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Antonio Guillem via shutterstock

「請你幫忙沒問題吧!」職場上有毒的人際關係,該怎麼避免?

2019-03-11 整理‧撰文 周頌宜

「一點小事請你幫忙,應該沒問題吧!」聽到這句話,你是不是也不好意思拒絕同事的請託,或是擔心拒絕了,會被討厭,甚至被冠上不合群的標籤。如果對上述的情景不陌生,你可能是落入人際剝削(interpersonal exploitation) 的關係中,無意中成為被剝削的人。

臨床心理師洪培芸指出,一般來說,剝削別人的人,具有明顯的自我中心意識,透過剝削,使他人不得不服從自己的需要;被剝削的人,則伴隨自卑、低自我效能感,過於恐懼而不相信自己。

《人際剝削》提出覺察與應對自己內心狀況的兩種方式:

1. 被剝削者

了解自己的情緒和底限。包含情緒覺察、辨識及理解。當你被人剝削,像是侮辱、貶低,覺察到自己產生不舒服的情緒,進一步分辨是生氣、委屈,還是綜合的感受。最後釐清自己當下的狀態,究竟是什麼原因,例如對象、時間或環境,導致這些情緒的產生。

當你意識到剝削的關係頻繁出現,就要設定自己的底限,並明白告知對方 ;過程中如又出現不好意思的情緒,提醒自己這種感受來自內心的自卑,再不具體表態,問題非但無法解決,還會讓自己痛苦不堪。

2. 剝削者

以「引導」取代指使。 會成為剝削者的人,通常是因為無法面對自己內心的議題,像是低自尊、自我中心等情緒,為了填補內在的空虛,轉而去壓榨他人,獲得暫時的滿足感與控制欲。

在職場上常見的例子是「下指導棋」。 比如看到同事在寫提案,你可能覺得自己有責任或義務,必須給予他人回饋和指點,協助他人變得更好。所以儘管對方沒有請求,甚至婉拒你的協助,你也湊過去說「企畫這樣寫一定不會通過,我來教教你。」

如果你是剝削他人的人,不妨捫心自問,不給對方意見,會產生什麼立即損害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尊重他人的想法,不要急著給「不請自來」的建議,反而使人備感壓力。若是真的想要出主意,嘗試以引導的方式,分享各種選擇,而不是逼迫對方一定要走某條路,刻意彰顯自己有多厲害。

(本文取材自《人際剝削》,寶瓶文化出版)

繼續閱讀 人際溝通
相關文章

人際剝削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