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終身學習
feature picture
製圖/陳婉玲

沙朗、菲力、和牛的英文怎麼說?牛排單字全解析,給愛吃的你

2019-01-04 整理‧撰文 陳婉玲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到牛排館用餐,一看到菜單上琳琅滿目的英文,就滿頭霧水、不知如何點餐?牛排想吃生一點或熟一點,要怎麼表示?沙朗、菲力、安格斯、和牛……英文是什麼?而它們到底差在哪?

愛吃牛排的你,也深受其擾嗎?不用怕!小編今天要帶你從美國牛肉分級、部位來認識牛排的種類,順便學學它們的英文怎麼說~

品種

根據牛隻食用的飼料不同,一般分為草飼(grass-fed)與榖飼(grain-fed),而台灣市面上常見的牛肉大致可分為這些品種:

  • 安格斯牛 Angus
  • 日本和牛 Wagyu
  • 台灣黃牛 Taiwan yellow cattle
  • 台灣水牛 Taiwan water buffalo
  • 荷蘭牛;乳牛 Holstein

分級

美國農業部(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U.S.D.A)根據屠宰牛的年齡與其肉質的口感、成熟度、油花分布、骨肉比例……等各項評鑑標準,將牛肉分成 8 個等級:

極佳級 Prime

年輕且營養充足的肉牛,擁有豐富的大理石花紋,其肉質與油花分布最佳,但數量相當有限,在一般超市很難買到,只能在高級餐廳吃到。通常極佳級的牛肉會以香煎、烘烤或炙燒的方式料理。

特選級 Choice

特選級牛肉油花較 Prime 少、瘦肉比例較高。一般牛排都以 Prime 或 Choice 這兩個等級的牛肉製成。

上選級 Select

由於上選級牛肉油花分布更少,且瘦肉比例高,吃起來較無多汁、柔嫩的口感,香氣也略遜一籌。烹煮時需要經過特別處理使肉質軟化,搭配口味較重的調味料或醬汁。通常用來做成牛肉絲、帶骨肉,或較低價的牛排。

標準級 Standard / 商用級 Commercial

把高級部位切完,剩下的大塊牛肉就是這兩個等級。油花極少,且肉質硬,通常作為「未分級」的牛肉,於一般超市或各大零售通路出售。

綜合級 Utility / 切割級 Cutter / 製罐級 Canner

這三個等級的牛肉,很少會以「生肉」賣出,大多會送到食品工廠切成碎塊,經過加工製成其他商品,像是香腸、罐頭、肉乾、漢堡排……等加工食品。一般常說的「重組肉」,通常就是由這些碎塊的肉壓成的大塊牛肉。

牛肉部位

除了上述的 8 個等級,牛肉的部位也深深影響著牛肉的口感!即使是 Prime 等級的牛肉,若部位錯了,吃起來也未必一樣好吃~

1. 肩胛部 chuck

肩胛部的肌肉是牛隻最常運動的部位之一,因此這裡的肌肉發達、多筋、脂肪分布均勻,可切出這兩種牛排:

  • 板腱牛排 blade steak
  • 翼板牛排;平鐵牛排 flat iron steak / top blade steak / top chuck steak

2. 肋脊部 rib

這個部位運動量少,因此肉質嫩、脂肪也較豐富,無論是用烤的、煎的或炸的都相當適合!肋脊部取出的牛肋條油花多又帶筋,也常拿來煮紅燒牛腩與紅燒牛肉麵。

  • 肋排 prime rib:是第 6 ~ 8 節肋骨間的肉,肉質結實、油花漂亮
  • 老饕牛排;上蓋肉牛排 rib-eye cap / top cap steak:肋眼的上蓋肉
  • 肋眼牛排 rib-eye steak / spencer steak / rib steak
  • 牛小排 short rib

3. 前腰脊部 short loin

前腰脊部可切下一塊帶「T 字骨」的牛排,其丁骨一邊為口感紮實、具嚼勁與油花的「紐約客」,另一邊則是精瘦、鮮嫩的「菲力」。根據兩側肉的比例不同,這塊帶骨牛排也有不同的名字 ── 菲力的部分多、紐約客少,稱作「紅屋牛排」;反之,則稱作「丁骨牛排」。

  • 紐約客牛排 strip steak / New York steak / boneless sirloin / club steak / strip loin
  • 菲力牛排 filet mignon / tenderloin steak
  • 紅屋牛排 porterhouse steak
  • 丁骨牛排 T-bone steak

