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用「五一法則」決定消費額度!理財專家提醒,享受生活也別忽略了 6 大理財地雷

2023-08-04 編譯・整理 Kevin Liu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著作銷量累積超越 2000 萬本,美國理財暢銷書作家、藍西方案顧問公司(Ramsey Solutions)執行長戴夫・藍西(Dave Ramsey)曾分享過一項針對全美逾 1 萬名千萬富豪的調查,有 1/3 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一生中的從未有超過 6 位數(10 萬美元)的家庭所得。表示 對這群千萬富豪來說,能夠擁今日資產,高額的「本業收入」並非最直接的決定因素。

不論薪水多寡,擁有正確且健全的理財觀念,才是能更早日達到「財富自由」的成果。前澳大利亞國民銀行全球電子商務與諮詢副總監、現為《CNBC》理財專欄作家的提姆・丹尼(Tim Denning)就提醒,錯誤的理財習慣,會導致手頭資金的流失,接連錯失利用資金投資、實現投資回報或者是降低複利的機會等等, 最糟糕的情況是過度花費而入不敷出,導致永遠無法開始投資理財的過程。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以下是幾個理財專家建議工作者應避免的理財地雷。

延伸閱讀:30 歲是理財的關鍵時刻!想為下半輩子存夠錢,別犯這3個錯

1.只儲蓄不投資,戶頭裡留有過多現金:

丹尼認為,存於戶頭的現金基本上「沒有價值」,特別在通貨膨脹與經濟不景氣的年代,有些人把錢放在戶頭裡只是單純是害怕風險,卻不願意探索不同的投資管道與自我進修,導致最後資產反而輸給薪水更少,但願意承擔一些風險的人。

2.依賴先買後付和分期付款:

先買後付(Buy Now, Pay later,BNPL)、分期付款看似能夠提供民眾在現金不足時,仍可以享受生活。但過度依賴的結果,可能導致在期限過後,仍付不出來,因而承擔高額的利息費用。

3. 逢低再進場、等待進入投資的時機過長:

有些人會覺得現階段投資商品、股票的價格過高,可以再等一等。但這種想要預估正確投資市場的心理,往往證明是個錯誤。好比有人認為不動產的價格終將下跌,另一些人認為虛擬貨幣將再度翻紅,甚至是 Google 和微軟等科技業都將受惠 AI 題材而狂漲。

丹尼提醒,能正確預測的人往往不是你也不是我。最好的投資時刻就是現在,如果你不這樣做,那些錢就會花到別的地方去了。工作者可以考慮在每月發薪日後,就立刻將資金撥進投資戶頭,定期定額投資股票,剩下的錢才依據不同項目來分配金額。要記住,投資最重要的是在市場的時間而非進入市場的時機。

延伸閱讀:有理財的人一定要看!這些投資 NG 行為,超多人踩雷,快看你有沒有

4.只在乎節流,忽略了開源:

許多工作者覺得自己受困於薪水不夠高,而想盡辦法省錢,例如想盡辦法用折價券,或是讓他人請吃飯等等,但這些辦法或許都不如加強自己的職能,開源並非短期的成效,但目的在於讓自己在未來有更多機會,能賺更多錢。

5.用物質犒賞自己:

理財專家賈斯普里・辛(Jaspreet Singh )指出,餐費、房租的固定花費無法節省,但更多的開銷其實是在「想要」而非「必需」品。 對於老生常談的觀念,他提出「五一法則」,如果可動用的預算沒辦法一次買下 5 個這類「非必需品」,那就不該買 ;意即當「想要」的物品售價超越預算的 2 成,那最好打消念頭。

6.沈迷光鮮亮麗的社群:

社群網站如 Instagram、X.com(原twitter)上的華麗假象,導致這代人過度消費,因為他們想在社群上讓人刮目相看。但別被光鮮亮麗的騙局牽著鼻子走,聰明的消費者會把錢省下來,買一些同樣品質的無牌產品,炫富只會讓你未來更窮。

辛就分析,許多人的消費習慣是「懸崖消費」(cliff spending),拿到薪水馬上犒賞自己並昭告天下,很快戶頭的餘額就花到只能等待下次發薪的時刻,這都是缺乏預算的習慣,他建議察覺到這項情況的工作者,製作一份 Excel 表單,確實將自己的收入與支出列表,檢討自己的錢都花到哪邊去了。

連結:Business InsiderYahoo Finance

繼續閱讀 理財
相關文章
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一張圖學會「思考斷捨離」!把大目標拆成小步驟,2026 願望不再空談

2025-11-17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我們踏入新的一年時,總是充滿希望與期待。許多人都會在年初為自己設立新年目標,例如要提升健康、獲得晉升、學習一門新技能、甚至開啟新事業。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在過去的某個時刻,發現這些目標在年中或年底時,被拋在腦後。

為什麼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答案很簡單:方向和方法錯了。許多時候,我們不是缺乏上進心,而是用錯了策略,導致目標無法落地,成為「空談」。

《經理人》商管 LAB 推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借助「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重新審視並強化我們設定目標的能力,讓大方向更明確、路徑更清晰,真正落實標管理,在新的一年達成你的願望!

