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 陳建鈞

AI 惹的禍?美國軟體工程師職缺 5 年腰斬,為何會寫程式不再是金飯碗?


一直以來,軟體工程師普遍被認為是待遇優渥、好找工作的專業,但在 AI 逐漸成熟的現在,這份印象正在逐漸被打破。《紐約時報》便在近日的文章中直指,過去程式設計一直被認為是工作有保障的金飯碗,但在 AI 浪潮來襲後,這樣的狀況開始出現變化。
在台灣,大學所學不好找工作、職涯中途想轉換跑道改做待遇更好的工作,有類似情況或念頭的人們,其中一部分會選擇修習速成的程式課程成為一名「工程師」。像這樣的短期課程在美國同樣有許多,然而開始有學生發現,即使上完課成為工程師,仍然很難找工作。
36歲的雷登(Florencio Rendon)在連續被建築公司開除後,決定找份更安穩的工作,於是參加程式訓練課程,希望能成為工程師。然而經歷四個月課程順利畢業後,他發現這身程式設計的本領,仍然很難找到工作。
這並非個案。電腦技術補習班 Launch Academy 創辦人皮克特(Dan Pickett)就決定今年 5 月起無限期暫停課程,因為學員成功找到工作的比率從90%大幅衰退到了 60% 的水準。
像雷登一樣遭遇的人萬萬千千,他們面臨的挑戰似乎反應出一件事: 程式設計不再是金飯碗了。 根據 Layoff.fyi 的統計,過去三年裡科技公司裁員累計達到 55 萬人以上,科技業正處於大縮編的時代,再加上 AI 技術的普及,使得寫程式的工作需求不再熱烈。
根據計算技術產業協會 CompTIA 的資料,軟體開發相關職缺與 5 年前相比可說腰斬,大幅減少了 56%,而對於沒有經驗的新人來說問題更大,職缺縮減了 67% 之多。學習寫程式似乎不再是邁向成功的大道,「這是 25 年來我見過科技基層求職環境最糟糕的情況。」創投公司 Menlo Ventures 合夥人加納森(Venky Ganesan)表示。
AI 搶走了軟體工程師飯碗?
AI 技術的興起,被認為是導致科技業求職環境如此嚴峻推手之一。雖然外界過去普遍預測,事務性的工作才是最先被 AI 取代的,然而現況顯示工程師似乎同樣受到威脅。
2022 年,Google 旗下 AI 團隊曾聲稱,他們在程式比賽中測試了 AI 模型 AlphaCode,發現效果已經媲美經過幾個月到一年訓練的新手工程師,而到了今年,Google 已在財報會議上表示,超過 4 分之 1 的新程式碼現在都是由 AI 生成。
亞馬遜 AWS 執行長麥特.加爾曼(Matt Garman)今年也曾告訴員工,未來 24 個月內,可能大多數開發人員都不會負責寫程式,這些基本任務會被 AI 給取代,並希望員工能夠繼續提升自己培養新能力,「這代表我們必須更了解客戶需求、知道我們要做什麼,比起在座位上實際寫程式,這會越來越成為我們的工作內容。」
不過,AI 開始進入程式設計的工作當中,除了搶走職缺外,也代表著掌握 AI 技術成為一名工程師的必備能力,工作不再僅僅是寫程式。
事實上,AI的 確能提升工程師的工作效率。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微軟研究院等多方學者共同著作的一份研究中指出,使用 AI 工具能提升開發人員 26.08% 的工作效率,並且對資淺的工程師提升幅度更大。
而程式設計問答網站 Stack Overflow 的年度調查中,有超過 6 成開發者聲稱他們已經開始在工作流程中運用 AI 工具,並有另外約 14% 開發者聲稱未來計劃使用。
軟體工程師仍然有需求,只是門檻變更高
不過,短時間內程式設計工作還不至於被 AI 完全取代。麻省理工學院電腦科學家萊薩馬(Armando Solar-Lezama)指出,AI 仍然缺乏很多基本技能,即使是 GPT-4 這樣的先進模型,仍然真正理解他們解決的問題,有時會犯一些離譜錯誤。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科技管理助理教授麥特.碧恩(Matt Beane)同樣提到,AI 生成的程式碼時常摻雜新人難以發現的錯誤,目前仍是有經驗的工程師更能駕馭這項技術。且在學習運用 AI 技術上,有數學或工程背景本身就是一項優勢。
《紐約時報》提到,AI 技術對程式設計領域最大的變化或許不是取代了工程師,而是讓成為軟體工程師有更高的門檻,不僅要會寫程式,還要懂得如何將 AI 運用在工作之中。近期微軟和 LinkedIn 的一份調查中就發現,66% 企業高管聲稱他們不會僱用沒有 AI 技能的員工。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New York Post、Stack Overflow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