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ixabay

不必時刻算計別人,但要懂得看穿心計!成熟大人的標誌:心有城府,卻依然天真

2020-10-27 作者 郝慧川

這篇我想說說成人該有的特質,又或者說是技能,但常被社會認為是不好及負面的形容詞:狡猾。

長大之後,我常常覺得許多人對於善良、天真的評價太高了。連續劇裡的主角憑著善良天性處事,一路過關斬將,最後 Happy Ending 的情節,在現實世界裡太少見了。不過我覺得拍戲的人也發現這套邏輯實在太理想,太虛無縹緲,所以終於把力氣投放到「宮鬥劇」,結果大受歡迎,背後的原因就是:這才是現實。

延伸閱讀:「努力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事。」這 32 句職場真心話,長大的人才懂

不管是甄嬛、如懿還是《延禧攻略》裡的魏瓔珞,都告訴我們這個社會上容不下小白兔。如果只想當善良小白,除非你有很好的運氣,否則注定辛苦。而宮廷就是社會的縮影,表面上文明優雅,但裡面隱藏了多少心機和算計。

現實世界永遠不會像劇裡那樣兇惡,因為你不用靠生兒子上位、不用爭奪名分,而且現實裡你也買不到砒霜或鶴頂紅(如果誰知道哪間中藥行有賣,麻煩跟我說一聲)。但,人與人之間的權力攻防、明槍暗箭絕不會少,如果要日子好過一點,一定的狡猾絕對要有。

我覺得:一個人是否已經長大或社會化,有沒有「城府」是很重要的標誌。

一味的單純、直率,相形之下很幼稚廉價,而且可能給你帶來麻煩。我有個朋友被挖角進一家外商公司工作,她年輕、工作能力又好,很快就深受主管賞識,常和主管一起經手大小案子,還以新人之姿跟著主管參加各種管理階層的會議,根本就是部門裡的明日之星。她也在每個案子上力求表現,為了達到、甚至超越主管期待,常常加班。

直到有次企畫,主管把一份資料丟給我朋友,請她做最後修飾後發給上級,於是朋友照辦。但不久,她接到公司大老闆的電話。老闆在電話裡問:「妳覺得這份企畫怎樣?」她說:「這份企畫是比較保守些,應該有再進步的空間……」「好,那不必經過妳主管,交給妳全權修改,再做一份給我。」老闆說完就把電話掛了。

朋友拚命重做了一份企畫,老闆看了龍心大悅,不斷稱讚她品味好、能力傑出。看到這裡如果你有點「城府」,應該知道發生什麼事了。

朋友的主管態度開始變得很奇怪,兩人之間多了緊張感。主管常對她不耐煩,開始用各種理由把她從重要的決策會議支開。職場是個充滿利益的地方, 到了新公司展露自己的長才當然是好事,不過如果風頭太健,便會讓主管備受威脅,這便是宮鬥劇裡說的「功高震主」 。這樣的人往往還來不及走到權力核心,就先被踢走或害死了。

聰明如我朋友,很快就發現自己失策並立刻修正補救。之後的案子,大老闆雖然開始注意到朋友,會特意詢問她的意見或請她執行,但她卻故意示弱,「不好意思,老闆,這方面我比較沒經驗,可能還是需要問問XXX的建議。」「這次的企畫多虧有XXX的幫忙和指導,我才有辦法完成。」開始這麼做之後,果然主管和她之間的關係就變好了。

或許你說,「我就是能力好又怎麼了?」對啊,你能力好可以無視所有人,他們嫉不嫉妒都不關你的事。但是,如果讓位置比你高的人忌憚,一點好處也沒有。就像宮鬥劇中,朝廷上位高權重、派系強大,還擁有兵權的重臣,絕對是皇帝第一個想除掉的人。

有句話說,天空只有一個太陽,永遠不要遮住太陽的光,而是要烘托它。除非你的上司是一顆正在墜落的星,那就盡情踐踏吧。(開玩笑的!) 職場如此,家庭也是,譬如婆媳關係也是需要攻防、心計的場域。就我所知嫁了還能和婆婆相處融洽的女人,都非常聰明,「城府」也深。她們知道不能在婆婆面前罵兒子,要不留痕跡地讓婆婆知道兒子的心還是向著媽媽的。

家庭中的每件小事都是權力的競爭、拔河,有時要讓力、有時要裝傻,有時要借刀殺人。只懂硬碰硬或者乾脆避而不見,是最笨的處理方式。 成人的世界水深火熱,不管你想不想,勢必要玩火;玩火得懂火性,和人交手也要懂人性。

有城府和狡猾是成熟大人應該有的特質。道理雖類似,但生活依舊不是宮鬥戲,不必拿著這兩個特質去害人。成熟大人最重要的,應該是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在碰到險惡的狀況時全身而退,畢竟世界上多得是帶著微笑害人的壞蛋。狡猾是一種競爭力,也是保護自己的手段。稍微在時尚產業打滾過,也看過大企業的景象,我懂了人應該像個變色龍,認清人際關係的本質,該單純時單純,該懷有戒心時就關掉你的任性和天真。不害人也不要輕易被陷害,就像有句話說:「心有城府,依然天真。」

(本文出自《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方智出版。)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相關文章

懂得藏起厭惡,也能掏出真心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