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侯俊偉 攝影

營收破 300 億、Nike 和 Lululemon 都是客戶!紡織大王儒鴻 46 年來未曾虧損的祕訣是?

2024-03-07 採訪・撰文 王毓茹

「以我們現在開發的布料,全世界沒有一家客戶吸引不到,因為他在外面看不到,這是新東西。」這份對於技術和產品的自信,出自台灣的紡織股王儒鴻企業,而攤開他們的客戶名單,Nike、Under Armour、露露檸檬(Lululemon Athletica)等一線運動休閒品牌均在其列。在儒鴻身上,紡織業既不傳統,也未見夕陽。

1977 年,台灣紡織業正處黃金年代,董事長洪鎮海跟創業夥伴用50萬資本創立儒鴻,以布料買賣和代工起家,成立 3 個月就賺 9 萬多元。秉持「不能虧錢,要賺錢」的創業理念, 46 年來,即使歷經產業起伏,儒鴻的財報沒有一年出現赤字。 就連疫情最嚴峻的 2020 年,營收年增率也有 0.18%,2023 年營收307.9億元,不僅持續獲利,市值更是突破千億。

如今,紡織業面臨轉型升級挑戰,能讓儒鴻不斷突圍的成功關鍵,是技術。「要往人家做不到的那邊發展,我不希望市場做什麼,再去跟進,最後走上殺價競爭。」一路走來,洪鎮海堅持以創新精神帶領儒鴻,早年成功織出台灣第一匹彈性針織布,帶動針織機器在台灣輝煌的 15 年,爾後又在化學纖維、運動機能面料興起時,不斷推陳出新。

現在每年開發 3000 多種新布料,強大研發能量和技術讓同業難望其項背;並順應客戶需求,逐步建立從紡紗、織布、染整到成衣的垂直整合供應鏈,讓客戶一次採購完成,省去多餘成本,藉此打造儒鴻難以取代的競爭優勢。

延伸閱讀:米血糕、香蕉賣破年收 10 億!昔日的屏東小廠打拚 42 年,怎麼做到讓 7-11、好市多都買單?

儘管穩居產業龍頭地位,洪鎮海依然稱儒鴻是「小公司」,一方面是對比台灣科技產業的高營收,另一方面也展現出他求穩的經營思維,重視財務健全,審慎評估風險,還會看財報來評估客戶,若財務體質不夠健全,寧願不賺這筆錢。他表示「愈傳統的東西,要愈保守,不是擴得更大。」因此直言任內「鐵定做代工」,畢竟台灣企業的財力和國外品牌商沒得比,但強調「儒鴻在材料、產品或技術上,也做出品牌了。」

去年,洪鎮海宣布訂於 2024 年中退休,準備解甲歸田當農夫。面對外界高度關注的接班問題,表示早在 2015 年就規畫好接班。當問到對接任者有什麼建議?他笑說:「我唯一的傳承,就是鼓勵他大膽的去做吧!」


成立第一天就重視技術持續創新研發,迅速回應市場需求

Q:織出台灣第一匹彈性針織布的條件?
A: 我沒有比別人厲害啦!商專畢業,就到(國光)染整廠工作,學徒做起,對技術特別有興趣。1977 年,我跟創業夥伴成立儒鴻,資本額 50 萬元,投入彈性針織布,很克難,信念就是不能虧錢。成立 3 個月,賺 9 萬多,就分紅了。當時紡織獲利很好,我們很努力,有那個環境是運氣。

技術你要摸到手,才能夠突破。初期做產品,我們就不希望市場做什麼,再跟進,最後走上殺價競爭。我們必須往人家做不到的那邊發展,要有一些技術本位。那時候日本在針織技術的發展、彈性纖維的引進,都走得比較前面,在內衣褲領域發展得很好,所以我有一段時間一年跑日本 5 趟,偷學偷看,還撿了一根被丟掉不要的針回來研究。一個技術者,隨便拿個東西,回來就可以去改變。我們改變了台灣彈性針織布的前端,沒什麼了不起,60~70% 是自己從無到有改變出來的,但 20~30% 還是模仿人家。

Q:技術開發面臨哪些考驗?
A: 我做的是很大片的布,就是衣服嘛,要突破,是另一個挑戰。有前輩嘗試過,不成功,笑我是笨蛋兼傻蛋,會花很多時間跟精力,還不一定會成功,我還是願意試。技術這一塊,看個性啦,這是我的喜好,愈挑戰,精神愈好,可以 24 小時不睡覺。

一塊有彈性的布,從染整、定型、裁剪到機器,每一個環節,都有很多技術面的東西要克服。例如,染整時容易有折痕;織布時,加一條彈性紗,顏色會不均勻;定型和剪裁時,彈性布會捲,要怎麼變平整⋯⋯這些工作起先靠人力,後來靠機器。機器也不是買了就好,還要靠機械廠老闆,我跟他講,他聽得懂,願意嘗試改。走過兩年半的辛苦,我們帶動針織機器在台灣輝煌的 15 年,生意很好,再延伸到國外。

