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呂佳蓉

溝通好累!說破了嘴,老闆和客戶還是不挺?4 面向分析,才能打中他們的心

2021-12-17 整理‧撰文 周頌宜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工作上,你是不是也有類似的困擾?「那個同事老是聽不懂我說的話」「為什麼主管不懂我要表達什麼」「只要跟他說話一定吵起來」……。

《讀心溝通術》指出,人們時常誤以為自己能理解的事,對方也會理解。事實是,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背景、人生經歷,認知有落差才是溝通的常態。因此,我們得學會依照說話對象的思考特質,運用相應的溝通技巧,達成目的。

延伸閱讀:「所以重點是?」說話高手都在用的3個訣竅,一開口就抓住要點

根據內布拉斯加大學(University of Nebraska)腦科學與心理分析教授蓋爾.布朗寧(Geil Browning)研究,人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 4 種:

1. 分析型:講求道理、喜歡用理論解決問題、對事物心存懷疑。

面對這類人,一開始就要挑明目的和時間;接著提供數據、客觀證據佐證論點,並強調「以最少成本達到最大效果」,可信度愈高,對方接受的程度也會大幅提升。不過要注意,一味強調優點會引發他們的懷疑,坦白說明利與弊,才能獲得分析型人的青睞。

2. 結構型:遵守規則、對新想法抱持謹慎態度、依經驗判斷。

提出實際案例或過往成績,像是「上一季做的 A 方案很成功,轉單率高達 80%」;並說明詳細的步驟和流程規畫,他們感到安心,就會增加對你的信賴感。如果沒有實績參考,先以小範圍測試,取得成果後再溝通。

3. 社交型:富有同情心、看重人際關係、熱愛向他人學習。

社交型人在意「別人怎麼想」,特別是親近或信賴的人,「這是XXX推薦的」「OOO曾提過……」等說法,效果更顯著。說服時,把重點放在人們怎麼想;多使用人與人聯繫相關的詞彙,包括一起、大家等,容易引起共鳴。

4. 概念型:創造力佳、喜好嘗試各種創新事物、偏好直覺思考。

只要是新鮮事物,就會打開概念型人的好奇開關;善用「新的」「沒有其他人做過」等描述,提起他們的挑戰念頭。藉由參加活動講座等體驗,傳達出做某件事的效益,他們就會自動採取下一步行動。

(本文取材自《讀心溝通術》,格致文化出版。)

相關文章

讀心溝通術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