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生產與供應鏈
feature picture
Instagram / @nogami_official

高價生吐司遇瓶頸、平價小吃卻細水長流?從「日本關店事件」看 3 個經營難題

2022-08-09 商社男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前陣子有報導指出,日本著名生吐司專賣店的加盟店家,決定關閉在東京的 8 間店鋪,結束品牌營運。目前不確定結束營業的真正原因,聲明中只提到「經判斷後,要繼續現在的生吐司事業是困難的」。

8 間店的設備跟裝潢投資當初應該也花了不少錢,要放棄累積到目前的品牌能量及投入資源,應該是一個痛苦的決定。到底是哪些因素,讓生吐司加盟店決定結束營業?

延伸閱讀:逾 50% 新開業一年就倒閉!生吐司怎麼了?下一條「生」路在哪裡?

高價生吐司 vs. 平價台南小吃,業態經營有何特別之處?

目前的生吐司專賣店,店鋪外觀、內裝設計、產品等都走簡約的高端路線,氣氛應該是年輕消費客群喜歡的,價格雖比同類的吐司產品高,但日幣 1000 元以內(約新台幣 222 元)的設定,也應該在大部分日本消費者一周可消費一次的區間,但從新聞來看,要經營好生吐司事業似乎不是件易事。

相較於生吐司,台南小吃店所販售的產品差異化相對小,做類似產品的同業多,外觀、裝潢也走就地取材的路線,圓板凳加上折疊桌就能營業。但是不是有人會覺得,台南小吃店的商業壽命會相對比生吐司店鋪長?理由是什麼?這得從生吐司業態在經營上的特別之處談起。

延伸閱讀:阿堂、阿明、阿和、阿龍、阿文,台南「阿字輩」小吃霸主為何沒北上開店?4 大因素分析

1. 主產品「非日常指數」高

在決定販賣的產品前,除了要確保有一定的美味度外,還要考慮「消費情境」。無論產品再怎麼好,要是距離生活習性太遠,消費者就很難時常上門購買,甜甜圈產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台南小吃在消費情境上,是處在三餐及天天都可觸手的輕鬆生活帶,不需特別做什麼說明,顧客就會自動上門;生吐司雖然在生活習性上是貼近消費者的,但售價卻拉大了顧客再一次上門的距離。

一般類似吐司的基礎產品(米、麵包、豆腐等)要能成功高級化,都需要行銷輔助,如果消費氣氛跟一般常態品比,在生活情境上的差距太大,消費者就可能覺得要在特別的時刻(例如慶祝)才有理由購買。如果能拉近跟消費者的生活距離、降低產品的非日常指數,顧客再上門的障礙就會減少。

延伸閱讀:賣吐司賣到營收破億,嵜本怎麼做到的?拾楀餐飲 CEO:兩次失敗換來的成功

2. 「產品線寬度」較窄

生吐司店鋪的菜單組成非常單純,大部分只有一或兩種口味,好處是能讓消費者聚焦、清楚了解這是主打什麼的店,另外就是生產排程更單純,員工大部分時間都製作同樣產品,理論上技術也會更成熟。從店鋪端來看,這些確實是重要的營運優勢,但從消費端來看,對營業額的挑戰卻不小,選擇少、每位顧客購買的產品數量就不會太多,要靠客單價支撐營業額就變得不容易。

台南小吃店的主產品雖然也不算特別多,但有些業態的配菜或副產品種類卻是不少的,像是吃肉燥飯能配魚丸湯,湯還能加不同的配料如蝦丸、魚肚等;配菜還有魯豆腐、魯腸子、煎魚肚等,要堆疊出另一個等同主餐消費額的配菜組,甚至周邊產品的消費額要大於主餐價格,並不會太困難。如果能控制好產品線寬度及產品強度的平衡,就不用在來客數上太煩惱。

3.「稀有性」的稀釋風險

2019 年全日本市場只有約 300 家的高級吐司店鋪,但在 2021 年增加約 700 間後,也邁入 1000 家的規模;連摩斯漢堡(MOS BURGER)也在既有門市內販售起了生吐司,一下再增加約 1200 家店的競爭。

生吐司的消費動機中有一項是稀有性,如果顧客一開始是覺得稀有才消費,稀有性下降後,也會減少購買意願。或把高級吐司跟一般吐司比較後,如果兩者的差異小於價差,也會影響消費者對稀有性的判定(日本一般性食品的技術水平一直在提高,特別是便利商店的烘培產品,跟高級產品的距離正慢慢接近中)。

台南小吃店在稀有性這部分剛好相反,面臨的難題不是顧客一窩蜂前來,大部分是找不第二代接手、無法接班,導致店鋪數愈來愈少,反而便向增加稀有性、強化了消費動機。

如果高級吐司店無法控制、維持店鋪數上的稀有性,那就需要另闢在其它領域的稀有性,持續維護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

(本文由 商社男的外食迷宮 授權刊登、編輯,參考資料 / AFPITmedia

繼續閱讀 價格策略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