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exels

你有整理床鋪的習慣嗎?18 位成功者的建議,讓生活、工作更順利

2019-02-14 整理‧撰文 盧廷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本文出自《經理人月刊》2019 年 2 月號,封面故事:修練成功的 33 個細節

日本傳奇棒球球星鈴木一朗以「好習慣」聞名,比賽後,一定會擦拭釘鞋、手套;開車時,永遠只聽同一首歌,靠著規律生活,鍛鍊毅力,保持在球場上的成績。

想學習成功者的好習慣,不要只看他怎麼做,而是了解這些習慣背後的價值觀、思考模式。我們整理 18 位成功者的建議,包含他們的工作心法、團隊管理等祕訣,助你創造更好的人生。

工作心法

1. 永遠優先處理「最大的石頭」

知名音樂 DJ 卡斯科(Kaskade)曾 5 度入圍葛萊美獎,他曾說:「事業對我而言並非最重要,家人永遠優先。好比你有一個玻璃罐,要裝大石頭、鵝卵石、沙子,先放後兩者,大石頭便放不進去,但反過來做,就都能裝入,『小事可以繞著大事轉,大事不能屈就小事。』」

2. 關鍵事項先想好「備案」

海豹部隊作戰小組前指揮官賈寇.威林克(Jocko Willink)認為,當你有兩個東西,弄壞或弄丟,還有一個可用;當你只有一次機會,搞砸就完蛋了。所以,要找出「單點故障」(single point failure,一失效,就讓整個系統失靈的關鍵),並想出備案,以應對突發狀況。

3. 先有「爛點子」,好點子才會出現

不論創業家、經理人,美國暢銷書作家詹姆斯.阿切特(James Altucher)都推薦每天在筆記本上寫 10 個點子,但不一定要達到當中的目標,重要的是鍛鍊「靈感肌肉」。如果想不出 10 個點子,就亂想 20 個,即使很爛也行。畢竟,完美主義是靈感的天敵。

4. 給頭腦「一整夜」的任務

LinkedIn 共同創辦人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表示,多數深度思考都在潛意識中進行,所以他會給頭腦幾個「整夜」任務,例如睡前自問「哪些關鍵可能替企業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案」,也許你會得到天馬行空的想法。翌日清晨再花 1 小時整理結果。

團隊管理

1. 用「不回應」取代婉拒

智慧選擇(Brain Pickings)創辦人瑪莉亞.波普娃(Maria Popova)平日會在網站上分享藝術、科學、心理學等文章,討論各種知識,每月有數百萬讀者。工作時,如果對方沒做功課就提採訪,她會選擇不回應,而非耗費唇舌回信,「不要因為罪惡感而委屈自己」。

2. 刻意培養一組「反對者」

美國退役四星上將史丹利.麥克里斯托(Stanley McChrystal)發現,在提出新計畫時,人們會因希望方案行得通,常不自覺地愈看愈順眼,忽略它的缺點。而紅隊是指「反對者」,專責質疑計畫內容、不斷問問題,藉由這樣的模式,計畫的成果將更驚人。

3. 每擴大 3 倍、10 倍,就重新調整策略

Evernote 當前用戶數約有 1 億 5000 萬人,之所以能夠穩定成長,靠的是「3 與 10」原則的砥礪。據記事本軟體 Evernote 創辦人菲爾.利賓(Phil Libin)的經驗是,公司規模每擴大 3 倍、10 倍,不論薪資發放、預算制定、決策方式,所有事情都會受到挑戰,需要調整。

生活習慣

1. 每天花 3 分鐘「整理床鋪」

美國前海軍上將威廉.麥克雷文(William Mcraven)認為,如果早上把床整理好,就是完成一天的第一個工作,你將得到一種自豪感,這有助於你做下一個、再下個任務。而且,不論你的一天有多爛、多糟,你都能告訴自己,我還是能做好一件小事。

2. 晨間 2 招「提振」狀態

知名績效教練東尼.羅賓斯(Tony Robbins)認為,如果要過振奮的人生,每天要保持精神抖擻。他建議泡冷水,或是沖一分鐘的冷水澡,有助在晨間提振精神。

3. 嘗試「斷食」

生酮治療專家多明尼克.達格斯提諾(Dominic D’Agostino)曾在斷食 7 天後,舉重 227 公斤 10 次。因此,他建議人們可以考慮每年斷食 2~3 次,促進幹細胞再生,重新啟動免疫系統。

