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時間管理
feature picture
Jeff Sheldon on Unsplash

乾淨 vs. 雜亂的辦公桌,你是哪一種?3招把辦公室變整齊,從環境提升工作動力

2020-10-14 近藤麻理惠、史考特.索南辛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雜亂或乾淨的桌子哪個比較好,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清楚自己在什麼環境下工作覺得開心,還有你開心的標準是什麼,而整理就是找出答案最好的方法。

我有很多客戶使用這個方法來整理家裡,完成之後家裡變得空曠而簡單,他們才發現自己想要更多裝飾,於是就開始增添喜歡的擺設。人往往都是在整理過後,才會發現自己對什麼樣的環境心動。

你是哪一種人?是整理過後更能輕鬆發揮創造力?還是愈亂愈有創意?無論你是哪一種,整理過程都能幫助你發掘,哪種工作空間最能讓你怦然心動、創意泉湧。──近藤麻理惠

1.累積雜物的惡性循環

研究顯示,雜亂之所以會降低我們對工作的喜歡程度,有兩大原因:

第一,大腦超載。 周圍堆積愈多東西,大腦的負荷就愈大,當要辨認、體驗及享受對我們來說最重要(帶來樂趣)的事,就愈加吃力。

第二,當我們被物品、資訊和工作淹沒時,就會失去掌控感和選擇的能力。 因為不再能採取主動或選擇,我們漸漸忘了工作是實現夢想和抱負的途徑,也喪失了對工作的熱愛。更糟的是,人一旦失去掌控感,就會開始累積更多不想要的東西,同時在罪惡感和整理的壓力之中痛苦掙扎。結果呢?無限期逃避整理,雜物愈堆愈多,變成惡性循環。

2.辦公桌收納三項基本原則

只留下心動的物品之後,就可以開始收納了。

收納有三項基本原則:

原則一:決定每樣物品的定位,並按照類別收納

辛辛苦苦整理完後,之所以又打回原形,就是因為沒有決定每樣物品的定位。東西用完之後不知道要放哪裡,空間就會變亂,所以才有必要決定每樣物品的收納處。如果養成東西用完立刻歸位的習慣,要維持整潔就容易多了。

重點是,同類東西不要分散在不同的收納處。把同一類物品收納在同一個地方,你就能一眼看出自己有多少東西。這麼做還有其他額外的好處。因為知道自己有哪些東西,就不會累積多餘的或購買不需要的東西。

一般辦公桌最上層的抽屜通常是放名片和文具用品,第二層抽屜放電子用品類、個人護理類和點心零食類物品,第三層放文件和紙張。這是標準辦公桌的收納規畫,但會依據你的辦公桌樣式或工作類型而有不同。依照所需加以調整,打造一個工作起來很舒服的空間。

原則二:善用盒子,直立收納

辦公桌可用的收納空間相當有限,所以你一定會想盡可能擴大效能,而盒子就是很好用的工具。你可以用不同大小的盒子來當抽屜的隔板,把同一類物品收納在大小和形狀適中的盒子裡,例如小盒子就裝隨身碟這類小東西,中型盒子就用來裝保養品這類個人護理用品。小東西尤其適合放在盒子裡直立收納,比直接放在沒有隔板的抽屜裡更好。盒子可以防止東西散開、跟其他東西混在一起,而且一打開抽屜就能一眼看到東西在哪裡。

只要能放進抽屜的盒子都可以利用。可以特別去買適合的盒子,或使用家裡就有整理工作空間的空盒子。我常用名片盒和手機包裝盒,放在抽屜裡尺寸剛好,非常好用。這裡的訣竅就是,所有物品都盡量直立收納。這樣不只看起來整齊,也能減少浪費的空間。只要高度允許,所有東西都應該直立收納。我連橡皮擦和便利貼都直立收納呢!

