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結果,企業為填補1個職缺平均需花費60.3天,較2023年增加5.9天,招募非主管職平均需時53.4天,主管職則需達77.9天。
美國零售商沃瑪爾人力資源長近日接受 CNBC 採訪時指出,有一種人即便能力不差,也會因為態度問題而無法獲得主管信任。
外媒報導,蘇姿丰在接受《Wired》雜誌專訪時,對於 Meta 首席執行長祖克柏以高額薪資吸引AI研究員表示不以為然,認為金錢不是吸引人才的唯一因素。
人資夥伴看到颱風假又要頭痛了!到底有沒有放颱風假?颱風假薪水怎麼算?可以不支薪,或是不讓員工放假嗎?
攤開國巨現今主要產品事業群的高階主管,大多來自曾併購公司;全球 4 萬 5000 名員工,有 8 成是外籍員工,他們怎麼讓被併購公司的人才留下?
據報導,Meta 對 Andrew Tulloch 開出待遇起跳為 10 億美元,總額可達 15 億美元,堪比 NBA 頂級球星的合約。
企業紛紛揮別疫情陰霾,開啟返辦公室政策(RTO)的討論,不少企業甚至強力取消混合辦公及遠端工作的彈性制度。
「Z世代凝視」近來在TikTok等社群平台上掀起討論。Z世代面對超乎意料的問題或者不知道的事情時,時常沉默不語露出茫然眼神,讓他人不知如何應對。
年輕人究竟傾向選擇哪些工作?從 Yourator 長期觀察來看,5 種職位格外受到關注:
面對AI對全球就業市場的衝擊,研究報告揭示10大AI不易取代的高薪職位,主要集中於醫療保健和應用科學領域。
緯穎漂亮的成績單來自成功布局全球,除了在台灣主機板生產、墨西哥製造基地,2023年新建馬來西亞廠來供應新加坡等亞太地區。透過全球分工,靈活應對各市場。
高盛資訊長 Marco Argenti 近日透露,公司正與新創公司 Cognition 合作,預計初期部署數百個自主軟體工程師 Devin。
Meta Platforms 一名研究科學家在一篇內部文章中嚴厲批評AI部門文化,描述團隊內部的文化與組織性失調,並直言沒人想久待。
亞馬遜績效考核制度大變革!從今年開始,將 16 項領導原則正式列入 KPI,文化契合將影響加薪與升遷。背後的原因為何?又會帶來什麼影響?
根據環境部與 104 人力銀行共同發布的《2025 上半年綠領人才就業趨勢報告》,在企業需求帶動下,綠領職缺的月薪中位數首次達到 4 萬元。
勞動部公布113年度勞動條件專案檢查結果,全台 1800 家事業單位中,有 448 家違反《勞動基準法》,違法率高達 24.89%。
根據 yes123 求職網最新調查,台灣有超過 73.4% 的企業已啟動接班人計畫,創歷年新高,其中有57.2% 採用「專業經理人:傳賢不傳子」模式。
MBTI測驗意思、16 型人格測試分別有哪些特質、優缺點?MBTI 16 型人格測驗的定義、指標、分析結果懶人包:
AI 衝擊職場,科技公司員工親述工作被AI「毀掉」的經歷,指出真正的問題在於管理層決策與制度落後,導致裁員、工作品質下降與職場壓力升高。
根據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未來就業報告》,未來 5 年全球職場將有 22% 的工作面臨結構性轉型,而這波浪潮深刻影響企業的業務轉型、人才策略。
愈來愈多日本企業正式推行「商用名字」制度,讓員工能用與戶籍名不同的名字工作。為什麼不用真名?主要原因是保護隱私、防止騷擾、尊重多元性別與身份差異。
根據 yes123 求職網調查,為了求得工作順利,高達 87.1% 的社會新鮮人曾進行過「命理諮詢」。
根據 Resume.io 最新全國性調查顯示,除非辦公室裡有專門的休息空間,近六分之一的 28 歲以下美國人甚至不會考慮接受工作。
麥肯錫透過獨特的人才模式吸引頂尖人才,在招募方式、績效考核及職涯發展理念上皆與傳統企業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