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每次新年目標都沒實現?改變自己很難,除非你懂得去除「阻力」

2020-02-10 整理‧撰文 張良姿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一年初始時,總是會讓人燃起希望,想要擺脫不好的過去、重新來過。在這樣的熱情下設定了種種目標:要存錢、要控制飲食、要天天運動、要更有效率的工作……這些新願望彷彿去年也出現過。

為什麼願望會周而復始地出現,但年年都難以實現?原因是,既有的生活方式已經形成慣性,這些慣性是改變最大的阻力。反過來說,想改變自己,培養出新習慣是最佳路徑

原子習慣》作者詹姆斯.克利爾(James Clear)指出,習慣就是重複次數多到足以自動化的行為。在改變習慣前,得先思考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因為只有與身分認同相符的行為才能持久。以戒菸為例,A、B 兩位戒菸者,有人遞菸時,A 說:「不用了,謝謝。我正在戒菸。」(認為自己還是吸菸者,只是想改變行為。)B 說:「不用了,謝謝。我不抽菸。」(不把自己當吸菸者,吸菸已成過去,與現在無關。)

上述的例子點出一個大多數人的盲點,很多人在著手改善時都沒考慮「改變身分認同」,總是想著「我想要變瘦(結果),只要執行這套運動或飲食方法,我就會變瘦(過程)。」卻從未思索驅使行動的信念。想變瘦就先把自己視為瘦子,吃東西的時候,自然會吃得清淡、適量。

去除改變的阻力,建立習慣迴路 4 步驟

克利爾從自己親身體驗的改變過程,歸納出形成習慣的 4 步驟:

1. 提示

促使大腦開啟一個行為的訊息,像是看到吉他,就拿起來彈。

去除改變的阻力,建立習慣迴路-01.jpg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2. 渴望

習慣的動力,沒有渴望就沒有行動的理由。

去除改變的阻力,建立習慣迴路-02.jpg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3. 回應

當我們執行了一個習慣,會產生的想法或行為,回應該習慣帶來的好壞感受。比方說,你想要灌籃,但跳起來碰不到籃框,所以練習灌籃時充滿挫折。習慣只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可行,也就是說,如果某個行為讓你做起來費力,你就很容易放棄。

去除改變的阻力,建立習慣迴路-03.jpg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4. 獎賞或懲罰

獎賞是每個習慣的終極目標。獎勵的回饋機制可以滿足欲望、帶來愉悅,幫助大腦區分哪些行為在未來值得反覆做。相對的,藉由懲罰,有助戒掉壞習慣。

去除改變的阻力,建立習慣迴路-04.jpg
經理人月刊 第 182 期

這 4 個步驟形成的循環稱為習慣迴路:

提示引起渴望,渴望激發回應,回應提供獎賞,獎賞滿足渴望,最後又與提示連結。

舉例來說,你的手機響了,有新訊息(提示)。你想要知道訊息的內容(渴望),於是你拿起手機讀訊息(回應)滿足渴望(獎賞)。如果每次拿起手機都能滿足渴望,拿手機這個動作就跟手機鈴響連結在一起了。

4 個問題,找出最適合自己建立的習慣

在開發、探索不同選項時,可以自問 4 個問題:

1.什麼事情對別人來說很辛苦,對我來說卻是樂趣?
2.什麼事情讓我忘記時間流逝?
3.什麼事情讓我比一般人得到更多報償?
4.做什麼事情感覺自己活著?

每個人建立習慣的方式都不一樣,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當改變不再是壓力,也就不容易半途而廢了。

資料來源:《原子習慣》,方智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原子習慣

feature picture
BMW

駕馭變局的智慧:BMW iX與beBit TECH的創新思維

2025-10-07 經理人 X BMW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當前電動化及智能化浪潮發展下,汽車早已超越傳統交通工具範疇,成為承載生活方式與未來科技的展示舞台。全新BMW iX以純電旗艦代表姿態,不僅重新定義純電豪華休旅新標準,更展現BMW於創新與永續面向發展決心。對於長期深耕 AI 科技的 beBit TECH執行長陳鼎文 Jason 而言,全新BMW iX所代表的創新精神,正與企業面對數位轉型與市場挑戰時的抉擇高度呼應。

創新,絕對是百年企業持續領先的關鍵

「持續創新」是一種關鍵精神。陳鼎文指出,BMW 作為百年品牌,從航空引擎起家到如今的純電旗艦,能跨越時代存續下來並不容易。根據他過往顧問經驗,全球500大企業中,能超過百年歷史的不到一成,而背後的共同點正是「持續創新」。

