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井晶也

業務學,保證拿下訂單的流程

提高成交機會的最強話術!4 個殺手級問題,獲得成交關鍵資訊


有一間 A 公司花下好大血本,好不容易研發成功的門禁管理系統卻乏人問津,此時,該如何有效接觸到客戶呢?首先,讓我們想像電訪的情景。
「喂,您好。我是 A 公司的業務專員王曉明,敝公司是一家開發門禁管理系統的專業廠商。除了研發進出人員的管控系統以外,還承辦食安調查的委託業務或解決方案。最近,我們彙整出一份『食品製造業安全對策與國家補助條款』的報告,免費提供給客戶參考(供給)。不知道貴公司有沒有興趣?」
「好的。那我就用電子郵件寄給您。方便請教您的貴姓大名、電郵地址,部門與職稱嗎(調查)?」
老實說,就這麼掛上電話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可惜了一點。因為誰能保證電郵寄出以後,有沒有回音呢?好不容易找到了聯絡窗口,就應該保握機會,能多問幾句就多問幾句。
「事實上,我們還特別根據客戶的特性,加入一些有效的市場資訊。不知道方不方便占用您一分鐘,了解一下貴公司的實際需求?」
先給對方甜頭,讓他想要禮尚往來
猜猜客戶的反應如何?其實只要是願意提供電郵地址的客戶,很少冷冰冰的拒人於千里之外。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達成率幾乎七、八成。這就是所謂吃人嘴軟的道理。 業務員既然遞出市場情報的橄欖枝(供給),客戶多多少少也得禮尚往來一番,這就是所謂的「互惠原則」(norm of reciprocity) 。
一旦客戶願意接受訪談,便不能錯失大好機會,請參考以下的範例,技巧性地打聽出生意成交的可能性。
1.「目前異物混入與食安問題吵得沸沸揚揚,不知道貴公司怎麼看?」
2.「貴公司特別注重哪一塊呢?」
3.「在食安議題上,貴公司目前有些什麼的想法與對策嗎?」
4.「貴公司目前的對策足夠嗎?有沒有需要加強的部分?」
5.「關於食安方面,貴公司隨時掌握第一手資訊嗎?」
6.(回答是者)→「可否借用幾分鐘,向您介紹敝公司的市調報告或提案?」
7.(回答否者)→「那什麼時機點或狀況下,貴公司才有此方面的需求?」
要把握機會,可以參照以上的範例事先模擬。在客戶掛上電話以前盡可能探聽出有利於業務推廣的情報。
以上列舉的 7 點都是關鍵性問題。其中,又以 第 4~7 點稱得上是生意成交與否的殺手級問題 ,因為從這些資訊之蛛絲馬跡,能掌握到客戶的採購與理由。總而言之,就是行銷線索的捷徑。
雖說電訪是以拜訪客戶為目的,但也不妨將行銷線索的線索量視為重要的中期指標。因為,只要掌握行銷線索,便能針對每個客戶適時調整或修正,擬訂合適的行銷策略。
除了探聽客戶資訊以外,還能藉此發現商談契機。如此一來,便能主動出擊,不錯失任何機會。只要雙方溝通順利,也可能立即見效,尤其是對於那些刀槍不入的客戶而言,絕對是約訪的切入點。
(本文出自《業務學,保證拿下訂單的流程》,大是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