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ESG
2023-06-16
整理‧撰文 王毓茹
整理‧撰文 王毓茹

數位時代
除了搭車、支付,一卡通還能做什麼?從數據出發,做企業的ESG生意
2023-06-16
整理‧撰文
王毓茹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
clearTimeout(timeout);
shown = true;
timeout = setTimeout(() => { shown = false }, 7000);
}"
x-show.transition.out.opacity.duration.1500ms="shown" x-transition:leave.opacity.duration.1500ms x-cloak
class="text-sm text-gray-600">
前往收藏資料夾

交通票卡除了用來搭公車和捷運,還能做什麼?一卡通票證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鄭鎧尹出席「2023 AI TAIWAN 未來商務展」,分享一卡通不僅從交通票卡跨足電子支付,現在更積極活用會員數據,打造全新的商業模式。
成立 9 年來,一卡通公司累積超過千萬電子支付及儲值卡用戶、超過 44 萬個電子支付收付據點,是台灣唯一橫跨交通、生活、繳費和社群轉帳 4 大場域的支付工具。其中,電子支付會員數從 2020 年 2 月的 230 萬,增加至 2023 年 5 月的 573 萬,成長幅度達 149%。鄭鎧尹說,「疫情改變了民眾消費支付習慣,使全球電子支付產業蓬勃發展,現在是支付行業的好機會。」
一卡通從食、衣、住、行等面向蒐集來的用戶消費場景,匯集成龐大的第一手資料,如何發揮數據價值,成為現階段的重要目標。
以累積的消費者資料為基礎,一卡通瞄準企業需求、活用數據,發展出新的服務模式。例如與東南水泥集團合作發行通勤月票,鼓勵該公司員工搭乘大眾運輸,進而達到減碳目標。
鄭鎧尹表示,協助發行企業差勤卡,就是將交通數據對接到企業,從員工搭乘大眾運輸的紀錄計算出減碳量,製成該企業 ESG 相關報表。一卡通已經串接包含捷運、公車、渡輪、輕軌等交通場域,發展出碳排放量計算模組,「一個人搭乘大眾運輸的碳足跡都能計算出來,企業就能透過數據來規劃、補助員工的節碳措施。」
再擴大一步想像,通勤月票增加差勤門禁、活動簽到、大眾運輸、消費繳費等功能,成為企業員工的 ESG 識別證。另外,也能藉由 iPASS MONEY 帳戶發放薪資、紅利獎金、津貼禮金和補助,或讓員工到指定合作店家消費,打造出企業員工的支付生活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