BMW
從過去的管理顧問到當前的 beBit TECH執行長身份,陳鼎文分享對於企業成長的關鍵觀察:「創新」。創新絕對是提升企業韌性的重點。
BMW

對於BMW而言,如何演繹「持續創新」?並非僅於既有優勢的燃油車款上進行漸進式升級,而是選擇重新定義品牌價值,將最為人稱道的駕駛樂趣以電動車形式重新詮釋,且賦予更多移動體驗與價值。從早期改變座艙人機操作介面的iDrive系統開始,到如今BMW iX的創新思維,無論是融合設計美學與智慧科技的Shy Tech,還是座艙內大尺寸的BMW懸浮式曲面螢幕,提供全新用車感受之際,仍能傳遞品牌不變的特色基因,雙腎型水箱護罩與駕駛導向的中控觸控螢幕就是最佳體現。

BMW
陳鼎文認為,BMW一再透過科技迭代,保留核心價值並推進體驗邊界,同時於所處的豪華汽車領域中維持競爭力,更維持領先地位。
BMW

陳鼎文認為,這與企業經營高度相似:「當前企業處於易變性Volatility」、「不確定性Uncertainty」、「複雜性Complexity」、「模糊性Ambiguity」簡稱VUCA的商業環境,不僅需要擬定策略藍圖同步感知外在變化,結合創新與彈性的敏捷模式,才能維持競爭力,就像我們常說的『韌性』,正是企業與品牌能長存的關鍵。」

勇於突破,才能找到下一條成長曲線。

在談到創新時,陳鼎文也特別強調企業發展中的「S型成長曲線」。第一個高峰往往不難達成,真正的挑戰在於當曲線趨緩時,如何找到第二波成長。

全新BMW iX純電旗艦休旅更展現出品牌的突破能力,不隨波逐流,進而成為重新開創市場的標竿。陳鼎文認為,這樣的精神與企業經營如出一轍:「跟隨市場主流的成功率很低,關鍵是找到自己的路徑。創新往往需要提早準備,才能支撐下一波成長。」

智慧賦能,從車到企業的全新體驗

BMW iX 最大的突破之一,是讓「智能」毫無距離的進入座艙,並賦予車輛與駕駛全新的互動方式。陳鼎文回憶,以前駕駛BMW燃油車時,座艙以實體按鍵為主角;如今,大尺寸觸控螢幕與智慧助理搭配個人化實體按鍵創造全新使用者體驗,並透過直覺式的設計大幅降低使用門檻且無需學習曲線,展現出BMW高度的智慧賦能實力,藉此改變駕駛體驗。

BMW
面對首次體驗操作的懸浮式曲面螢幕與BMW Operating System 8.5多媒體與通訊系統,陳鼎文立刻快速上手,清晰感受到BMW智慧賦能的實力與前瞻視野。
BMW

他進一步點出,AI對企業而言同樣是顛覆性的力量。消費者將能透過AI代理人(AI Agent)完成採購、決策,企業也必須以相同思維來設計服務流程。

於beBit TECH中,他也以AI技術協助企業實現更精準的顧客洞察,透過個人化推薦展現「科技的溫度」。這種以人為本的創新思維,亦是他眼中BMW能不斷突破框架、領先市場的關鍵所在。

全新的BMW變種,iX全身流竄著依舊純正的駕馭基因

當被問及最深刻的體驗時,陳鼎文直言:BMW iX打破了他對SUV的既有印象。「過去排斥休旅車的晃動與高重心感受,在iX上幾乎不存在!」他更表示,iX不僅保留著BMW過往為人稱道的駕駛感受與樂趣,更增加許多有趣的應用。」從智能介面到安全輔助,BMW不僅保留了駕馭樂趣,更在此基礎上加上全新的用車體驗。

BMW
身為BMW燃油車款的車主,在iX體驗到了過往品牌為人肯定的駕馭樂趣,更就此顛覆了對於休旅車操控不佳的既定印象。
BMW

BMW iX的進化,同樣也讓兼具電動車車主身份的陳鼎文感到驚艷。透過碳化矽逆變器的導入與全面升級的電動馬達與電池模組, BMW iX xDrive45 M Sport不僅具備408匹最大馬力與700牛頓米峰值扭力,僅需5.1秒就可完成0至100km/h加速過程,續航表現更大幅提升至602公里,將日常實用性與駕馭樂趣完美平衡。從iX身上,陳鼎文更期待未來BMW於電動領域的持續進化。

陳鼎文給予iX的定義精準且耐人尋味 —「這是一輛嶄新的BMW,讓人有全新體驗之餘,卻仍能清晰感受到最純正的BMW基因。」

創新,讓未來成為可能

無論是BMW iX的純電豪華,還是 beBit TECH的AI賦能,核心精神皆在於「創新」與「韌性」。

在當前VUCA的商業環境與快速變遷的科技時代,唯有不斷突破、找到新的成長曲線,企業與品牌才能在挑戰中持續領先。BMW iX 的出現,正是對這種精神的最佳詮釋。

了解更多全新BMW iX純電旗艦休旅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BMW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