時間管理

1. 設定「死亡倒數鐘」

《Wired》雜誌共同創辦人凱文.凱利(Kevin Kelly)建議,告訴自己,你大概還有幾天可以活,接著做一個倒數鐘,每天能更專心過日子,像是「我只剩下 6000 天」,你會發現時間永遠不夠用。

2. 專注在「令人興奮」的事

多數人習慣說「好」,到頭來承擔太多瑣事,搞得暈頭轉向。獨立音樂網站 CD baby 創辦人德瑞克.席佛斯(Derek Sivers)的對策是:聽到一件事情時,確認它是否使你產生「哇,我好想要做」的感覺,如果沒有,就不要耗費時間。

壓力管理

1. 用「蠢目標」舒緩壓力

最年輕的極限運動金牌選手尚恩.懷特(Shaun White)在每一季都會設定兩個目標,一個正經、一個搞笑。比如,希望贏得奧運,以及嘗試穿一條繡有國旗圖案的短褲。當你同時做一件很認真及很蠢的事,後者能分散壓力,協助你保持更好狀態。

2. 用「魔術方塊」治療失眠

如果有失眠問題,《超級好!用遊戲打倒生命裡的壞東西》作者珍.麥戈妮格(Jane McGonigal)建議,不妨試試睡前玩魔術方塊或俄羅斯方塊,當你的視覺不斷重複同個畫面,會無暇處理心中煩擾,減輕壓力。

建立個人特色

1. 用「與眾不同」取代優秀

每個人都期待展現「比別人好」的一面,但「與眾不同」更有價值。《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卡爾.福斯曼(Cal Fussman)曾提到,有次他採訪前蘇聯領導人米哈伊爾.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只有兩分半時間,我的第一個問題不是核武、改革重建,而是「你爸給你的最大啟示是什麼」,最後我們談了兩個半小時。

2. 把「毛病」變成你的專利

錄音時,知名播客(Podast)主持人丹恩.卡林(Dan Carlin)總是被稱為「紅區王」(講話太大聲而爆音,音量指針停在紅區),但他卻會說,「我就是要這麼大聲,這是優點而非缺點」。藉打破框架,找尋機會建立自己的特點,擁有個人特色才會成功。

正向思考

1. 打造一個「好棒棒罐」

脫口秀主持人麥克.柏比葛利亞(Mike Birbiglia)會在桌上放一個「好棒棒罐」,一天有任何好事發生,都確實記錄,丟到罐子內。他說,別認為這很蠢,通常 3 個月後你會忘記這些好事,這能確實激勵你。而且,如果不能欣賞自己的小勝利,也看不見更大的成就。

2. 對自己說「目標肯定句」

「呆伯特」漫畫作者史考特.亞當斯(Scott Adams)認為,不要把注意力擺在放大缺點上,集中在某項自己做得到的事,成效才會高。選個目標,每天寫 15 遍同樣的肯定句。有段期間,他因為出現痙攣性發聲障礙,但靠著重複「我講話毫無問題」而改善。

(本文取材自《人生勝利聖經》,三采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人生勝利聖經

商業 Business > ESG
feature picture
犀牛盾

換機潮來臨,舊手機殼何去何從?犀牛盾攜手全家便利商店輕鬆做回收、挺循環!

2025-08-22 經理人XRHINOSHIELD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每年換機潮帶動新一波消費熱潮,卻同時留下難以忽視的廢棄物:手機殼。通常由複合材料製成的保護殼,絕大多數無法進入回收體系,最終不是被當成一般垃圾丟棄、被掩埋或燒毀、就是閒置在家中抽屜。

為了破解日益嚴峻的「隱形垃圾」問題,行動配件品牌犀牛盾除了自2017年起以「單一材料」設計製造全線手機殼產品,更以「單1材料、0廢棄、100%循環再生」落實製造、回收、再生的永續價值鏈與企業責任;自四月起與全家便利商店合作,於全台4,300間店舖推出「犀牛盾循環回收站」,透過綿密的便利商店網絡,消費者只需一分鐘即可完成交寄,讓回收不再有麻煩的藉口。

犀牛盾倡議循環經濟,攜手全家實現有感的回收行動

全球智慧型手機年銷量超過10億支,若以平均3.5年的更換週期計算,光是手機殼就可能帶來數千萬組的廢棄量。台灣市場同樣不容忽視,每年約600萬台手機的銷售量,背後意味著至少150萬組舊殼的汰換問題。由於多數產品採複合材質,回收處理成本高,最終多淪為廢棄垃圾的命運。

