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Management > 人力資源
feature picture
ChatGPT

出現3徵兆、7行為,代表員工要跳槽了!老闆該看明白的「離職跡象」

2025-03-14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支琬清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員工在離職前,往往會無意間露出一些蛛絲馬跡。yes123 求職網「蛇年離職潮與企業留才計畫調查」發現,最常見的 3 大跳槽徵兆包括:請假頻率突然變高(60.1%)、經常上求職網站(58.8%)與頻繁離座接聽電話(51.6%)。

此外,還有 7 種行為可能透露員工即將離職的跡象,包括:突然不再加班,準時下班(45.2%)、頻繁向同事抱怨公司(34.8%)、低調整理個人物品(31.8%)、工作效率明顯下降(30.5%)、經常遲到或早退(29.1%)、頻繁瀏覽其他企業網站(22.6%),以及容易與同事或主管發生爭執(20.2%)。

如果員工出現上述行為,企業可能需要留意是否存在離職風險,以避免人才流失。據調查,在年後轉職潮時,企業大約需要 3.1 個月才能補足「非主管職」的職缺,而「主管職」則需要 4 個月。

延伸閱讀:逾 9 成應屆畢業生計畫「直接就業」!求職網揭曉:新鮮人最嚮往行業 Top5

離職理由竟是假的?78% 員工離職「不說實話」

員工辭職時,真正的離職原因往往與表面說法不同。調查顯示,高達 78% 的員工在遞交辭呈時,不會說出真正的離職理由,而是選擇用「職涯規劃」(74.2%)或「家庭因素」(60.2%)作為官方說法。

其他常見的「擋箭牌」還包括:身心健康因素(39.3%)、有進修深造計畫(37.4%)。這些理由通常較為官方、不具爭議性,讓員工能順利離職,而不必面對過多刁難或尷尬問題。

76.7% 企業會進行離職面談,而經歷面談後,高達 80.2% 的公司自認「確實了解」多數員工真正離開的原因。企業認為員工離職的 5 大原因則是:薪資問題(61.3%)、工作內容不滿意(44.4%)、工作壓力過大(35.6%)、獎金或分紅不足(31%),以及個人家庭因素(28.5%)。

然而經歷面談後,實際能夠成功慰留的機率僅 20.8%。這意味著 每 5 個將要離職的人才,企業只能挽留其中 1 人。

延伸閱讀:你有一天工作 12 小時?Google 高管:每周 60 小時最棒!專家:看不下去

超過 6 成員工提離職被刁難!5 種狀況最常見

即使員工正式提出離職,並不代表能順利離開公司。調查發現,高達 66.3% 的員工在離職過程中曾遭遇刁難。最常見的刁難方式包括:以找不到接替人員為藉口,延後離職日(63.5%)、以交接未完成為由,要求延後離職(42%)、老闆或主管開始冷言冷語(36.9%),以及離職日前工作量突然暴增(26.1%)。

此外,還有部分企業會要求放棄獎金或分紅(20.1%)、要求放棄未休的年假或補休(18.4%)、找藉口預扣或延後發薪(16.7%)等。

而不管有沒有碰過被為難的窘境,仍有 56.2% 上班族表示,在提出辭呈後仍會「堅守崗位,直到最後一刻」。反之,有 43.8% 的上班族選擇不再全力投入工作,而是以基本完成任務為主。

企業該怎麼慰留員工?

為了減少人才流失,許多企業選擇以薪資調整作為慰留手段。

調查顯示,針對「非主管職」員工,企業平均願意加薪 4.3%,而對於「主管職」,則願意加薪 6.4%,顯示企業更看重主管職人員的去留。然而有 57.2% 的企業坦言,「曾經遇過」員工以「離職手段」要求調薪。

除了加薪,企業也可能透升職(46.7%)、發獎金或分紅(40.1%)、改善工作內容(38.9%)、增加員工福利(31.2%),甚至是部門調動(21.4%) 等方式來挽留人才。

資料來源:yes123;本文初稿由 AI 協助整理,編輯:支琬清

繼續閱讀 人力資源管理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