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勞動部擬推動「照顧留停」制度!與現有「育嬰留停」有何不同?

2024-05-2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台灣傳統社會慣習,過往常要求女性負擔較多的家庭照顧責任。根據媒體報導,針對這一問題,勞動部長何佩珊日前(23日)在立法院表示,勞動部將研議推動「照顧留停制度」,以減輕女性在家庭照顧上的壓力。她指出,許多女性在婚育後勞參率明顯下降,特別是在五十歲之後,這一現象在台灣尤為明顯,甚至低於日本和韓國。何佩珊強調,勞動部將致力於幫助女性解脫家庭照顧責任,讓她們更容易重返職場。

延伸閱讀:勞動部推「婦女再就業計畫」,獎勵自主訓練、重入職場!預期 3 年增加 14 萬女性勞動力

推動「照顧留停」,有助女性職涯發展

目前,育嬰留職停薪制度是台灣提供的主要家庭照顧支持措施之一,允許受僱者在子女三歲前申請最多兩年的育嬰留停,前半年可獲得八成薪的津貼。何佩珊表示,照顧留停制度的設計也將參考這一模式,但具體細節尚需進一步研議,包括是否給薪、天數以及雇主的人力調度問題等。勞動部條平司司長黃維琛表示,這一制度的設計需要通盤考量,無論是給薪或給假,都需要協調勞資雙方的立場。

除了研議照顧留停制度外,何佩珊還提出了另一個解決方案,即讓移工進入長照體系,提供補充性服務,以緩解女性在家庭照顧上的壓力。她指出,目前台灣許多家庭的照顧責任往往落在女性身上,這不僅影響到女性的職業生涯,也對家庭的整體福祉產生負面影響。她認為,透過引入移工進入長照體系,可以有效地分擔這一部分的照顧責任,讓女性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職場中。

「照顧留停」與既有「育嬰留停」的差異與影響

然而,這一措施也引發了不同的聲音。工商團體表示,放寬留停天數可能對中小企業造成衝擊,建議在推動過程中應充分考量產業缺工的現實情況。勞動部官員坦言,推動照顧留停制度面臨許多挑戰,包括天數設定、薪資給付以及企業的人力調度等問題,未來可能需要以實驗方式逐步推動,並鼓勵企業參與其中。

目前,《性別工作平等法》規定的家庭照顧假天數併入事假計算,全年以 7 日為限,且雇主可不給薪。部分大型企業和外商企業則提供有薪照顧假。相比之下,包括日本在內的其他國家,照顧留停制度的天數通常在一個月以上。官員表示,未來在研議照顧留停制度時,將考慮不同國家的實踐經驗,並根據台灣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此外,勞動部官員指出,目前就業保險基金的財務狀況也對推動照顧留停制度構成一定挑戰。現行的育嬰留停津貼是由就業保險基金支付八成薪,而該基金每年的收入為 300 億元,支出則達到 250 億元,僅剩 50 億元結餘。如果照顧假也給予薪資,現有的就業保險基金可能無力負擔。因此,勞動部希望能夠尋求其他解決方案,例如鼓勵雇主提供部分有薪假,以提高勞工請假的意願。

延伸閱讀:98% 員工會為了 DEI 而留任!企業該怎麼提高多元共融?女人迷創辦人解答

總體而言,推動照顧留停制度和引入移工進入長照體系,都是為了解決台灣女性因家庭照顧責任退離職場的問題,這些措施如果能夠順利實施,將對提升女性勞參率、促進性別平等以及提高家庭福祉產生積極影響。然而,這一過程中需要平衡勞資雙方的利益,並充分考慮現實中的各種挑戰。未來,勞動部將在研議和推動這些政策時,持續聽取各方意見,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以期達到最佳效果。

參考資料:中央社聯合報經濟日報
(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撰寫,編輯:溫為翔)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