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願景太抽象,誰聽得懂!主管循 3 點把話說清楚,員工明白了、才做得到


在過去,《紐約時報》曾遭遇印刷品廣告收入下滑,數位廣告與訂閱卻又成長緩慢的艱鉅挑戰,但在 2020 年,其訂閱戶從 2012 年的 60 萬人,突破到 500 萬以上。當時領導團隊訂下了一項簡單卻又遠大的目標:5 年內,將數位收入和數位讀者人數提升一倍,並預計在 2020 年達到 8 億美元以上的純數位收入。以結果來看,《紐時》不僅達成目標,甚至比預想的更好。
這項目標清楚描述目標和方法,看似簡單,但《領導者的試煉》作者之一的亞當.布萊安特(Adam Bryant)訪談的 600 位領導者中,有些人觀察到,許多資深主管難以清楚描述自己的願景。作者認為,一個簡單明瞭的計畫,讓員工都能牢牢記在心中,無疑是成功領導者及高階主管的第一項試煉。如何簡化複雜事物,建立簡單而有效的目標呢?書中提出幾個建議:
1. 聚焦在成果而非產量
耐吉(Nike)執行長約翰.多納霍(John Donahoe)認為,設立目標的重點在於有沒有達成想要的成果,以及能不能找出達標需要備齊的條件,而不是完成許多工作,卻與目標不一致。計畫也應傳達出宏大的企圖心,至少要讓團隊抱持「我們真的做得到嗎?」的疑問,否則就可能簡單地應付過去。
2. 制定讓所有人遵循的準則
作者指出,有些人會過於沈浸在自己的專業中,專注於研究計畫細節,可能導致見樹不見林,例如太在意活動預算明細,忽略要拿下市場最重要的關鍵舉措。索尼(Sony)互動娛樂全球工作室前董事長尚恩.雷登(Shawn Layden)為團隊計畫制定 3 項準則:最先、最好與必要。制定一個讓所有人可遵循的準則,並不需要多縝密、多專業的計畫,重點在於,你能不能將計畫的本質提煉成一頁計畫表?
3. 測試計畫是否夠簡單
制定出簡單計畫後,就可以進行壓力測試:哪些事情很清楚,或不夠言簡意賅?員工是否了解他們跟計畫之間的關聯,以及工作對計畫的重要性?沒有「過度溝通」這件事;為了克服組織內常見的注意力短缺,必須要時刻重複這些訊息,確保他們理解公司要完成的目標與方法。
(本文取材自《領導者的試煉》,時報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