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編輯部
朋友變胖,你變胖機率也增加 57%?新的一年想養成「好習慣」,《原子習慣》:先學會接近3種人
分享
談到新年新希望,我們常會陷入過度理想的狀態,訂出宏大的目標,卻也可能在起步就放棄。其實,只要在新的一年,能更順利養成「好習慣」,就能為夢想與職涯奠下更穩固的基礎。
迎接 2026 年,《經理人》「商管 LAB」推出幫助你實踐目標管理、提升執行力與成效的線上課「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與實用工具「理想生活實踐模版」,結合《原子習慣》中提到的複利效應,以科學化的九宮格規劃、每日習慣追蹤與復盤日記 3 大核心系統,幫助你將腦海中的構想,變成具體的行動計畫,再透過持續執行,讓每個小步驟逐漸累積成可見的成果。
你可能會覺得,養成好習慣,感覺不難啊?但大部分的好習慣,聽起來、做起來都不怎麼誘人,甚至很辛苦。運動、減肥、讀書……,做這些事得到的成果,往往需要長時間累積。那麼,要如何讓新習慣、新行為更有吸引力?
如何養成好習慣?《原子習慣》的建議:降低行為門檻,用「想要」帶動「需要」
將一件喜歡的事(獎賞),和要養的習慣一起做,《原子習慣》稱之為「誘惑綑綁」。
舉例來說,有位熱愛看 Netflix 的電機系學生,知道自己追劇過量,失去很多運動時間、身材變形。為了建立運動習慣,他運用所學,將飛輪車連上電視和電腦,設定為「踩到一定速度影片才會繼續播放」。憑著對追劇的熱愛,最後成功戰勝肥胖。
簡言之,就是把想做的事(看劇),和必須做的事(運動)綁在一起,讓執行度高的行為帶動低執行力的事。
不只是個人,企業同樣可運用誘惑綑綁,「定型」顧客行為。美國廣播公司(ABC,American Broadcasting Company)於 2014 年推出周四晚間節目時,鼓勵觀眾準備爆米花、紅酒,稍稍逃避現實,享受周四的夜晚。
ABC 將需要觀眾做的事(周四看節目),與他們想要做的事(放鬆、喝酒)連在一起,為了在過程中做某件真正渴望的活動,觀眾訓練自己從事另一件綁在一起的事;時間一久,兩件事自動連結,觀看 ABC 的節目就會變得更容易。
《原子習慣》:融入會做新習慣的 3 大群體,用認同感需求驅動自己
另一種欲望是歸屬感。從演化史來看,人類一直生活在部落中,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受到肯定,才能維護人身安全。隨波逐流是人的本能,因為每個人都想得到認同感。
因此,能夠幫助我們融入群體的行為,可說具有相當的吸引力。習慣學院(The Habits Academy)創辦人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指出,想要改變或建立一個新行為,最快的方式是,加入把那個行為視作常態的群體。
而群體包含 3 類:
1.親近的人
一項研究追蹤 1 萬 2000 人長達 32 年,發現一個人身邊有個好友變胖,自身變胖的機率會提高 57%,反之亦然。另一項研究顯示,孩童 11~12 歲時最好的朋友智商愈高,到了 15 歲,智商也會顯著提升。
家人和朋友無形中形成同儕壓力,使我們吸收周遭的特質與習性,將我們拉往他們的方向。如果你想開始健身,多接觸會運動的朋友;假設你想培養讀書的習慣,不妨多和會看書的親友聊聊。
2. 相同觀念的人
訂餐廳前會先看評價、旅遊前會先搜尋必玩景點,你是不是也習慣這麼做?人天生從眾,面對不確定時,偏好依賴群體引導行為。試著讓身邊環繞擁有你想要的習慣的人,行為將更持久。
除了加入群體之外,使用如「理想生活實踐模版」這樣的工具,可以幫助你紀錄進度、追蹤行動,甚至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行為模式,進一步融入新習慣的環境。
必須注意的是,當改變行為意味著挑戰族群,習慣將不具吸引力;反之,若是融入族群,才會發揮吸引力的效果。
3. 有影響力的人
人渴求成功、讚美,學習能夠獲得尊敬的行為是本能。所以看到書架上《成功人士的 37 個小習慣》《50 個成功企業家的贏家法則》等書,會有想翻看的欲望。試著模仿自己欣賞的人、羨慕的對象,以他們為基準督促自己。
既然建立一個習慣的方法是讓它有吸引力,我們也可以讓某個壞習慣失去吸引力,從此戒除它。《原子習慣》解釋,每個行為背後都有表層的渴望和潛在的動機,比如說,「我晚餐想吃漢堡」就是欲望,深層的動機則是「我肚子餓了,需要進食。」
切斷壞習慣的吸引力,思考其他替代方案
只要重新設定大腦,喚起做某個行為的深層意義,強調避免某個習慣的益處,將使壞習慣喪失吸引力。
以抽菸為例,多數人抽菸的理由不外乎社交、減輕壓力。事實是,抽菸不會放鬆神經,反而摧毀健康;抽菸也和社交沒關係,關鍵在於溝通能力。你想要抽菸,是因為你將解決方案(吸菸)和想解決的問題(社交、減壓)連結在一起,大腦從中獲得解放,讓你煩惱的時候就想來一根菸。
你應該去想替代方案,如果需要減壓,還有哪些事在生活、工作中可以做,取代「抽菸休息時間」;和同事建立其他私下交流,可以做什麼增進溝通。當你理解到自己不「需要」抽菸也能達成同樣目的,戒菸將不再困難。
想在新的一年,用更系統的方法把「原子習慣」落實到生活裡,可以藉由線上課「改變人生的目標實踐法」與實用工具「理想生活實踐模版」,幫助你把好習慣變成日常行動,讓進步看得見:
- 從想改變,到開始行動:運用九宮格規劃與每日追蹤表,拆解願景、設定小步行動,讓改變不再停留在口號。
- 讓進步看得見:透過數據追蹤與復盤日記,具體看見每一次微小累積,強化持續動力。
- 養成反思習慣:結合課程引導與模板設計,幫你定期檢視目標與行動落差,調整下一步方向。
迎接 2026,用更聰明的方式養成「好習慣」,看見改變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