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職涯發展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錯信 2 個工作觀,差點讓職涯走上絕路!努力付出前,一定要知道的事

2022-12-22 莉茲.懷斯曼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入選世界五十大管理思想家(Thinkers50)之一的莉茲.懷斯曼(Liz Wiseman)從 520 名經理人和 25 位影響力成員的訪談,歸納出從 A 晉升 A + 的工作心態和習慣,並稱之為「影響力成員」。能在職場上脫穎而出的人,和一般人有何不同?懷斯曼認為,前者不會被「假餌」吊住、影響發揮,以下內容出自《影響力習慣》

一般貢獻者比較像職位擁有者,他們扮演執行職務的角色,通常表現良好,但保持在自己的車道上,傾向於以較狹隘的觀點看自己的角色,排除與其他人有關的事物,所以他們只對影響自己世界的部分採取行動。Adobe 的一位經理人談到某個一般貢獻者:「他是多產的執行者,不過是一個狹隘的思考者。」

經理人經常形容他們的一般貢獻者很勤勉,他們會做分派給他們的工作,就像學生按照課程綱要學習,做完指定的功課。他們帶著職責感工作:他們有一份工作,這份工作有個目標,而他們的職責就是實現這個目標。這個邏輯似乎沒有問題,甚至很崇高。但問題就在其中,就是我們的第一個假餌:職責所在。

延伸閱讀:把「分內之事」顧好就是負責?主管欣賞的人才,做法與你不同

太執著「職務規範」

當處在這種模式時,我們的意圖是盡自己的職責;我們按照規則玩遊戲,並勤勉地工作。但我們可能是按照老舊的階層式規則來玩,員工根據崗位執行命令,或被指派到組織表中的某個職位。在這種模式下的貢獻者可能帶著使命與榮譽感,工作做得不錯,但他們的失敗之處是假設他們的職位──他們所擁有的工作──是自己的價值所在。

當我們過度執著於職務規範時,我們會把複雜的問題視為干擾。計畫外的專案和超出範圍的工作是生產力的威脅,所以應該避開。但對資深領導人來說,這些「彎路」實際上就是職務。在不斷變遷的賽局中保持競爭力需要靈活和適應。當一般貢獻者認為他們的職責就是做份內工作時,他們的領導人認為他們忽視問題,對機會反應遲鈍。

懷著一般貢獻者心態工作的專業工作者很可能錯失真正的議程,並偏離軌道──或者更糟糕,只顧自己的工作而完全脫離雷達範圍。一位美國太空總署經理人談到某位工程師:「他做他的工作並完成職責,但他需要做更多事才能完成任務。我真的只能交代他做例行的專案。」目標公司一位副總裁談到他最聰明的分析師之一:「他做的都是他熟悉的事。他提取資料並製作報告,但不會創意思考或處理對公司重要的問題。那就像他對著錯誤的標靶射擊。」

當處理複雜的問題時,職責所在的心理不是唯一的誤區。還有另一個假餌:對近年一條職場新規的誤解。

過度相信「追求熱情」

追隨你的熱情是另一個容易跌入的陷阱。我們都常聽到一則箴言:「做你愛做的事,你這輩子將永遠不必工作。」或賈伯斯(Steve Jobs)著名的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講詞:「做偉大的事唯一的方法,就是愛你所做的事。」不只如此,許多職場新人也被灌輸這類建議。追隨個人的熱情是很吸引人的畢業典禮演講內容,當然也是選擇職涯、選擇公司或創立自己事業的好策略。

然而一旦你進入一個組織,如果不加節制,追隨你的熱情造成的破壞可能多於好處。如果你的同事有不同於你的熱情或不在乎你的熱情呢?儘管你用心做事,仍可能無法引起共鳴。想想領導人的觀點。雖然大多數領導人喜歡幫助員工追求熱情,但看到有人只挑選有趣的工作和投入自己熱中的專案、而非組織的優先要務,他們可能感到灰心、甚至痛苦。

追求個人的興趣事實上可能讓貢獻者付出巨大代價。想想安德魯(Andrew)的例子:他畢業於一所頂尖大學,為了追求他對企業領導和學習的興趣,而在一家領導培育公司找到第一份工作。大學主修哲學的他喜歡深思,並大量閱讀他能找到的有關這家公司課程的內容。他可以侃侃而談學習的成果和每一門課程的設計,但當要做銷售拜訪時,那真的不是他的強項。

延伸閱讀:謝絕乖乖牌人才!員工「個性野」又怎樣?只怕老闆心臟不夠強

他的經理人和他討論,重新說明他的職責所在,並警告他:讓教室坐滿人,否則要解僱他。雖然學習是他的熱情,他必須對銷售也有熱情,或至少熱中到足夠保住工作。他希望讓職涯的第一步有個好的開始,所以他拿出一疊貼紙,在十幾張上寫了「D. G. F.」,貼在他的小工作間各處。安德魯沒有告訴同事那是什麼意思,但自己知道「D. G. F.」代表「別被開除!」(Don’t Get Fired!)。

他開始每天打一百通銷售電話,並變成團隊最優秀的銷售員。他學會喜愛他需要做的事,而非只做他愛做的事──所以很幸運地,他沒有被開除。事實上,他耀眼的銷售績效為他贏得升遷,擔任一個更符合他興趣的職務,帶領他邁向在企業領導發展領域更豐碩的職涯。但安德魯真正幸運的是,在他職涯早期有一位經理人幫助他看到,他追隨的熱情正帶領他走向絕路。

(本文出自《影響力習慣:5種心態×15個習慣,從邊緣人變成最有價值的關鍵人物》,時報出版)

繼續閱讀 職涯規畫
相關文章

影響力習慣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