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平日安靜的同事,生氣起來卻一發不可收拾?薩提爾教你覺察、疏導被壓抑的情緒

2022-05-20 採訪.撰文 高士閔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位老闆因為大公司的採購總是仗勢欺人,看不起他這不大不小的公司,在某一次會議終於忍受不了而發火,回了一句:「抱歉!我們公司小,沒資格做你們的生意!」讓本該成交的案子就這樣飛走。

情緒一來,就被它掌控,失去理性,是多數人都可能曾有過的經歷。你以為這跟情緒管理有關,但《薩提爾的對話練習》比喻,人就像是一座冰山,行為(「指責」採購)是浮在水面的冰層,情緒(老闆「生氣」)則在水面下一層,隱約可見,它們都不是獨立的,而是與更深層、難以探索的觀點、渴望和期望息息相關。

延伸閱讀:情緒管理4方法,一次解決工作壓力帶來的低EQ,跟壞情緒說再見

心理學家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指出,人生是由「自己、他人和情境」組成,並把人的行為模式分成討好、指責、超理智和打岔 4 種類型。《薩提爾的自我覺察練習》指出,每一種類型(參見文末圖表)都有特定的情緒模式,像是「指責型」,不在乎他人,所以不會克制脾氣。唯有先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比如指責型),對症下藥地安撫特定情緒(比如憤怒),挖掘真正想要的期望和渴望,最後找出情緒和行為不受控的原因,不再被它們綁架。

情緒不能圍堵,只能疏導,過度壓抑一旦爆發難收拾

不過,情緒的種類很多,擔憂、煩躁、壓力都是,又要如何知道安撫每一種情緒的方式?《薩提爾教練模式》指出,人類主要情緒可以分成 4 個大類別,分別是喜、怒、哀、懼,它們都跟人類的演化有關。

舉例來說,原始人渴了許久,突然看見水源,歡「喜」而分享,讓維生方式得以傳承;好不容易捕捉獵物,其他部落的人卻來爭搶,憤「怒」反擊,保護了生存資源不被掠奪;爭奪過程中,夥伴陣亡,感到「哀」傷,不想事件再次發生,找尋療傷方法;未來不可控而恐「懼」,因此儲存糧食,增加存活機率。

可以看出,這 4 種情緒都跟生存有關。換句話說,沒有一種情緒是不好的。但薩提爾提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文化會壓抑特定情緒,導致我們無法好好面對它、處理它。

舉例來說,男孩子應該勇敢,有淚不輕彈,甚至會因為愛哭被嘲笑、懲罰,於是他開始壓抑「哀」的情緒,告訴自己「化難過為生氣,才有男子氣概」,結果變成「指責型」。

「情緒不能圍堵,只能疏導。」諮商心理師陳茂雄解釋,壓抑的情緒不會消失,只會累積,直到一天衝破堤防,讓心靈產生破洞,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舉例來說,討好型的工作者常被軟土深掘(台語),一直忍一直忍,直到有一天暴怒「同事都下班了,憑什麼只有我加班?」,一怒之下什麼都不管,最後公司丟了生意,他也丟了工作。

了解自己的行為模式(像是討好型、超理智等),有助於覺察自己誇大哪些情緒以及壓抑哪些情緒。但有的時候,情緒會隱藏在另一個情緒之後,讓人更難以察覺。

延伸閱讀:你有職場「情緒耗竭」?10 個問題檢測,別為此毀掉前程、還毀掉你整個人

了解情緒的 2 個面向,再選擇反擊或反思

以「指責型」為例,他們遭遇問題時,通常會把責任推給別人,保護自己,如果辯不過別人,就會「惱羞成怒」。而在惱羞成怒中,出現了 2 種情緒「憤怒(屬於怒類)」和「羞愧(屬於哀類)」,但指責型的人,多半是憤怒大於羞愧。

然而,憤怒會令人正面對抗,對解決問題沒有幫助;反之,羞愧指引人思考自己沒做好、應該改善之處。因此,不論是自我覺察或領導帶人,遇到指責型的人,都應該疏導憤怒,喚醒羞愧,才可能改變現況。

薩提爾的意思並不是不能生氣,而是不要被怒氣控制。如果憤怒能幫忙達成目的,你也知道發火的風險,願意承擔後果。此時,就宣洩你的怒火!

察覺被壓抑的情緒,用正確的方式疏導
經理人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