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莊彙翌攝影

「就算給我報表,我也看不懂!」foodpanda 如何靠「陪跑機制」逆轉餐飲老闆的數據痛點?

2025-08-06 撰文 莊彙翌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我每天忙著開店,哪有時間看數據?就算你給我報表,我也看不懂!」這是 foodpanda 在協助店家過程中,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foodpanda 商務總監簡紫涵說,近年來,foodpanda 在服務餐飲品牌的過程中,發現有愈來愈多店家可能因為平台上的銷售量不好、營收不振,選擇中止和平台合作、不再續約。

因此,他們意識到,與其只是提供數據,更需要協助店家讀懂、善用這些數據,找出經營的突破口,才能鞏固平台的店家用戶及消費者用戶。

【新聞圖片5】foodpanda 領軍打造餐飲數位轉型百人顧問團隊.jpeg
foodpanda 和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AMT)合作,組建一支數位轉型百人顧問團隊,協助解決店家轉型痛點。
foodpanda 提供

把數據變成行動方案,帶動店家業績成長 2.5 倍

為了協助店家跳脫無法有效運用數據的窘境,foodpanda 提供由數據驅動的陪跑計畫。

他們與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AMT)合作,設計出一套「數據轉型 3 階段模型」,組建一支百人顧問團隊,從診斷、策略到實作,協助店家系統化導入經營調整。

1.數據認知期: 透過 3 分鐘測驗,讓店家掌握自己對數據轉型的理解程度;
2.行為調整期: foodpanda 運用平台累積的 10 億筆訂單資料,針對餐點組合、消費時段、定價策略、廣告設定等面向,提供具體建議與短期行動目標;
3.數據經營期: 由顧問面對面輔導,透過 4 小時實戰課程,協助店家掌握如新客轉換、回購率提升等核心指標,並建立長期經營架構。

這套機制的核心在於,不讓數據只停留在報表,而是轉化為店家能理解、能採取行動的一套解決方案。

簡紫涵分享,一間原本營收連月下滑的台北韓式便當店,在分析後發現新客轉換率過低,透過調整優惠設計與廣告策略,半年內業績成長 2.5 倍,如今已從一家店擴張為 4 家分店。

陪跑計畫輔導上千位老闆,大型連鎖品牌還能客製化合作

foodpanda 目前已協助上千間餐飲店改善經營方針,不只協助街邊店建立數據經營能力,就連數位轉型有成的大型連鎖品牌,也可以找到機會、深化平台合作。

比如拉亞漢堡品牌處經理張孝璿表示,雙方在合作中,發展出一套更貼近門市實務的數據應用模式,因為對早午餐業者來說,客單價高低不是最有參考價值的指標,反而是訂單數、尖峰時段的外送員調度安排,才是真正影響日常營運的關鍵。

foodpanda 提供的數據,可以協助彼此溝通想要的合作方式,比如高峰時間希望可以調配更多外送員人力,或是接單量過高的時段可以短暫關閉平台,避免出餐壓力過高,協助品牌更精準地安排現場人力和平台接單策略。

foodpanda 布局數據經營的同時,競爭對手 Uber Eats 也積極推動數據服務,強化商家營運動能,比如曾主動建議台灣餐飲品牌雙月食品社在外送熱區成立外送專門店,分擔既有分店需求,使外送業績成長超過 9 倍。

延伸閱讀:菲國餐飲集團快樂蜂出手併購!雙月食品社為何點頭?創辦人親自解密

可以預見,接下來外送平台的關鍵戰場,是誰能把數據變成商家的成長引擎、深度整合進營運流程,這場數據合作大戰,才正要開打。

核稿編輯:王宥筑

繼續閱讀 餐飲業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