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艾薩克森

馬斯克傳:唯一不設限、全公開傳記

捐款一億成立的非營利組織,變市值 300 億的營收公司⋯⋯奧特曼、馬斯克翻桌的背後祕辛


過去十年來,馬斯克一直擔心未來有一天人工智慧會失控,例如擁有心智,進而威脅人類的生存。但是 Google 共同創辦人佩吉卻絲毫不在意他的擔憂,反而說他是「物種歧視者」,偏袒人類勝過其他智慧形式。兩人的友誼也因此破裂。
馬斯克一直想阻止佩吉和 Google 收購 DeepMind,這是人工智慧先驅哈薩比斯所創辦的公司。但終究還是沒能阻止。馬斯克因而在 2015 年和奧特曼共同成立非營利實驗室 OpenAI。
可是人類比機器更難處理,最後馬斯克和奧特曼分道揚鑣,退出 OpenAI 董事會,並將實驗室裡知名工程師卡帕斯,挖角到特斯拉,帶領自動輔助駕駛團隊。奧特曼後來在 OpenAI 成立了營利事業單位,並從微軟取得 130 億美元的資金,還成功說服了卡帕斯回鍋。
ChatGPT 的潛力,震驚比爾蓋茲、讓馬斯克擔心「覺醒心智病毒」
OpenAI 開發的其中一項產品,正是名為 ChatGPT 的機器人程式。他們利用大量網路資料,訓練機器人程式回答用戶提出的問題。2022 年 6 月,奧特曼和他的團隊向蓋茲展示 ChatGPT 的初期版本,蓋茲當場表示,除非 ChatGPT 能夠通過大學生物學先修課程考試之類的測試,否則他一概沒興趣。「我心想,他們大概過兩、三年後才會再來找我,」蓋茲說,沒想到三個月後,他們又來了。
奧特曼、微軟執行長納德拉和其他人一起到蓋茲家吃晚飯,向他展示了一個新版本稱為 ChatGPT−4。蓋茲不斷提出各種生物學問題轟炸它。「這真的太神奇了,」蓋茲驚嘆道。然後,他問 ChatGPT,如果有個父親的孩子生病了,它會對他說什麼?「它給了我一個體貼的絕佳答案,可能比這房間裡任何一個人能給出的答案都更好。」
2023 年 3 月,OpenAI 向大眾推出 ChatGPT−4。接著 Google 推出 Bard 機器人程式, 與 ChatGPT 抗衡。至此形成了兩大陣營的競爭,一邊是 OpenAI 與微軟,另一邊是 DeepMind 與 Google。雙方都推出能夠與人類自然對話的產品,可一再執行以文字為主的智能任務。
馬斯克擔心這些聊天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系統,有可能被灌輸特定的政治思想,甚至可能感染他所謂的「覺醒心智病毒」,尤其是它們被微軟和 Google 所掌控。他也擔憂,可自我學習的人工智慧系統有可能對人類產生敵意。更立即的影響是,他擔心有人訓練聊天機器人洗版推特,讓推特充滿大量不實的資訊、偏見的報導及金融詐欺等內容。當然,真實的人類早已在做這些事。但一旦有人布署數千個機器人程式當作武器發動攻擊,所引發的問題可能遠比以往嚴重百倍、千倍。
捐款 1 億成立的非營利組織,竟變 300 億美元的營收公司⋯⋯奧特曼、馬斯克翻桌的背後故事
他心裡激起了想要拯救世界的衝動。他認為,OpenAI 和 Google 之間的競爭,應該要有第三位戰士加入。這位戰士關注的是人工智慧安全、維護人類生存。他覺得憤慨的是,自己出資成立了 OpenAI,卻因與另一人鬧翻而退出。人工智慧風暴正在形成,它將是史上規模最大的風暴。沒有任何人比馬斯克更受風暴吸引了。
2023 年 2 月,他邀請,或者更精確的說是「命令」奧特曼,帶著 OpenAI 的創業相關文件,到推特總部與他見面。馬斯克質問他怎麼可以將其他人捐款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改為可賺進數百萬收入的營利事業,這在法律上站得住腳嗎?奧特曼試圖證明這是合法的,並堅稱自己不是股東,也沒有從中獲利。他願意提供馬斯克新公司股份,但馬斯克拒絕了。
相反的,馬斯克開始針對奧特曼和 OpenAI 發動一連串攻擊。他說:「OpenAI 成立之初,是一家開源的非營利公司(所以我才把公司取名為「Open」AI),目的是為了制衡 Google,但現在它卻變成被微軟實質掌控、追求最大獲利的『閉源公司』。我不明白,自己捐款 1 億美元成立的非營利組織,怎麼會變成市值 300 億美元的營利公司?」他宣稱,「人工智慧是人類創造的最強大工具」,接著痛惜地說,但它「現在正被一家無情的獨占公司所掌控」。
奧特曼覺得很難過。他的個性敏感,不喜歡衝突,和馬斯克很不一樣。他並沒有利用 OpenAI 賺錢,不過,他的確覺得馬斯克的批評是出於真心的擔憂。他對記者舒維瑟說:「他是個混蛋,我不欣賞他的做事風格。但我認為,他是真的在意。對於人類未來的前景,他確實感到非常擔憂。」
馬斯克發展 AI 的底氣從哪裡來?推特、特斯拉,都是豐富的數據來源
推動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要素是資料。新的聊天機器人透過大量資料進行訓練,例如數十億的網頁和文件。Google 和微軟可以利用自家的搜尋引擎、雲端服務和電子郵件服務,取得龐大資料訓練這些系統。
馬斯克擁有哪些資產?其中一項資產是推特貼文。過去多年來,推特累積了上兆則推文,每天還可再新增 5 億則。這些推文反映了人類的群體思維,是全世界最即時的資料集,內容包括人類對話、新聞、興趣、趨勢、爭論、專業術語等資訊。
以前推特的規定相當寬鬆,允許其他公司使用它的資料串流。但 2023 年 1 月時,馬斯克在他的推特會議室召開一連串深夜會議,希望找到收費方法。「這是變現的機會,」他對工程師說。另一方面,也可限制 Google 和微軟利用推特資料,改進他們的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
馬斯克還擁有另一個資料寶庫:特斯拉每天從電動車攝影機蒐集、處理的 1,600 億個影片畫面。這些資料與訓練聊天機器人的文字文件不同,是人類應付真實世界情境的影片資料,不僅能用來訓練文字生成的聊天機器人,還有助於打造實體機器人的人工智慧。
通用人工智慧的終極目標,是打造能像人類一樣的機器,在工廠、辦公室、火星地表等實體世界運作,而不只是藉由不具形體的聊天,贏得人類的驚嘆。推特加上特斯拉提供的資料集與資料處理能力,將可同時教導機器在實體世界裡運作,並運用自然語言回答問題。
(本文出自《馬斯克傳:唯一不設限、全公開傳記》,天下雜誌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