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華爾街出現「反ESG」浪潮!不只馬斯克砲轟,連一票矽谷投資人都搖頭

2022-06-02 商業周刊 張方毓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ESG惹毛越來越多人?特斯拉(Tesla) 5 月意外被標普 500 ESG指數除名,惹得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痛批:ESG是一個騙局,已經被虛偽的社會正義戰士變成武器!

然而,愈來愈多人附和馬斯克的論述,甚至在政壇、投資界興起一股「反ESG」浪潮。

美國保守右翼近日批評ESG跟左翼熱愛的「嗆聲文化(Cancel culture)」如出一轍,企業行為只要不夠政治正確,就等著被抵制。

矽谷知名投資人、共和黨大金主提爾(Peter Thiel)也稱,ESG是「替敵人命名的仇恨工廠」。西維吉尼亞州財政部長、隸屬共和黨的摩爾(Riley Moore)聲稱,他瞄準一批銀行,要求它們不可抵制投資煤炭和化石燃料業,不然就要把它們從該州驅逐。

延伸閱讀:ESG 是什麼?投資關鍵字 CSR、ESG、SDGs 一次讀懂

這對ESG投資趨勢來說是一波猛烈的反撲。ESG在疫情中席捲華爾街,今年相關資產價值達 35 兆美元,預計到 2025 年會再激增為 50 兆美元。

別誤解ESG了!

企業ESG評級好不等於你對地球好或差!

但讓各方批評者最不爽的是:ESG儼然成為區分好、壞公司的唯一指標。分數高、被列入指數的公司就是「有做好事」者,分數低的公司則臭名遠播,這種區分標準令人難以信服。

其實,這是各界對ESG的大誤解!投資銀行傑富瑞(Jefferies)ESG全球主管沙阿(Aniket Shah)說:「ESG跟讓世界變得更美好一點關係都沒有。」

ESG代表的意義其實是「風險」。它是從投資人角度出發,確保資本配置者了解一家企業在環境、社會和治理問題上的風險,進而在投資過程中獲得最大收益。風險愈低,自然愈容易替投資人帶來高收益。

例如,評級公司Sustainalytics指出,企業獲得的ESG評分,代表的是它「面臨特定行業重大ESG風險、以及管理這些風險的能力」。明晟(MSCI)也指出:「ESG評級側重於公司底線的財務風險。其目的是幫助機構投資人評估風險,並幫助投資人在一定時間內以換得最大投資回報的方式來配置資本。」

換成白話文解釋,在ESG上獲得高分、或是被列入指數的公司,並不等於它正在替環境、社會帶來積極影響,只是被影響的風險較低而已。

只要減碳ESG評分就高?

錯!如果不影響企業財務風險,即便碳排增加,分數還會被調高!

同樣的,假如ESG裡面某一因素完全不會替企業帶來風險,評級機構甚至會摒棄該因素不做計算。

例如,MSCI對速食巨頭麥當勞做評分時發現,氣候變化不會對麥當勞的利潤構成風險,也不會提供成長機會,因此直接不把麥當勞碳排納入計算——因此,即便麥當勞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在4年內增加了 7% ,MSCI卻因該公司有環保做法如採用減塑包裝等,而上調麥當勞評級。

既然ESG跟區分好、壞公司沒直接相關,大家為何還是拿它當依據?原因出在,這些評級機構跟基金公司,老拿ESG當成行銷手法,如投資人經常可看到他們宣傳「為更美好的世界做更好的投資」;再加上,媒體又進一步詮釋,替企業貼上好、壞標籤。

這結果,才是真正導致「漂綠」(greenwashing)的原因。

一些企業被列入指數,僅只是風險較低,卻對外大肆宣傳自己「很環保」;基金公司也很可能誤導投資人,說投資產品正在改善環境。

延伸閱讀:ESG很燒錢?零碳供應鏈沒你想得貴,還有 4 種回報!

因此,美國證監會(SEC) 5 月底發布更嚴格的規範,以打擊漂綠行為。證監會要求,未來,基金和顧問在基金招股書、年度報告和顧問手冊中,要更具體披露各種資訊——關注環境的基金,需要披露其投資組合的溫室氣體排放;想要解決實現特定社會影響的基金,需要詳述具體影響方式和進展。

因ESG意涵理解斷裂,已引起反動,可能拉緩世界將資金投入此領域、助企業轉型的步調。唯一的解決辦法,是更公開、透明,如同諮詢公司Bloomberg Intelligence資深ESG分析師所言:「歸根結柢,我們需要更誠實的對話,而不是用誇張的方式表達。」

相關文章/
連巴菲特也被股東批評!企業董事「不夠ESG」,將慘遭淘汰
庫克年薪破4億!今年起,蘋果將用「ESG」決定高層薪資

「本文出自商業周刊,原文標題為:惹毛馬斯克、一票矽谷投資人!華爾街出現「反ESG」浪潮?

繼續閱讀 時事觀點 ESG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