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 林信男

主辦奧運看似商機大,卻是門賠錢生意?航空運量、飯店入住甚至比平時少!


巴黎奧運於當地時間7月26日晚間揭開序幕,根據國際奧委會刊載在官網、由法國里摩日大學體育法律與經濟中心(CDES)執行的研究顯示,本次奧運會,可望為巴黎創造67億至111億歐元的經濟效益。
乍看之下,奧運像是場光鮮亮麗的嘉年華會,各國參賽隊伍、觀光客,齊聚主辦城市,可望為當地餐飲、旅遊、住宿相關產業,帶來不少商機。
國際奧委會也宣稱,舉辦奧運產生的強大經濟效益,將遠超過投資。
舉辦奧運成本超支已成常態
然而,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就實際狀況而言,主辦奧運未必是門好生意。牛津大學今年5月發表的研究顯示,包括巴黎奧運在內,過去6屆奧運(夏季、冬季奧運都算在內)當中,有5屆經通膨調整後的成本超支幅度,高於100%,這意味著,舉辦奧運的成本超出預期,已是常態。
以今年登場的巴黎奧運為例,其成本約87億美元,成本超支率為115%。假如本次奧運創造的經濟效益,只能達到CDES估算的低標67億歐元(約合72.5億美元),最終結果就是虧損。
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奧運為主辦國帶來的收入,落在60億至80億美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牛津大學的研究,對奧運成本採取「保守估算」;例如,主辦國為了奧運,進行道路、鐵路、機場、飯店等設施的優化,相關開銷並未計算在內。換言之,若把這些費用都加入,總成本會更高。
為何舉辦奧運的投資報酬率沒有想像中好?洛桑大學(University of Lausanne)地理與永續發展研究所教授穆勒(Martin Müller)表示,主因在於,許多主辦國在奧運專用的基礎設施上(例如:運動場館),投入大量資金,但奧運結束後,這些基礎設施的用途,卻十分有限,後續維護又很花錢。
奧運有助觀光?效益沒想像中好
另一方面,奧運帶動觀光人潮增加的想法,未必符合實際情形。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經濟學者法林(Amanda Phalin)分析,雖然不少觀光客,會赴奧運現場觀賞賽事,但也有許多人會因為奧運,放棄前往主辦國(擔心人擠人或過高的旅宿費用),一增一減之間,奧運對旅遊業的助益,通常會被抵銷。
航空數據分析公司OAG分析師葛蘭特(John Grant)指出,奧運期間,商務旅客通常會避免前往主辦國;就過往經驗來看,倫敦、雅典和亞特蘭大夏季奧運,當地觀光客數量都呈現下降。
由巴黎旅遊局資料可得知,2024奧運前夕,國際航空入境人數有所下滑,與去年同期相比,6月減少8%,7月下降近15%。法荷航集團(Air France-KLM)7月初發布的新聞稿指出,前往(或離開)巴黎的客流量,落後其他歐洲主要城市。
航空運量、飯店住宿少於非奧運時期
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執行長巴斯蒂安(Ed Bastian),7月接受美媒CNBC採訪時說,除非要去看奧運,否則人們不會去巴黎,因此達美航空巴黎航線整體運量,比沒有奧運時要來得少。
另一方面,《財訊》雙週刊指出,巴黎許多飯店提高住宿價格,打算利用奧運大賺一筆,但7月初的入住率,卻只有60%,較去年同期掉了10個百分點。
美國聖十字學院(College of the Holy Cross)長期研究奧運的體育經濟學家馬西森(Victor Matheson),曾和另一名經濟學者巴德(Robert Baade),共同發表1篇探討奧運經濟效益的論文,內容寫道,「壓倒性的結論是,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主辦城市來說,奧運是賠錢的。」
法林則提到,「我熱愛奧運,熱愛體育賽事,但我不認為當前奧運會的運作方式,是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
(本文出自《財訊》)
延伸閱讀/
賀錦麗關鍵一役可能演出大驚奇?民主黨陣前換將 瞬間讓選情重回55波
電支淘汰賽開打》挾全聯千萬會員優勢 全支付後發先至,日本消費躍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