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盧廷羲

祕書、司機都有 SOP!炎洲集團如何培養高執行力的員工,堆出 132 億元營收?


「膠帶這個產業,產品附加價值不高,我們業務又分布全球各地,公司要好,就要靠規範、制度來管理。」這是炎洲集團創辦人李志賢的經營哲學,炎洲為全台最大聚氯乙烯(PVC)、雙軸延伸聚丙烯薄膜(BOPP)膠帶生產商,常見的包裝膠帶、雙面膠帶,皆由他們生產。
1978 年企業成立初期,李志賢就強調標準作業程序(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重要性,集團從高階主管、各部門員工,甚至到祕書、司機,都有 SOP。
總裁祕書楊美姬舉例,每一代祕書會交接守則,每當聽到總裁指示、提醒,他們會更新、記錄下來,好比「辦公室要幾度、水要倒幾分滿」;司機的開車流程也有 SOP,包括「開車路線與上下車禮儀」,皆有記載。
這樣做的好處是,每個人能清楚知道,自己最核心的工作是什麼、應該怎麼做,不會迷失方向。
憑藉扎實且不斷更新的基本功,炎洲集團走過 47 年,如今有 2350 名員工,發展出萬洲化學(製造事業,董事長為李其政)、旺洲開發(不動產事業,董事長為李書緯)、炎洲流通(包裝材料事業,董事長為李其政)等事業體,2023 年全集團營收 132.24 億元。
推行利潤中心制度,單位賺愈多、分潤也愈高
光是原則與流程還不夠,李志賢說,主管要將心比心,執行「人性化管理」,才能持續帶動員工、凝聚向心力。
早在 40 年前,炎洲集團就實施內部創業制度,陸續成立桃園營業處、板橋營業處等部門,「我很早就推行利潤中心制,提撥高比例的分紅給員工,員工就是老闆,可以自己管自己」,因為推動順利,炎洲在台灣有 100 多個利潤中心。
在炎洲,可能十幾個人,小至 2~3 人,就可以組成一個利潤中心,單位賺得愈多,分潤也愈高,「我到後來才知道,這就是已故的京瓷創辦人稻盛和夫說的阿米巴經營。」李志賢說,「所以我們很多員工,都是一做就做到退休。」
然而,當企業發展到中、後期,除了 SOP 與工作手冊外,需要更多計畫、策略。例如,他們看好綠能趨勢,今年拿到太陽能統包工程(EPC)廠商鴻晶新科技的過半股權,將取得售電執照,提供綠電給企業,就是一大轉變。
當企業要改變方向時,溝通再溝通,團隊才會跟上
李志賢說,組織宣布新計畫,員工不見得願意照著做,一來是團隊原本的工作就很辛苦,二來是人都習慣舒適圈,「你想要別人突然改變,當然沒那麼容易。」
他的解決方法是,與高階主管每次開策略會議,在 2~3 個月之前,就準備好計畫方向與內容,「我幾個月前先寫好,開會一個星期前,我再看一次,去修正細節。」
從李志賢的經驗來看,當領導者相信一件事,不斷與團隊溝通觀念,確保他們聽進去,才能使底下的人落實、執行,產生高執行力。例如,十幾年前,他看到人工智慧(AI)的發展理論,就與員工說,AI 未來一定會成為趨勢,「我持續講,到現在大家就理解,即使是傳產也要學習 AI。」
他補充,人性化管理有很多面向。其中一個例子是,容許犯錯的企業文化。李志賢鼓勵員工決策,只要沒有違法,是為了公司為出發點,失敗也沒關係。
硬體方面,盡可能完善工作環境,像是集團耗時 7 年建造,2015 年在內湖成立 8 層樓的新總部,外型以「膠帶」為設計風格,把過去分散在泰山、大直的團隊,整合在一起工作,減少溝通次數,「在不同面向,都讓員工感覺到公司在為他著想。」
李志賢
1955 年生,美國百靈頓大學(Barrington University)企管碩士,1978 年成立炎洲公司,現為炎洲集團總裁。
李書緯
李志賢之子,銘傳國際企業所畢業,2010 年接任旺洲開發董事長。
李其政
李志賢之子,台大機械所畢業,2021 年接任萬洲化學董事長、2023 年接任炎洲流通(原為新洲全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