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王毓茹
奧特曼驚喜「現身」!鴻海科技日大秀肌肉:揭與 OpenAI 合作、Model A 補齊車款版圖
分享
今(21)日鴻海科技集團在南港展覽館舉辦第六屆鴻海科技日,集團宣布將與 OpenAI 合作,在美國打造 AI 基礎設施。
鴻海科技日主軸是鴻海三大智慧平台(智慧製造、智慧電動車、智慧城市)結合AI 技術的落地應用,上午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和董事長劉揚偉共同揭開活動序幕,劉揚偉回顧集團從 1996 年至今,30 年來推出超過 1000 種終端產品,包含智慧型手機、顯示器、電子產品和電動車等,現在每天能出貨一百萬支手機,「我們不只是代工廠,還有垂直整合的實力!」
「我們很看重鴻海」,OpenAI 創辦人宣布在美國打造 AI 基礎設施合作案
OpenAI 創辦人山姆.奧特曼(Sam Altman)透過影片現身,他表示,AI 發展持續進行,對於 AI 基礎設施的關鍵組件的需求,已經遠遠超出了供應鏈能力,雙方合作的意義在於強化供應鏈,以滿足整個產業現有和未來的需求,「我們很看重鴻海建置複雜硬體和系統的能力,希望能一起探索下一代 AI 硬體的樣貌。」
這次合作主要在美國打造 AI 基礎設施硬體設備,由 OpenAI 負責提出 AI 相關新興硬體的需求洞察,再協助鴻海設計、開發和在美國據點生產。主要包含 AI 資料中心硬體、線纜、網路和電力系統等關鍵設備。
如今,鴻海對 AI 領域有強大企圖心,目前在 AI 伺服器機櫃市占率約 4 成,往上延伸布局關鍵零組件、模組到整機組裝,往下則是建置資料中心,是完整的垂直整合供應鏈。今年 7 月與東元以換股方式合作,目的就是開拓快速成長的模組化資料中心市場。
除了垂直整合,還加上橫向發展,即平台營運和應用。鴻海已開發繁體中文 AI 大型語言模型「FoxBrain」,並和輝達(NVIDIA)合作,投資 14 億美元在高雄亞灣設立「AI Factory」超級算力中心。鴻海集團亞灣超算中心執行長姚延宗表示,「這將是鴻海在 AI 的第二成長曲線,」並宣布明年採用輝達 GB300 AI 伺服器,推出 27 兆瓦的 AI 資料中心,以及建立企業級的自主解決方案。
輝達副總裁 Alexis Bjorlin 則表示,這項合作還有「主權 AI」的意義,因為現在台灣多數 AI 雲端運算需要仰賴海外運算資源,隱含資安風險,而亞灣超算中心能把關鍵技術和資料留在本地,確保資料安全,並進一步整合伺服器製造、設施部署和營運能力,有助強化台灣在 AI 工廠解決方案的地位,也能加速產品上市時間。
最新電動車 Model A 首度亮相:進軍 MPV 市場、率先登陸日本
今日的一大亮點,是鴻海的最新電動參考車 Model A 首度亮相,橫跨家用和商用市場,可以作為計程車、商務用保母車和私人車。鴻海集團電動車策略長關潤表示,Model A 空間更寬敞,且搭配智慧電池管理系統,能減少電池消耗,能在 20 分鐘快速充電。
此前,鴻海的電動車產品涵蓋電動巴士、貨車、電動皮卡和運動型多功能休旅車(SUV)。這次的 Model A 若量產,則能再補上多功能休旅車(MPV)車型產品。首發地為日本市場,並洽談進軍東南亞市場的可能性。
2020 年起,鴻海便將電動車和數位健康、機器人,納入「3+3」發展策略中,並和裕隆合資成立鴻華先進。由鴻華負責產品設計和研發,裕隆進行組裝,再由納智捷銷售。經濟部表示,鴻華打造的 Model C,銷量已登上台灣電動車第二名,僅次 Tesla 的 Model Y。
日前傳出鴻海將透過子公司鴻華先進,納入裕隆旗下的品牌納智捷,若此案成真,鴻海便能從電動車平台,成為擁有品牌、技術研發、零組件製造到銷售的完整價值鏈。
根據財報,鴻海今年前三季成績亮眼,營收和毛利雙雙成長,累計營收 5.5 兆元,年增 16%,毛利達 3,448 億元,年增 16%。前三季 EPS 達 10.38 元,較去年同期增加 2.71 元。其中 AI 伺服器業務營收還破兆,日前劉揚偉在法說會上表示需求依然強勁,預計 2026 年鴻海在 AI 伺服器市占率會突破 4 成。
核稿編輯:王宥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