洋與王齊麟,在羽球男雙決賽以直落二擊敗中國,摘下我國奧運史上球類運動首面金牌。

賽場上最後的關鍵一球、代表勝利的「鷹眼判定圖」,賽後被網友廣傳爆紅,不少業者推出 T 恤、毛巾、口罩、安全帽和提袋等商品,想要搶食這波商機。一卡通及悠遊卡公司亦發行有 IN 壓線、麟洋配等設計元素的卡面、土地銀行也考慮發行麟洋聯名信用卡。近日家樂福更與台灣在地品牌「御鼎興」手工古早醬油合作,獨家推出有 IN 壓線包裝的限量御鼎興玉露柴燒油膏。

81415_01
土銀將推麟洋羽球認同卡,回饋金協助羽球運動。
Yi Li Yen 臉書
225888726_4418190188243506_3887435430402177834_n
家樂福 x 御鼎興推限量「Taiwan IN」玉露柴燒油膏。
御鼎興純手工柴燒黑豆醬油 臉書

在數位社群時代,若不跟上潮流可能會因此失去聲量,被競爭對手超車;但沒有想清楚就隨意跟風,短期內可能會使成本上升,增加經營負擔,反而產生反效果。身為行銷人員、企業主、品牌經營人員,對於這種「短暫的流行趨勢」,究竟該不該跟風,推出新包裝或新產品?本文從經營策略角度,談談企業在跟風前必須先想清楚的 3 件事。

一、產業特性是否適合?

無論是為了跟上潮流而創造新產品,或是更換包裝,在跟風前必須先評估自己所屬的產業特性,是否適合做這種具有時效性的「潮流趨勢」。

一般而言,按照供應鏈的驅動方式,可以將供應鏈分為 2 種:推式、拉式供應鏈。

1.推式供應鏈

以製造商為核心,根據歷史數據預測需求、大量生產庫存貨品,再逐級推向終端顧客。推式供應鏈的好處是能創造規模經濟、壓低成本,用最有效率的方式產出,隨時有現貨品即時供應市場,迅速掌握商機、創造利潤。缺點是當市場需求不如預期而未能銷貨時,會造成庫存積壓、增加成本或導致長鞭效應。許多功能性產品,如衛生紙、牙膏,往往是採用推式生產。

延伸閱讀:何謂「長鞭效應」?用「紙尿布」來解釋給你聽!
1200*628.001
推式供應鏈以製造商為核心,根據歷史數據預測需求、大量生產庫存貨品,再逐級推向終端顧客。
製圖 / 張寬渝

2.拉式供應鏈

是指需求導向的供應鏈,當接到訂單時,製造商才快速啟動生產。拉式供應鏈的好處是,能為顧客提供量身訂製的產品與服務,缺點則在於回應客製化需求的成本較高。許多新穎性產品、比如汽車、手機等產品,往往採取拉式生產。

1200*628.002
拉式供應鏈是以需求為導向的供應鏈,採「先接單,後生產」的模式。
製圖 / 張寬渝

以跟風麟洋配商機、推出「Taiwan IN」周邊的例子來說,若企業所屬產業是以「推式生產」為主,要跟上潮流、創造新產品,勢必得開拓新的產線,如此一來就會造成製造成本上升,產品可能會因此失去原有的競爭優勢;另一方面,像這種潮流所帶動的「短期需求」,若是產量估算不準確、後續銷售無法達成設定的目標,一旦潮流過去,就可能會產生滯銷品。

選舉紀念酒就是很好的例子,許多酒商都會趁選舉熱潮時,推出紀念酒款,但當候選人人氣下滑或潮流過去、消費者的需求消失,就算降價出售也很難清空大量庫存,這也是至今我們還能在各大賣場架上看到這類商品的原因。

相反地,若企業是以先接單、後生產的「拉式生產」為主,相較於推式生產的企業,較適合做這類型的「跟風產品」,透過預購模式,不僅可以先搶搭熱潮,更可以仔細估算消費者需求量,降低庫存或滯銷的風險,如:一卡通、悠遊卡就是透過預購的方式銷售。

219358396_1785255254999976_2455965804580820079_n
#TeamTaiwan IN 2021 一卡通。
一卡通 臉書
217987789_10165593409305484_7302105830272459553_n
羽球男雙「麟洋配」悠遊卡套卡。
悠遊卡臉書

實際上許多企業會採「推拉結合」的供應鏈,保留推式和拉式的優點,在上游採取推式生產,先產出半成品,等到下游需求確定,再加工產生完成品。如:Zara 上游會盡可能生產未染色布料,等到確認了終端市場的流行元素後,再進行染色產生成品,如此一來便能快速回應流行的即時需求。

1200*628.003
「推拉結合」的供應鏈,保留推式和拉式的優點,讓生產更具彈性。
製圖 / 張寬渝

這次家樂福與御鼎興手工醬油品牌合作所推出的限量包裝,就是「先推後拉」的例子,在上游醬油廠採取推式生產模式,先生產出許多醬油的半成品,等到下游需求端出現新的流行元素或風潮(如這次奧運的壓線 IN 設計),再打印包裝,迅速出貨回應市場需求。

二、產品特性是否適合?

再來,也必須將產品特性納入考量,像一卡通、毛巾、帆布袋這類產品,因為無保存期限,就算需求預估失準、潮流過去、產生大量積壓庫存,仍可透過後續的行銷手法進行銷售。但若是有保存期限的食品,一旦過期則無法銷售,這讓需求預估變得更加困難。許多食品廠商會採取極少量、限量生產的方式,達成品牌行銷的目的。如這次御鼎興手工醬油只有限量 240 瓶,顯然目的並非創造產品業績,而是背後的品牌推廣。

三、目的是什麼?要增加營收或提高曝光?

最後,在跟風創造新商品之前,要先釐清這項策略的目的為何?如果目的是為了增加銷售業績、創造新的毛利,那麼製造新產品所增加的支出,會被認列在產品的「成本」上,也就是跟產品營收「直接相關」的支出;但如果目的是為了增加品牌知名度、創造品牌聲量與話題,那麼增加的支出,在策略上則屬於額外的行銷宣傳「費用」,亦即跟產品營收「無直接相關」的支出。分清楚這兩者,才能確保損益表的數據具有分析意義,也能反映出跟風是否有達到預期的成果。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