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明樟

為你的財務做健檢!這 4 種狀況的人,還是先存錢、別投資了


個人的財務健檢一樣能透過損益表、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的角度來分析。如果沒有做其他事情,每一年存下的錢就是營業現金流(OCF),記得把退休基本的開銷算進去,就可以觀察以下項目的檢視。
個人財務健檢!9 大指標
比如,失業防禦指數、財務槓桿風險(危機時刻記得要去槓桿)、被 KO 機率,短期負債萬一人家討債,能不能活下來?以及享樂指數會不會過多?結餘能力,總要存些錢,沒有錢怎麼會有第一桶金呢?保費負擔會不會太大?如年收入 100 萬保費負擔最多只有 1/10,如果太高怎麼辦?不要砍保單,請你減額,原本投 100 萬、500 萬,減少成 50 萬、 30 萬、20 萬,把保費控制在年收入的 1/10。以及財富的自由享用年數,被動收入年增率跟退休生活的達成率,以上的財務健檢項目很快讓大家知道一下。
有這種概念之後,接下來就能發現自己有 4 種健檢的情況:
第一:花太凶
你賺的錢,在損益表裡面還沒有留下來變成淨利就花光了。所以這個時候,請你在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面向中減少不必要的開支。有些東西不需要這麼「高大上」,應該把它省下來。因為你現在的狀況就是「享樂指數」百分百,請你把享樂降低一點,這樣才有第一桶金。
第二:借太多
換句話說,財務槓桿的棒子太低了(代表負債太高),一定要看一下你財務槓桿的風險,關鍵時刻請注意:去槓桿,很重要。
第三:錢太少
手上根本沒有現金,請你先專注本業,強化自己的能力,讓本業賺更多錢。現在教你的實務操作部分先紙上作業就可以!
第四:人太老
可能算出來才發現,你已經是 60、65 歲,這時候投資理財是完全不一樣的思維。請你記住這個公式 —100 減去你的年紀;比如現在是 60歲—100減60,最多股票就是只投入 40% 比例就好。再來,你的現金持有比率就剛好等同於你的年紀,60 歲表示大部分都要留現金。因為當我們年長的時候,我們的損益表是虛線的,代表沒有收入了,所以持有現金、投資保本保利的ETF、創造穩定的現金流,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4種情況都不太適合投資,應該要穩健一點
為什麼呢?因為在我教書的 11 年過程中,幫助很多人達成財富自由的夢想、也賺了很多錢,當然也有些同學聽到教學內容太快進場,受傷虧了錢。
所以要跟大家說,請你一定要做勝算大的事,因為投資理財的目的,就是要財富自由,財富自由才能善用自己的時間,完成夢想。
於是,做完個人財務健檢的幾個重點為—
第一:如果失業防禦指數只有不到 12 個月,請不要做任何投資,看一下開銷可以怎麼去調整、盡量省。
第二:如果財務槓桿大於 80%,這一波的財富重分配也與你沒關係,因為你的狀態近似於只要稍微有風吹草動,銀行抽銀根你可能就破產,請不要參加這次的投資機會。
第三:被 KO 的機率大於 60%,比方短期負債人家請你還,你馬上還不了。當車貸、房貸、信貸等短期債務太多時,你也不應該做投資,應該去改善財務結構。
(本文出自《關鍵時刻下的13堂投資心法與實作課》,商周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