原則三:桌面基本上不放任何東西

桌面是工作平面,不是收納櫃,所以基本原則是不放任何東西。在抽屜或架子上為每樣物品或每個類別指定一個收納處,盡可能只在桌面上放你現在需要的東西,或是正在進行的專案。開始收納時,把「乾淨桌面」的意象印在腦海中。這麼做的人完成收納之後,通常桌面上只會剩下筆電和裝飾品,或是小盆栽。

即使是每天都要用的物品,也要決定它們的定位,例如筆或便條紙。我的學員常常驚訝地發現,把不用的東西收到視線之外其實一點都不麻煩。一旦體驗過乾淨整齊的桌子如何幫助他們集中精神工作,很快就愛上了這種感覺。

這當然不是說桌面一定要全部淨空。如果你覺得書寫工具全部放在桌上的筆筒裡,比排在抽屜裡更方便,那就應該這樣收納。重點在於方法。我們應該假設自己的桌面上什麼都沒有,然後精心挑選放在桌面上的東西,讓它帶給你心動的感覺,或幫助你工作更順暢。

總而言之,同一類物品收納在一起、善用盒子、桌面上什麼都不要放。規畫收納空間時,牢記這三項原則。決定每樣物品的定位,確實掌握自己擁有的物品,再小的東西都不放過。

(本文取材自《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方智出版)

繼續閱讀 工作效率
相關文章

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連啓佑提供

你的 SEO 策略還有效嗎?告別零點擊焦慮,3步驟導入 AIO 搶占 AI 搜尋能見度

2025-09-19 經理人用戶成長中心 羅秀如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Google 在 5 月宣布,AI Overviews 已經在超過 200 個國家與地區、40 多種語言推出。AI 搜尋,已經全面進入主流使用場景。

AI Overviews 直接在搜尋頁頂端提供彙整式回答,對用戶方便,但對企業網站而言卻是挑戰:即便你的內容排在搜尋結果第一名,用戶也未必會點擊,因為答案已經「被看過」了。

雖然企業能透過廣告補足流量,但廣告成本不斷攀升,且無法完全彌補自然流量的缺口。面對這股流量消失的浪潮,中小企業有限的行銷資源該投向何方?與其焦慮,不如立刻行動。

專家解方:3 步驟,讓品牌在 AI 搜尋中被看見

為此,《經理人》與將能數位行銷創辦人連啓佑合作,將多年顧問經驗與國際觀察,濃縮成一門立即可用的《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線上課。這套方法的精髓,就是從防守轉為進攻,透過 3 個核心步驟,讓你的品牌直接出現在 AI 的答案裡:

1. 建立結構化內容 (Structured Data): 讓 AI 能優先抓取並引用你的資訊。

2. 累積品牌信任度: 透過專家引述、媒體報導與穩定的內容品質,讓品牌成為 AI 眼中的可信來源。

3. 導入數據分析工具: 即時追蹤內容成效,快速調整策略,持續優化能見度。

延伸閱讀:AI 搜尋帶來 SEO 新規則!3 策略,讓品牌成為 AI 信任的資料來源

這場挑戰的關鍵,是從追求「關鍵字排名」進化到「能見度排名」的思維轉換,而這正是《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的設計初衷。

從策略到實戰,立即升級你的 AI 行銷力

涂貴婷製圖

這門課程不只拆解趨勢,更提供實戰步驟,幫助你在有限資源下高效落地:

  • 顧問級工具: 提供 11 組獨家 AI 指令,解決內容發想與優化難題。
  • 實戰框架: 設計符合 AI 檢索需求的內容結構,手把手帶你產出高能見度文章。
  • 案例實作: 透過練習,確保你能將所學應用在你的品牌上。對於希望快速補強數位行銷戰力的團隊與個人來說,這是一個兼具策略性與操作性的實戰資源。

AI 正在重寫搜尋規則,改變使用者的資訊取得習慣。對台灣品牌來說,關鍵在於能否快速調整心態,將目標從單純的網站排名,轉向成為 AI 回答中值得信任的來源。

與其害怕流量下滑,不如及早投入新一代的 SEO 與 AIO (AI Optimization) 策略,將挑戰轉化為新的成長動能。

資料來源:《破解零點擊 AI SEO 實戰課》blog.google

繼續閱讀 數位轉型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