Q:從布料開發、織布染整,到成衣製造,如何布局垂直整合策略?
A: 其實是順應客戶需求。品牌商負責搜尋布料和成衣,是不同人在做,為了省成本,想找到能一次買完布料和成衣的廠商。我們就把布料和成衣結合,降低客戶的搜尋時間、人力和財力。你要做他的生意,就要跟著他們的腳步走。

從紡紗、織布、染整等完整的產業鏈,儒鴻花了 6 年建立。其實有染整廠是很煩的事,染出來好壞,要全部負責。我是染整出身,併購染整廠後,花了一年半,把全手動改為半自動,用電腦控管。我們在染紗上很創新,技術突破到染完風乾,不用倒紗就可以去織布,省了 3 小時,時間可以拿去做其他東西。

延伸閱讀:友達 10 年轉型心法曝:三階段都有 AI 助攻!生產力提升 3 成、大省百億成本

Q:如何推動傳產轉型?
A: 因應局勢不斷改變的關鍵是,要一直去適應新技術,看到它怎麼用在產業上。管理者沒辦法吸收新東西,甚至完全斷掉,就會跟不上,所以管理階層的人比上班族累很多。我們 1985 年就開始鼓勵員工用電腦、寫軟體;我也算是台灣第一個推動成衣電腦打版的人。

我不只對紡織技術有堅持,新科技也會親自去摸。像 AI,資策會開第一班,全國加起來 60 個學員,要上 64 個小時,我是第一批去受訓的。我的目的不是操作,是要了解對產業有什麼幫助。你要迎合時代的變化,不可能說業務增加,人一直增加吧。

完整產業鏈,提供一站式購足服務,預測、也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Q:怎麼接到 Nike、Lululemon 的訂單?
A: 早期彈性針織布以棉類為主,1980 年代才變成化纖類。在染整織布上,化纖是另一個境界。

Nike 以前都找歐洲廠商,1984 年開始跟我們合作彈性針織布。我 1 塊錢賣 2 塊,報價是歐洲的 2/3,好像很笨,但是也不笨,像我在台灣做生意,能這麼報法的不多,不是想做就能做,我是因為有技術,才敢這麼做。

Nike 初期只買布,成衣有其他配合的工廠,做了 2 年,希望我們垂直整合,上下游結合。我們自己就有成衣廠儒傑,布跟成衣就這樣搭配起來,水到渠成。他們要求的技術,我們不陌生,而且做彈性針織布或成衣,最辛苦的是在布,不是在成衣。

Lululemon 本來財務很糟糕,但是因為他要的布料(第一個使用尼龍 66),我們都很喜歡,有獨特性、創始性,加上運動機能服裝市場在成長,我們衡量一年採購差不多 20 萬~30 萬美元,風險承擔得了。幫了 2 年,公司就慢慢上來。

Q:開發客戶的方式?
A: 開發新客戶,要說服他儒鴻是最好的選擇,技術很重要。以我們現在開發的布料,全世界沒有一家客戶吸引不到,因為他在外面看不到,這是新東西,我們用創新來吸引客戶。潛在客戶的來源,一個是業務到海外參展時,客戶自己來;一個是服務過的客戶,裡面的主管去了另一家公司介紹的,這 2 個占最多。

掌握客戶很重要,要分 ABCD 不同等級,開發產品的時候,就要事先規畫好。這個產品是要符合哪個等級客戶的需求,材料和報價都不同。你不可能拿 A 級高單價產品,賣給 C 級客戶,他根本買不起;你拿低階產品給 A 級客戶,他看不起,也不會買。

有好的產品,假使沒有去推廣,等於是樣品。以我們的客戶來說,Nike 是大客戶,產品在中低價位。對我們供應商來說,賺的錢只夠在家裡 3 餐;要吃餐廳,需要中高價位客戶;吃大飯店,要找到高價位客戶。不要只看大,大不一定能賺多少錢,我希望客戶不能一家獨大,占公司營收 10% 以上,這是我們的策略、堅持,也是在分散風險。

Q:如何維繫客戶關係?
A: 客人要什麼,你應該很了解,他要的是能夠放心。我希望我的東西,第一是市場上少、功能多;第二是品質穩定;第三是服務,你答應給他,不會給別人,就要做到,誠信很重要。當然,不是說客戶要求百分之百,你都能做到,要評估自己的人力、研發和財力,做不到,就坦白講做不到。

關係要維繫很久,必須互惠,我希望我賺到錢,客戶也賺到錢,所以我們也會評估客戶,做風險控管。財報肯定要看,我讀商的,現金流量、營收、獲利跟庫存這幾個指標都會看,財務體質不夠健全,寧願不要賺這筆錢。我們還是一個小公司,能夠承擔的風險一定有限。

Q:如何快速回應客戶需求和市場趨勢?
A: 要做新東西,了解市場趨勢很重要,我們會蒐集情報,分為原料的蒐集,全世界哪個國家有開發新原料、哪個大品牌商正在開發什麼新產品;機械設備的蒐集,有什麼新的機械出來;還有流行資訊的蒐集。所以,我們要開發布料,需要技術、原料和業務部門一起參加,再來定稿,朝新的研發方向前進。