對此,犀牛盾勇於迎戰,透過攜手全家便利商店建立逆物流機制,自主自建封閉循環系統、打造讓消費者更有感的便利永續路徑,消費者參與率因此快速有效提升。據統計,雙方合作上線以來,回收量已是去年同期的兩倍以上。為了進一步擴大響應,犀牛盾特別在今年8月20日至9月16日規劃兩波段活動,除提供官網回收購物金,更加碼限量4,000份全家 Fami!ce 霜淇淋,讓回收不僅便利,也能帶來即時回饋。

犀牛盾自9月3日起於全家擴大行動配件回收品項,新增犀牛盾Apple Watch保護殼、AirPods
犀牛盾自9月3日起於全家擴大行動配件回收品項,新增犀牛盾Apple Watch保護殼、AirPods保護殼、AirTag保護殼、iPad保護殼等,讓更多配件一起進入循環再生行列。
犀牛盾

從材料創新到永續解方,成就不簡單的手機殼

當當回收被嵌入日常消費場景,並搭配有感誘因,循環經濟才能從口號落地,轉化為全民參與的生活實踐。不過,通路只是推動循環的助力,材料才是解方的根本。

生產手機殼不困難,但做出「好手機殼」卻不簡單。犀牛盾認為手機殼不只保護行動裝置,更該完整保護消費者和環境。有鑑於市面上大多數手機殼因使用複合材質而難以提高回收再生率,犀牛盾作為一個常保實驗精神的品牌,重新思考「如何用一種材料、卻能滿足多重機能性需求?」

對此,犀牛盾材料工程團隊決定從源頭開始改變,選擇了一條更困難的路。品牌自2017年起全線手機殼產品採用「模組化與單一材料設計」,突破材料限制,確保回收後的再利用效率最大化;並重新定義產業標準:超越軍規防護抗衝擊、食品級容器無毒材質、多重耐用性測試、可反覆循環再生,在兼顧機能性的同時,亦兼具易回收、易再造的永續性。

此外,手機殼作為日常長時間接觸的配件,犀牛盾也關注產品設計對人體健康的影響,以嚴謹高規自我要求,符合「食品級容器無毒標準」規範,從選材、製造到檢驗層層把關,並定期送交SGS測試,確保常見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BPA、BPS與PBF等對人體有害的合成化學物或環境荷爾蒙「未檢出」。截至目前,犀牛盾持續保持未檢出,積極以行動守護消費者健康安全。

犀牛盾全線手機殼經SGS檢驗合格,確保常用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和BPA、BPS 與PBF等對人
犀牛盾全線手機殼經SGS檢驗合格,確保常用於日常塑膠製品中的PFAS和BPA、BPS 與PBF等對人體有害合成化學物或環境荷爾蒙持續「未檢出」,用行動守護消費者健康。
犀牛盾

回收再生品項再擴大,雙重好禮限時開跑

一支手機殼,不僅防摔耐用、守護手機,犀牛盾積極做到守護使用者與地球的健康。作為消費者,只要在為手機換新衣時可以聰明消費同時守護環境、後續也能輕鬆無痛地回收舊手機殼,就能響應這份理念。

為號召廣大「犀粉」參與回收,「全家」全台店舖的回收品項涵蓋犀牛盾全系列手機殼,並自9月3日起擴大至Apple Watch、AirPods、AirTag與iPad保護殼。

除了回收免運,更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第一波為2025年8月20日至9月2日,第二波為2025年9月3日至9月16日。凡於指定活動期間內,至全家便利商店全台門市使用FamiPort機台,點選「犀牛盾循環回收站」服務完成寄件,即符合獲獎資格。好禮包括RHINOSHIELD犀牛盾官網回收獎勵購物金100元(常態性提供,不限組數),以及全家Fami!ce霜淇淋(不限口味),每波段各限量2,000組,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響應便利永續的日常行動,不妨從換機開始,讓回收舊殼投胎重新成為生活新習慣!

犀牛盾再度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自8月20日至9月16日,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行動裝置
犀牛盾再度攜手全家便利商店推出限時雙重好禮,活動自8月20日至9月16日,鼓勵消費者汰舊換新行動裝置配件,輕鬆參與永續循環行動。
犀牛盾

[本文由 經理人 與 RHINOSHIELD 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