延伸閱讀:80% 新年目標撐不過兩月!專家:掌握9招打破年年立志、年年放棄的循環

什麼是曼陀羅思考法?九宮格思考法怎麼用?

「曼陀羅思考法」是一種幫助我們設定和細化目標的視覺化方法。這個方法最早源自佛教中的「曼陀羅圖譜」,它是一種幫助修行者專注和冥想的工具。在現代,曼陀羅被發展成一種系統化的思考框架,特別受到日本商業界、體育界的歡迎,被用來幫助人們釐清思路和制定計劃。

這種方法的基礎結構是一個 3x3 的九宮格。最中心的一格是「核心目標」,而外圍的 8 個格子,則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所需要的 8 個關鍵要素。

一流運動員都在用!揭密大谷翔平的曼陀羅

為了讓大家更直觀地理解這個方法,「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提到了一個真實的成功案例 —— 日本棒球選手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是職棒大聯盟知名的「二刀流」選手,同時擔任投手和打者,成就斐然。但你知道嗎?早在他高中時期,他就已經利用「曼陀羅思考法」為自己設定目標。

new balance 大谷翔平 logo
圖片來源/Shohei Ohtani | 大谷翔平

大谷翔平的中心目標是「成為 8 大球團第一指名的新人」。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大谷翔平在九宮格的外圍填入了 8 個小目標,包括:控球、球速、變化球、體能訓練、心理素質、品德、戰術理解以及運氣等元素。他深信,這些環節的共同提升,才能讓他成為一名全方位的棒球選手。

大谷翔平的九宮格.jpg
經理人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以大谷翔平、楊勇緯的蔓陀蘿九宮格為例,搭配 AI 目標規劃師,帶領讀者撰寫自己的夢想九宮格。
經理人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經理人》總編輯齊立文,將以大谷翔平、台灣金牌柔道國手楊勇緯為例,帶你一步步深入解析一流運動員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幫助他們達成目標,做出非凡的成就。

經理人

如何撰寫曼陀羅九宮格思考法?兩種展開方式

曼陀羅思考法的精妙之處,在於它可以適應不同的思維模式,可以用兩種主要方式來進行:

放射型九宮格思考法:想到什麼寫什麼

這是一種水平發散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設定長遠的職涯目標或人生規劃。它的原則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不設順序,從多角度來豐富你的計劃。例如,你可以從技能提升、時間管理、人脈拓展等多個面向同時思考,讓計劃的每個部分更全面。

螺旋型九宮格思考法:從單一問題點下手改善

垂直深入的思考方式,適合用來「針對一個問題進行細化」。你可以從最中間的核心目標出發,依次探討實現它的每個步驟。例如,在「準備工作面試」這個目標下,可以展開「研究公司背景」、「撰寫簡歷」、「練習面試問答」等行動細節,讓你清楚看到每一步驟之間的邏輯關聯,避免遺漏。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帶你繪製自己的曼陀羅九宮格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中,將帶領你繪製專屬於自己的夢想九宮格,並透過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結合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三大核心功能,與 AI 目標規劃師,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在設定九宮格時,如果發現自己的目標還是過於籠統,或是很難找到具體的執行方案,那麼我們可以借助「未來 4 象限」這個工具來幫助你。這個方法將目標區分為 4 個象限,透過這 4 個象限,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檢視並完善目標,讓它更全面、更有意義。

  • 有形・自己:如收入、職位、健康數據等。
  • 無形・自己:如自信心、學習成就感、心理韌性等。
  • 有形・社會及他人:如公司業績提升、捐款額度等。
  • 無形・社會及他人:如帶給團隊的啟發、對家人的支持與陪伴等。
大谷翔平曼陀羅思考法4 (1)
陳姿伶製圖

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一部分,將透過曼陀羅思考法,帶你初步學會了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夢想,拆解成具體可行的行動計劃。設定目標的第一步就是釐清方向,而第二步則是確保這個方向能夠被細化和執行。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接下來,「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將深入探討如何將這些目標落實到日常生活中,並透過原子習慣的科學化系統養成方式,幫你建立可持續的行動習慣,發揮好習慣的複利效應。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
經理人

跟著《經理人》的「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線上課,與獨家開發的「理想生活實踐模版」AI 筆記工具,一天進步 1%,一年強大 37 倍!成就更好的自己,真正迎來充滿改變與契機的 2026!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