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 Leadership > 團隊管理
feature picture
Priscilla Du Preez via Unsplash

上次會議敲定的事,突然被否決?這件事沒顧好,開再多會也達不成共識

黃昭瑛
2021-06-22
黃昭瑛
已完成
已取消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疫情期間,大多企業採取遠端辦公,在密集的內部、外部會議中,你是否有碰到,某些發言者的情緒在鏡頭與麥克風下,不知道在哪一段不對勁,就突然引爆了嗎?

「我覺得這樣不行耶!這個要很注意耶!」一個例行會議中,Emily 只是把上周早就討論過的內容,重新盤點過一次而已,但她的同事 Joe,卻突然打開麥克風發言,中斷 Emily 的報告。

同場的同事們,突然從神遊中聚精會神了起來,疑惑從來不關心該專案的事務的 Joe,怎麼會突然對例行報告有這麼大的反應,就在大家很困惑時,他又繼續發言了: 「這種報告應該要有具體的內容和細節啊,不然怎麼判斷?大家也才能有共識啊!我覺得應該是這樣才對的!舉例來說,你第 X 頁,講這個內容,沒有搭配 XX 和 XX,大家不能明白啊!」

繼續一頭霧水的 Emily,還沒從被打斷的詫異中回神,只好先回覆:「哦。」心裡對於Joe的反應很不能理解。

有些人引起「衝突」或許只是為了刷存在感

遠距上班太久,這樣的情況也就漸漸從傳說變成了日常,面對那些遠距會議中,反應激烈、凡事都有意見的反常反應者,我建議身邊同事或朋友的做法都是:認真聽、做筆記,謝謝對方的好意指教。

有時候可能對方其實沒有那麼生氣,只是因為長期遠距辦公,沒有覺得自己被重視、或事先被告知、徵詢意見,導致心裡不舒服,或單純只是為了發言而發言,強化自己發怒的信號,引起大家的注意等等,這些行為都很正常也很普遍,我會建議大家面對這種情況要採取平常心,不需要把那些情緒或口氣往心裡去,而我們只要針對內容做檢討就好。

想處理事情,得先照顧心情!3 招改善溝通卡關

再更進一步的,隨著遠距辦公越來越久,要避免這樣莫名奇妙、讓你意外的衝突發生,有幾件事情,你可以提早準備,避免自己被這些想刷存在感的人情緒化地對待。

1. 一對一的溝通不可少

以往常常需要發起一個會,大家一起討論的事情,改為遠距會議之後,你會發現效果不太好,有溝通、有傳達但卻沒有結論,因為一個冗長的大堆頭會議,大家並不一定能全神專注,更有可能有開視窗但沒有在聽,導致已經開過的會議,大家事後還是意見很多、想法不一致。

所以即便需要多花點功夫,一對一的溝通也不可少,可以採取小組或一對一等人數少的溝通方式,傾聽所有人意見,這對於凝聚共識會很有幫助。也會減少文章開頭的 Joe 那種會議中突然情緒起來的建議。

2. 準備提問單與會後問卷

在 Emily 的例子裡,如果事前可以把報告就先寄出,並附上提問單,大家就可以事先看過,並且在提問表單上提出疑問,而 Emily 也可以在報告後,逐一說明大家的提問內容,這對會議的流暢度與效果會有很大的幫助,與會者也會感受到被尊重,並且疑問有被解答。

而事後問卷的效果也很好,與會者若會議中沒有及時提出問題,或對於召開會議者有任何意見,都可以更具體、完整地表達給專案負責人知道。

3. 主動讓大家刷存在感

會議前,召開會議者如果可以給大家一個機會,刷刷存在感,其實不僅對會議的進行會有很正面的效果,也能夠增加與會者的參與度。

舉例來說,前幾天有一個對外的會議,與會者大概有十人,除了主動先請對方幫我們介紹他們團隊每一位夥伴外,也揮手或出聲和新朋友問好,再來可以把自己的同事,逐一介紹給對方認識,鼓勵每位同事開鏡頭、揮揮手,有時候我也會加一些幽默的介紹文橋段等等,這些都是有助於提高大家的存在感,並且讓會議進行得更順暢的小秘訣哦!

如果你在接下來的遠距工作裡,發現 Emily 的故事在你身邊發生,不妨再來回顧這一篇文章,把 3 個小技巧再看一遍,實做看看,或許一切會不一樣。

繼續閱讀 會議
相關文章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