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Office An 股份公司代表董事 松下直子

OJT讓員工成為即戰力

每個人都同時扮演 8 種角色!沒看懂部屬的人生配比,帶不好團隊


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呼聲由來已久,然而它的內涵並不是追求降低工時,或是工作和私生活的時間要均衡分配,而是全面「提高工作和私生活綜效的觀念和對策」。換句話說,就是思考如何能同時做好工作和私生活,令兩方面都能盡善盡美。
那麼,上司可以做些什麼,來支援部屬取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呢?我們就以心理學家舒伯(D. E. Super)的理論思考一下。
舒伯認為「生涯是有生以來不同年齡和情境當中各種角色的組合」,又說「工作者為了謀生忙著工作,同時活出人生。各個時間點所扮演的角色組合,便決定了那個人的生命周期」。
單憑部屬在職場的角色形象,會看不到部屬的全貌
「請將你現在在扮演的 8 種角色畫成圓圈展現出來,尺寸要大致符合各個角色所花費的時間。大小、位置、距離及重疊程度可自由調整。」
請跟團隊成員或部屬一起做這件事。下面兩張圖圖是某個組織的實例。上圖實例 ① 的女性領導者將「工作者」的圓圈畫得最大。可以推測她養兒育女也告一段落,現在正在全力享受工作和私生活。
反觀下圖實例 ② 的部屬和領導者同樣上班八小時,「工作者」的圈圈卻絕對不大。相反的,「持家者」和「母親」的重要性則被列在前面。事實上,這名部屬在職場上的風評也很高,並沒有輕視工作。
由這兩張圖中可看出,即使像這樣在同一時間同個職場工作,也可以發現每個人當下對於角色認知的重要性相差甚遠。
每個人當下對於「工作者」的感覺不同,要記得不能單憑自己的感覺,過於強迫別人加強「工作者」的角色。 只要能好好了解部屬在這個時間點的角色認知,以及當事人的角色「深厚程度」,便能在適當的時機以言行支持部屬。
## 假如不知道部屬的落差,就會連支援都做不到
現在請同時施行以下的作法。「請想像你理想中的狀態,並依據理想狀態來畫出 8 個圓圈。」以兩張工作實例圖中,部屬的範例來說,就是在詢問到「以後想要怎麼做」後,部屬便重新把「學生」的圓圈畫得更大(虛線處為改動前的學生圓圈大小)。換句話說,就是改動後的狀態,能夠讓當事人的「工作和生活取得平衡」。
原本當事人就應該要自行填補理想與現狀的差距,不過上司也可以給予關懷和鼓勵,以便協助部屬貼近自己的理想。最重要的是,透過這個作法,部屬本人也有機會加深自己的認知。
就算不刻意硬性製造做這件事的情境,也可以趁會議的空檔花個 10 分鐘左右,加深彼此的了解。
(本文出自《OJT讓員工成為即戰力》,樂金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