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中國電動車銷量稱霸全球,卻有 9 成晶片仰賴進口!能靠「國產化」解套?

2024-10-16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根據 Rho Motion 的調查,2024 年 9 月全球電動車市場創下新銷售紀錄,總計售出 170 萬輛電動車。其中又以中國電動車市場表現最為突出,以單月銷售 110 萬輛再次刷新紀錄,幾乎占全球市場銷售量的 2/3。

2024 年迄今,全球共賣出 1150 萬輛電動車,中國市場銷量高達 720 萬輛,年增長率達 35%,明顯領先其他電動車市場。

相比之下,歐洲和北美市場的表現疲乏,歐洲市場銷量減少 4%,美國和加拿大市場雖然持續增長,但漲幅僅有 10%。中國憑藉強大的市場需求和快速成長的銷售量,成為全球電動車領域的領頭羊。

儘管銷量亮眼,中國電動車產業卻面臨過度依賴進口晶片的問題。

中國電動車內需市場成長強勁,卻有逾 9 成晶片仰賴外國進口

中國電動車市場迅速發展,但在汽車晶片這項核心技術上,卻極度依賴國際半導體產業鏈供應。據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2023 年中國汽車產業中超過 90% 的晶片需要從國外進口,而計算和控制類晶片的依賴度更高達 99%,功率和存儲類晶片依賴度達 92%。

根據諮詢公司 Semiconductor Intelligence 數據,2023 年全球汽車晶片市場規模達到 670 億美元,而國際半導體供應鏈巨頭,如瑞薩電子(Renesas)、恩智浦半導體(NXP)、英飛凌(Infineon)、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和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就包下 77% 的市場占比。

延伸閱讀:福斯關廠、賓士股價單日曾暴跌 11.2%!德國汽車產業出了什麼問題?

而在高端晶片方面,中國廠商難以提供符合安全性和穩定性的產品。在自動駕駛晶片市場上,外國企業的壟斷更為明顯,特斯拉(Tesla)和輝達(NVIDIA)就掌握超過 70% 的中國自動駕駛晶片市場。

隨著電動車技術進步,晶片在成本中的占比也不斷攀升。賽力斯汽車(Seres)總裁何浩指出,2019 年晶片成本占電動車總成本 4%,而到 2023 年晶片成本占比已提升至 20% 以上。 因汽車電池價格下降,晶片很可能成為電動車中最昂貴的零件,導致中國對外國晶片供應過度依賴的問題浮出水面。

中國當局推動汽車晶片國產化,將提升國內晶片採購比例至 20% 以上

為解決晶片過度依賴進口的問題,中國政府試圖推動汽車晶片的國產化。根據《日經亞洲》與市場研究公司集邦(TrendForce)的報導,中國政府計畫在 2025 年,將採購國內汽車晶片的比例提升到 20 至 25%。這項計畫獲得多家中國國電動車廠商的支持,包含比亞迪(BYD)、上汽、東風汽車、廣汽和中國第一汽車等。

延伸閱讀:比不過特斯拉、比亞迪,日系車廠形成 2 大聯盟打團體戰!

然而汽車晶片要求高度的可靠性和穩定性,特別是在煞車、動力系統等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領域,中國廠商現階段或許難以與國際巨頭競爭。即便如此,中國政府仍舊希望通過政策鼓勵中國企業提升技術水準,並逐步減少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工信部透露,目前政策屬於獎勵機制,非強制性規定,為中國企業提供靈活性。

中國電動車產業目前在全球市場上領跑,尤其在銷量上遙遙領先。但晶片供應過度依賴進口的問題,成為產業發展上的瓶頸。如果能提升半導體製造技術,將有機會帶動電動車產業更近一步的成長。

資料來源:Rho Motion、Astute Electronics Ltd、Newtalk 新聞;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製造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