技術克服了,還要確保做出的產品符合國際標準、能夠應用在市場上。

你要想,你是做布、賣布還是賣智慧?只做布、賣布,一點意義也沒有,用技術加上流行,賣 knowledge 才有用。既然有布料,何不掌握一些流行趨勢,幫客戶把成衣設計出來?客戶去預測,不如我們幫他預測,吸引他來看你的東西,參考你的設計,再加上當地流行的趨勢去修改。

現在儒鴻每年開發 3000 多種新布料,每天出來的東西 100~200 種;一個月的布種,將近 200 萬~300 萬公斤,成衣一個月要 1000 萬件;開發新布料的錢,每年超過 1 億元。跟同業比,他們沒那麼大的研發成本跟能量,我們才可以做得比別人快一點。

務實管理,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為公司帶來正向循環

Q:成立 46 年,沒有一年虧損的祕訣?
A: 第一是策略規畫對了,第二是我們有共同理念。

訂策略要分門別類,短中長期的項目,都要做好規畫,也要動態調整。我每 5 年會做長期策略規畫,訂出目標。所謂的目標,是到什麼時候,要做到什麼,包括營收、獲利,還有重大投資,像機器更換、建工廠、建大樓等。雖然訂了 5 年目標,但策略不是死的東西,每年都要調整,不能一成不變。憑良心講,創新變革是廢話,務實的調整才重要,符合現在的,不一定符合未來。

共同理念就是,紡織不是給有錢人來做的,是給對紡織有熱情的人做的。你想,染這一缸布,不是朝九晚五,可能要 12 小時,還沒染完你就走,結果會怎樣?整體的參與才有力量,你要創造這個環境,鼓勵和獎賞創新,讓人很願意加入這個行列,共同腦力激盪,這樣出來的東西比你一個人摸索來得多、也來得豐富。

Q:疫情期間營收照常成長的關鍵?
A: 景氣不好,就要節流,該花得花,那花了你怎麼賺?經營者收放要自如,我看過很多上市公司負責人,每年預算編出去,董事會通過,只知道怎麼花錢,沒有回過來檢視,營收和獲利是不是相符?如果預算花出去,沒有帶來營收,那就完了。財務維持健全,隨時保持足夠的現金流量,很重要。

疫情時,北美市場受到影響,客戶、訂單有的取消、有的延後半年,有的出貨還延後付款,加起來,庫存應收、未收帳款,將近 44 億。我第一步盤點現金,可以應付多久,第二步掌握銀行可以給我融資的額度,算一算沒問題,我跟同仁說:穩,不要衝,該出的貨,按部就班去出。疫情時,我們 EPS(每股盈餘)也是 15 塊多。遇到突如其來的危機,領導者精神要比別人更好,生活作息規律,什麼都要正常化,不能哀聲嘆氣、愁眉苦臉,要多鼓勵員工。

Q:挺過產業動盪,持續壯大的心法?
A: 企業有 3 大原動力,人最重要,再來是產品,然後才是錢。能夠請到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努力創造產品,才有收入。很多公司為什麼本來好,後來撐不久?因為好賺啊,錢好花。你必須勤儉到有錢的時候不亂花。所謂亂花,就是不該投資你也去投資,虛張聲勢,事實上根本沒這個能力。

愈傳統的東西,要愈保守,不是擴得更大。局勢不穩定,做大筆投資冒險性很大,停損比擴張還重要。儒鴻在人、產品、錢是形成正向循環,找到對的人,做出好產品,財務也更健全,同時不要盲目擴張,又可以回饋給人才更好的待遇,繼續做出更好的產品。你要正循環,不要負循環。

105_從做布、賣布到賣智慧,逐步打造垂直整合供應鏈
經理人

創新是很好,但是你要務實的去做調整。因為符合現在的,不一定符合未來。

Dos

1|好人才絕對要留得住。
2|穩定財源,財務必須很健全。
3|要一直去適應新技術,看到它怎麼用在產業上。

Don'ts

1|不走冤枉路,沒把握的技術放在第二步。
2|公司承擔不起的風險,寧願放棄,不要冒險。
3|面臨環境重大變革,不能再投資,要穩住,不要再擴張。

Profile

洪鎮海

1951 年生,輔仁大學民生學院在職專班、致理商專國際貿易科畢業,曾任國光染整副廠長。1977 年以資本額 50 萬元合夥創立儒鴻企業。重視研發和技術創新,被稱為台灣的「機能布之父」。經營公司超過 46 年來,從沒有一年虧損,樹立台股紡織股王地位。

儒鴻企業

台灣紡織業龍頭,1977 年成立,現有員工人數約 1 萬 8000 名。主要生產彈性針織布料及成衣,運用垂直整合生產供應鏈,切入機能性服飾市場,提供客戶從布料到成衣製作的「一站式購足服務」。以台灣總部為研發創新中心,生產基地則分布在台灣、越南和柬埔寨等地區。重要國際客戶包括 Nike、Under Armour 和 Lululemon。2023 年營收 307.9 億元。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