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Gage Skidmore via Flickr

遇到說「我考慮一下」「我比你更懂」的客戶,用這3招川普談判法,達成雙贏!

2017-01-23 整理‧撰文 陳書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美國總統唐納.川普(Donald Trump)正式上任,他的一舉一動都成為國際焦點。在川普擔任總統之前,眾人皆知他是個叱吒商場的商業家,川普集團的執行副總裁暨資深商業與法律顧問喬治.羅斯(George Ross),在他的著作《向川普學談判》中提到,川普善於「談判」,是他賴以致富之道。

羅斯認為「人生無處不談判」,從跟老闆談加薪、買房子或娶妻,或是募資找金援。都是「談判」之路。而如果我們只需要跟友善、誠實跟不玩把戲的人談判,那這個世界就大同了。

只可惜真實世界張牙舞爪,我們老是得跟不是很好相處的人打交道,羅斯在無數次談判中,歸納出最難搞的人格有以下三種,他用簡單的方式告訴你這三種人的特徵,並提供各種解法,讓眾人在談判桌上就算遇到他們,也可以見招拆招、取得贏面:

1. 威嚇者:

這種人通常是男性,喜歡在談判場合裡用威脅恐嚇的手段使你屈服,他習慣在優越的制高點上往下看你、控制你,為的就是主導整個談判的進展。

惡霸的力量可能來自於身體,比方身高過人、聲如洪鐘,但這種人也有可能在施以高壓過後,再給予懷柔手段,端視他們的需求或創造的氣氛而定

你只要看穿他們的詭計,就能占得上風,他們就是想嚇唬你而已,所以如果你們看穿他的計畫,這個舉動就徹底失效,懷柔手段就會出現,而懷柔的主旨在於博得你的好感。他們取悅你,是想證明一切仍在他們的掌控之中。

解法:

1. 態度低調卻立場堅定:

羅斯曾在談判桌上遇過這樣的人,他表明自己「不替對方工作」,讓他知道威嚇對他而言沒有用。要做到這一點,主要得先穩定下來,別讓自己看起來慌亂不安,威嚇者最喜歡起衝突了,所以你一開始就被他的高壓震懾,就等於告訴他這個戰術有效。

但只要一開始你懂得表現穩如泰山,那控制情勢的權力就從他那邊轉移到你手裡。

2. 建立和諧關係,但不在戰場上和諧

當你踏出了第一步,威嚇者可能會開始採取懷柔政策,這時候要順著他的毛摸,給他台階下。絕對不要做出任何會破壞他地位的舉動。這些和諧舉動很容易讓威嚇者解讀為他的勝利,但無所謂,因為你的戰場在談判桌上。

3. 經常監控,避免突襲

就羅斯的觀察,威嚇者通常對於細節沒那麼注重,所以最好的辦法是,用細節淹沒他,要怎麼做?最好的藉口是「讓他知道最新的發展」。

羅斯舉例,他跟某個對手談判時,都會將一份文件寄個副本給他。羅斯表示,大型的昂地產交易免不了有數百份文件的往返,所以他每寄出一份文件給對方的對手律師時,一定同步附件給對手。

這達成什麼目的?答案是,一旦日後發生了某件事,他可以用「我三周前就跟你們建議過了」「而且你們老闆也沒反對過」。

萬事通

這種人也挺常見的,這些人可能很有經驗、地位崇高,很難打交道。所以通常你一開口,對方就會說「這件事我處理過幾百次了,所以不用告訴我怎麼做」,一旦他展現這種態度,就等於給你一項優勢,「他們說了這話,就是在自我設限,他們不相信這世界上還有需要學的東西,他們自以為對談判的議題無所不知,而你正好可以利用他的自負來增加自己的優勢。」

解法:

1. 展現極度謙遜:

只要奉承萬事通,就能無入而不自得。一旦萬事通認為你拜倒在他的優越之下,他的防衛就會鬆懈下來。據此,只要你謙遜承認他的地位,他就會失去警戒,你該趁此把握機會、得到好處。

2. 給他最少的資訊,和很多「我想你很清楚」的陳述

最忌諱的方法是直接跟他辯論,因為他知道的事情遠多於你,他一定會防衛你辯贏他的。實際上,直接質疑的方法只會激怒他,這樣一來你就無法跟他達成協議,最好的方法是安撫他的自尊,讓他願意讓步。

當你很想贏得談判中的某件事,請不要說太多細節、也不要推銷想法,反而是要輕描淡寫的說「我想你很清楚這件事的做法,我會一般慣用的模式進行,到時再寄給你。」

這時,你可以寄給他一份,跟他想像中「慣用的模式」不太一樣的文件,基於他很可能不想破壞自己完美的形象、所以會贊同你的寫法。或是他根本不夠細心、也不會留意這份文件跟以往不同。

若他真的提出質疑怎麼辦?羅斯建議,正確的回答應該是「您知道的都比我太多了,那可否提供您的看法,以及正確擬定條款的寫法呢?」

羅斯認為,萬事通又會再度陷入炫耀知識的陷阱裡,大多時候,他只要別人肯定他是專家。有關跟他談不攏的細節,羅斯建議你從他的親信下手,先說服親信、再借他們的口去說服他。

閒扯淡

這種人最喜歡說「我再想想」「我考慮一下」,是最難打交道的對象,閒扯淡最不喜歡做決定、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擺脫最終決定的束縛,如果說「不」比說「好」更容易,他們會選擇說不。

解法:

1. 慢慢來、不要急:

遇到這種人,你最好跟他一起前進,別讓他帶著你在討論過的話題裡閒扯淡。最好在每個進程中標出標誌「我們有五件事必須完成,其中有三件已經達成共識」如果他不同意,那就要找出他猶豫或不認同的地方在哪裡,並且想辦法解決。

2. 建立閒扯淡在他團隊中的地位

如果閒扯淡老是告訴你「我要回去問問老闆」,那最好的方法是,回去跟他老闆說「你們的談判代表表現得很優異」,這樣做對每個人都有好處。

對方老闆會相信他的代表、給予他更大的決定權限;閒扯淡可以從他的自卑情結跟猶豫不決中解脫,有助於改善談判進度。

3. 小氣不讓步

對於閒扯淡而言,你最好不要給他選擇,給他任何選擇就是拖延自己的時間、讓他更加做不出決定。此外,你給他解決方案的同時,也要給出理由、跟說服對方的說法,這樣才比較能夠佔上風。

延伸閱讀 /

1.哈佛商學院教授:高階經理人該從川普選戰學到的六個策略

2.用盡洪荒之力阻止川普勝選的美國主流媒體,為何終究還是失敗了?

資料來源 /《向川普學談判》,高寶出版
圖片來源 / Gage Skidmore via Flickr

繼續閱讀 談判

向川普學談判:設下籌碼與時間陷阱,讓對手就算被賣了也感謝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