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業務銷售
feature picture
家樂福 提供

量販店抗漲經驗分享:調整包裝、分量、折扣價,還有哪些可能的方法?

2022-04-26 採訪.撰文 劉燿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通路不想漲價的心情,其實與消費者相同。」在量販業打滾 20 多年,有「量販女王」之稱的何默真指出,超市、大賣場往往是消費者最先感到「漲」聲四起的地方,但對夾在供應商與消費者間的通路業者來說,通路常扮演被動角色。

她解釋,不同通路有各自期望的毛利率,以超商來說,通常是 3~4 成,超市、量販通路則約 2 成。在毛利率固定的情況下,賣場希望商品銷量愈多愈好,「漲價會帶來銷售量暴跌,對賣場一點好處都沒有。」

延伸閱讀:漲價公告應該怎麼寫?不同產品有其對應方針,選擇錯誤小心負評纏身!

但漲價也不是說漲就漲。何默真拿今年年初雞蛋荒為例,「絕非廠商一句雞飼料漲價,蛋就可以漲。」廠商要帶著一整本漲價理由書來談判,內容可能有原物料成本調查、商品近年價格變動趨勢等。

何默真_2022-02-21_侯俊偉攝影_03.jpg
「量販女王」何默真,曾任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
侯俊偉 攝影

先調整促銷價折扣,將上調定價視為最後手段

一旦進入談判,各家採購便會想方設法,讓自家通路最後一個喊漲。何默真指出,此時常見手段會要求廠商從促銷價漲起。她以量販業為例,因為通路需要持續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費者上門,所以一開始合約就會明定,廠商每隔一陣子就要提供促銷價販售。

讓廠商把促銷價調成 219 元,不用再賣 199 元的流血價,何默真指出,對消費者而言從 7 折變 8 折,不會覺得是漲價,銷售量不至於下跌太多。如果最後該品項仍決定漲價,通路會試著在漲價前,把之後預期減損的獲利,提前回補。何默真解釋,由於供應商在正式漲價後,通常會換新包裝。因此回補方法之一,是說服廠商把舊包裝以低於原成本價的價格批給通路。拿洗髮精舉例,原包裝 250 元,新包裝要漲到 300 元,如果通路能跟廠商搶到一批原包裝 230 元的貨,就能讓消費者在漲價前搶到最後一波便宜。「通路賺錢,廠商也漲價成功、銷掉舊包裝的即期品,是三贏局面。」

預見需求、提早生產,旺季也能平穩物價

除了延遲廠商漲價,規模夠大的通路還有往上游調節生產成本、主動干預價格的可能。以雞隻為例,過年市場需要的量至少是平常的 10 倍以上。需求高但商品產量有限,漲價成為必然。但近年連鎖超市、賣場在過年、中元、中秋等大檔期,都能做到食品、生鮮類凍漲,甚至促銷。

背後原因在於計畫性生產。何默真解釋,當通路的需求量夠大,且能預期需求高峰發生在何時,便能以契作方式與供應商合作、提早分散產能。像雞隻生產期約半年,若在過年前半年,讓雞農分階段提高產能,便能備足過年所需的量。

延伸閱讀:百貨業銷售時程揭密!原來百貨公司是這樣滾動營收、帶動買氣

對供應商而言,雖然搶不到旺季漲價的高毛利,但前面半年的淡季,商品都能以穩定價格販售,省去跌價風險,整體收益不見得較差。

量販店抗漲的四種方法(上)
經理人
量販店抗漲的四種方法(下)
經理人

何默真

台灣師範大學 EMBA 企業管理碩士。1997 年進入量販業,先後任職於愛買、大潤發、家樂福,量販通路資歷超過 20 年。從基層生鮮、雜貨管理起步,一路升上行銷與公關經理職務,曾任家樂福全國公關經理。

繼續閱讀 價格策略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