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領導力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表現普通的部屬,就不重要嗎?老闆眼裡只有頂尖員工,可能是個大問題

2021-10-21 編譯‧整理 Cecelia Hsu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許多故事讚揚表現傑出的「職場明星」,比如超級業務員,或是績效超群的部門主管。在傳統的成功思維裡,人人都會努力付出,爭取「頂尖員工」的光環,好被老闆肯定、被升遷加薪,但每日在公司裡勤勤懇懇、撐起日常運作的普通人,其實才是多數。他們的價值,老闆看見了嗎?

無名的小螺絲,是組織的必要力量

專門研究美國工作場所文化的心理學家保羅.懷特(Paul White)在《BBC》的報導指出,表現中等的員工常遭誤解,但這些老闆眼中的普通員工,對團隊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大多數人表現普通,反而是一件好事,」懷特以美式足球隊來比喻,隊伍中可以擁有一兩個自帶明星光環的四分衛、跑衛,但如果沒有一群「中堅力量」的防守組,明星也無法發揮作用。

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組織心理學兼任講師丹妮爾.克勞夫(Danielle Crough)認為,表現中等,不代表這些人的職涯停滯不前,或是技能不再精進,只是處在舒適自在的「甜蜜點」。

懷特解釋,許多普通人不想被推上頂端成為明星,「可能因為家人、孩子,或是任何其他事情,不願意在工作中承擔更多責任。」在他們心裡,在崗位上做好該做的即可,不需要追求「超出老闆期待」的好。 而這種「剛剛好」的員工支撐著組織的日常營運,也讓少數人有機會開創事物,「表現中等的員工像是寶石,」可以組成團隊,遵照規則、一起工作。

可惜的是,雇主看不見這些寶石。公司常見的績效獎勵辦法,永遠只會觸及前 10% 的明星員工,做可預期的事情,通常難以被視為值得嘉獎的成就。組織內超過一半的中等員工長期缺乏認可,可能就是公司離職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坦納研究機構(OC Tanner Institute)研究顯示,80% 的自願離職者選擇離職,是因為沒有得到應得的賞識。

給主管的提醒:改變衡量成功的尺

想要維持公司營運穩定、團隊有效運作,保持中等員工的敬業度和參與度,有利無害。

克勞夫表示,公司需要改變衡量「好員工」的方法。滿足期望、但不更優於此的員工,和辦公室巨星同樣重要,他們長期妥善地完成組織交付的任務,應該得到更多信任和鼓勵。

如同學校增設「全勤獎」,企業不妨為這些長期表現穩定的員工思考一套獎項,同時設計加薪和獎金機制,適時給予激勵。此外,常說「謝謝」也是有益無害,這是最基本,但也最不該忘記的部分,能讓員工感受自己的付出得到認可。

給員工的提醒:9 個跡象,表示你做得很好了

在職場上沒有突出的成就,如何檢視自己對於組織的價值?《公司》(Inc.)雜誌指出9個跡象,如果你有做到,可以更有信心的告訴自己,你做得很好了。

和同事相處得很好

你是一個很棒的團隊合作者,在組織內也可以活得很愉快。

保持誠實

說話坦蕩蕩,代表你不會卑劣的手段獲取成功。雖然在許多企業中,最基本的誠實容易被忽視,但是長遠來看,往往可以獲得回報。

不斷地提升自己

表現的「剛剛好」,不代表放棄成長。當你放棄成長,很可能會落於平均線以下而逐漸被淘汰,不斷學習新事物、嘗試新方法,才能讓自己聰明地工作,保持一定的產出水準。

具有責任感

如果你有值得信賴的老闆,在自己的工作範圍保持責任感,會讓工作更順利。

說到做到

信任是職場上難得的禮物。如果你不浮誇、說到做到,就代表你值得他人信賴。

不受辦公室政治影響

沒有人能完全避開辦公室政治,但你得學會駕馭,才能更自在的於辦公室生存。

不藏私

不吝於分享已經擁有的知識和能力給他人,老闆一定會非常感激你、認可你的價值。

主動承擔

主動發現問題,然後努力尋找解決方案。

勇於表達自己

你不會把事情封裝起來,會清楚地表達自己,而這是一項重要的技能。

資料來源 / BBCInc.

繼續閱讀 激勵
相關文章
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李雅玲 / 製圖

4種類型的員工,領導方式大不同!你的部屬是哪一種?

2025-07-24 整理‧撰文 陳清稱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多數主管都希望能藉由交辦工作提升部屬解決問題、自我成長與影響他人的能力,但在這之前,主管得用正確的方式要求部屬,部屬才能跟上腳步,達到工作交辦的目標。

《好員工是教出來的!》作者松尾昭仁指出,主管必須學習克制自己,安靜地看著部屬完成整件工作,再一點點提高工作的難度。只有放手讓部屬去做,從中鍛鍊部屬的能耐,日後才能順利完成你交辦的工作。

若你是剛升任主管,還不確定如何看懂部屬類型、調整交辦方式,建議參考《經理人》推出的「成為傑出主管的第一課」線上課及《新手主管實戰練習範本》模板,幫助你快速掌握實用的方法與應對範例,少走摸索冤枉路。

依據部屬的習性偏好,妥善交辦工作

主管可透過觀察了解每一位部屬的偏好,調整自己交辦工作的方法。《最困難的事,別交給最有能力的人》列出4種類型的員工,建議主管相應的交辦方式:

類型1. 直接告訴我你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1.jpg
李雅玲 / 製圖

這類型部屬能把重複性工作做得很好,主管可直接告訴部屬該做什麼。

類型2. 我希望你先考慮我的意見,再決定要我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2.jpg
李雅玲 / 製圖

部屬很有創造力,通常能找出更好的做事方法,但只要主管沒有事先對這類型部屬的意見表示尊重,部屬就不會全力以赴。

類型3. 我想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4種員工類型3.jpg
李雅玲 / 製圖

屬於做大事型的部屬,通常都希望能完全掌握自己的時間,主管應多與這類型部屬溝通工作目標,並讓他們自行安排時間。

類型4. 大家一起討論、共同決定後,我就很樂意去做

4種員工類型4.jpg
李雅玲 / 製圖

渴望民主工作環境的部屬,主管只要讓他們有發言的自由、聽取他們的意見,這類型部屬就會接受主管交辦的工作。

想給部屬建議,這樣說才有效

對於部屬正在進行中的工作,主管既不能出手干預,又不能主動提醒時,該怎麼辦才好?

1. 以問句取代命令,讓部屬服氣

將命令語氣改成確認語氣,讓部屬覺得選擇權在自己手上,比較不會有被強迫的感覺。例如,把原本要說的「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一定要做好!(命令)」改成「那份提案簡報明天之前可以做好嗎?(問句)」

2. 採用間接提醒,而非當面斥責

適合用於不受教的員工,例如,某A部屬即使當面斥責還是頻頻犯錯,這時可藉由責罵另一位毫不相關的B部屬,利用第三者提醒真正犯錯的人,就像拍片現場導演對著助理破口大罵,其實導演不是在責備助理,而是在提醒現場所有人。

3. 視對象不同,選擇積極說法或消極說法

消極說法說服效果大,但好感度低,例如「你老是遲到,真的很糟糕!」積極說法說服效果小,但好感度高,例如「你要是改掉遲到的毛病,表現就100分了!」積極說法可用於日常工作,消極說法則可用於必須說服對方時。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