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易想像的數字,也有無法想像的數字
「加入數字就能更具體」、「數據擁有強大的力量」,各位應該都聽過類似的說法吧。但是,使用數字時請務必謹慎,前面也曾經說明過,不是什麼數字都適合放進文案當中。
例如,購買電腦時,即使店員告訴你「CPU 的速度是 ○○GHz……」、「畫面解析度是 XXdpi……」,你也搞不清楚。
製造商和販賣者都會想要販賣商品的性能和機能,但是顧客想要知道的是「對自己有什麼好處」。
搞不清楚的數字說得再多,都無法打動顧客的心。所以,使用顧客能夠想像的數字吧!○ 天、○ 個小時、○ 人……等等。只有顧客真的聽進去了,數字才開始發揮它的意義。
如果能一起說明理由的話更棒
當要傳達的資訊是便宜價格、快速和顧客的滿意度時,只要有數字,就能一口氣提升信賴感。
與其說「現正暢銷中」,不如說「每三秒賣出一個」,來強調販賣速度有多快。此時,也請一併提供數據來源,假如數據來自「○○ 調查」,就一併放入吧!只要是客觀的數據,就能獲得顧客的信賴。
另外,以低價為賣點時,寫下商品為何便宜的理由,也是很好的做法。這麼做可以讓顧客不只是因為商品「便宜」,而是因為「又好又便宜」而想要購買。打烊前的特賣、賣相不好的蔬菜,都是品質良好但是卻更便宜的典型商品。
(本文摘自《好文案決定你的商品賣不賣》,商周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