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林柏源

報稅季|企業節稅必看!勤業眾信:善用「兩大租稅」優惠,為公司省下更多錢


報稅季即將開跑,企業主最關心的莫過於如何降低稅負、最大化租稅優惠。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陳建宏指出,目前企業最常申請的租稅優惠包括 「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與「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兩者皆能為企業帶來可觀的節稅效益,若同時適用,更能進一步減輕稅負。
「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是什麼?怎麼用?
「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主要適用於公司或有限合夥事業購置供自行生產或營業使用的建築物、軟硬體設備或技術。
然而,企業在申請時常見幾項錯誤,包括:
未資本化的器具與設備支出不符合申請資格:
例如租賃場所的裝潢費、承租設備等皆不適用。申請支出金額須包含所有必要費用:
如運費、保險費、進口稅費、安裝費等,且需於投資完成並實際付款後,才能列為未分配盈餘減除項目。如何認定「投資完成」時間點:
建築物應以所有權登記日計算,自行或委外興建則以使用執照日期為準;軟硬體設備則依交貨日判定,分批交貨則應按各批交貨日認定。最低門檻要求:
企業須在盈餘發生年度的次年起 3 年內完成興建或購置,且支出金額須達 100 萬元以上,才能申請優惠。
「智慧機械投資抵減」是什麼?怎麼用?
另一項重要租稅優惠「智慧機械投資抵減」,適用於企業投資智慧機械、5G 通訊系統及資通安全產品或服務的相關軟硬體、技術與技術服務。與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相比,智慧機械投資抵減的適用範圍更窄,申請條件也更嚴格。
企業在申請時需特別留意以下幾點關鍵差異:
設備必須為全新:
二手設備或翻新機不符合智慧機械投資抵減資格,而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則無此限制。可計入支出的項目不同:
智慧機械投資抵減計算投資額時,可包含購置設備的價款、運費、保險費,但不包括安裝費、進口稅費、維修費或教育訓練費。投資完成的認定方式:
軟硬體及技術的投資完成時間點為交貨年度,若分批交貨則以各批交貨年度認定;資安技術服務則以技術服務提供完成年度計算,而資安服務則須以服務開始年度為準。申報時程不可錯過:
企業須在投資完成年度的營所稅結算申報前 4 個月內,至「智慧機械與 5G 系統及資安產品或服務投資抵減申辦系統」完成線上填報,並於營所稅申報時填報計算抵減稅額,確保申請順利進行。此外,企業當年度的購置支出合計須達 100 萬元以上,最高不得超過 10 億元。若填報時尾款尚未支付或發票尚未取得,企業應先填具聲明書,後續補齊相關文件供稽徵機關審核。
雙管齊下,節稅效益更顯著!《產業創新條例》修法也帶來新機會
對企業而言,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與智慧機械投資抵減各有優勢,若企業的投資項目同時符合兩項租稅優惠的適用條件,便可同時申請,以最大化節稅利益。例如,企業興建新廠房時,可適用未分配盈餘實質投資,而若同時添購智慧機械,則能再適用智慧機械投資抵減,讓節稅效益加倍。
此外,行政院已提出《產業創新條例》修正草案,計畫新增人工智慧(AI)與節能減碳投資項目至智慧機械投資抵減適用範圍,並將優惠期間延長至 118 年底(即 2029 年底),同時提高投資抵減上限至 18 億元。
報稅季來臨,企業應提前規劃投資策略,確保充分運用政府提供的租稅優惠,降低稅負、提升資金運用效率。尤其面對 AI 與 ESG 轉型趨勢,未來的租稅優惠政策可能會更傾向支持數位轉型與環保相關投資,企業應密切關注法規變化,提早布局,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取得領先優勢。
資料來源:勤業眾信;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林柏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