4. 後腰脊部 sirloin

後腰脊部靠近後腿與臀部,肉質較適中,油脂也較少但分布均勻,在美國稱這個部位為「後腰脊肉」,即一般常聽到的「沙朗牛排」;然而在台灣,這部位的牛肉較少見,雖然中文同為「沙朗」,但所取用的部位大多為「肋眼」。

  • 沙朗牛排;臀肉 sirloin steak

5. 臀部、後腿部 round

這個部位包括「腱子(shank,即小腿)」屬常運動的部分,筋多又幾乎沒有油脂,且肉質粗、偏硬,能切出「後腿牛排」,但通常拿來燉煮、滷製或製成牛肉乾。一般常聽到的「三叉」、「和尚頭」、「鯉魚管」、「牛腱心」也都取自於此。

  • 後腿牛排 round steak

6. 胸腹部 short plate

胸腹部的肉質纖維較粗、脂肪多,通常切除油脂後才拿來販售,也可以切成薄片作為燒烤或火鍋肉品使用。胸腹部包括前胸肉(brisket)與腹脅肉(flank),大家所熟知的「雪花牛」、「牛五花」通常也是取自於此。

烹煮熟度

  • 全生 raw
  • 半分熟 blue-rare / extra-rare:表面微煎、微炙,仍帶血色
  • 一分熟 rare
  • 三分熟 medium-rare
  • 五分熟 medium
  • 七分熟 medium-well
  • 全熟 well-done

調味料

到牛排館用餐,少不了這些配角!小編挑了 4 個最常見的調味料,你知道它們的英文怎麼說嗎?

  • 牛排醬 steak sauce
  • 黑胡椒醬 black pepper sauce
  • 蘑菇醬 wild mushroom sauce
  • 鹽 salt

資料來源 / 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美國牛肉零售切割指南

繼續閱讀 職場英文
相關文章
管理 Management > 財務管理
feature picture
經理人

挺你所想,中國信託銀行 ATM 推出創新無障礙服務與AI防詐應用!

2025-09-30 經理人 X 中國信託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中國信託銀行透過 ATM 落實普惠金融,根據不同族群的需求設計操作介面,也結合政府部門與AI機制提高防詐成效,以「挺你所想」為精神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在金管會最新公佈的「2024年我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台灣有多項指標都超越國際平均,特別是 ATM 普及率,每 10 萬名成年人平均擁有 165 台 ATM,是全球平均值的 3.14 倍。這背後不只是政府政策驅動,更有金融業者的努力,而以「全客群服務、以人為本」為根基的中國信託為例,不僅廣泛佈建 ATM、針對不同族群設計友善操作介面,更結合創造科技打造防詐警示機制,成為台灣普惠金融成績亮眼的重要推力。

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表示:「ATM 是我們推動普惠金融的重要節點,從回應多元需求出發,為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貼近日常的服務,讓客戶感受到中信是可以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中國信託以科技與使用者為中心,搭起金融服務的橋樑,充分體現「挺你所想」的精神,讓每一位使用者都能無障礙地享有金融資源。

中國信託長期致力於金融服務普及化,透過廣泛佈建ATM網絡來延伸服務據點,目前裝機量達7,700台,為全台之冠。佈點策略不僅覆蓋都會核心區域,更深入阿里山、鵝鑾鼻、馬祖等偏鄉觀光景點,讓民眾無論身處何地都能享有便利金融服務。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81 拷貝 切.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李蓓雯部長(左三)推動ATM介面與功能優化,並分享與不同客群訪談的實務經驗;數位經營部陳瑞怡科長(左四)則以行銷視角,強化ATM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共同提升客戶體驗,打造「挺你所想的數位金融」。
經理人

針對外籍人士,開發多國語言與語音服務

在追求服務普及化的同時,中國信託亦重視服務的包容性,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友善操作介面,致力讓每一個人都能享有更好的金融服務使用體驗。

舉例來說,ATM原本僅提供中英文介面,但中國信託深知語言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關鍵門檻,因此根據觀光局來台旅客統計資料,鎖定最常來台的外籍遊客國籍,以及外籍移工主要來源國,逐步擴充 ATM 多國語言和語音服務。

目前,中國信託 ATM 已提供 12 國語言介面及 7 國語音導引,不僅真正做到語言無障礙的金融服務,更大幅提升使用體驗。以泰籍移工為例,以前在操作 ATM 時,只能依賴原生國網友分享的教學影片,才知道下一步該按哪一個選項,如今可以直接選擇母語介面或使用語音導引,輕鬆完成各項金融交易,充分印證了 ATM 多語言服務的價值。

針對中高齡族群,確保介面簡潔易懂

此外,因應超高齡社會的到來,中國信託在2-3年前便展開部署,主動邀請中高齡族群進行使用者訪談,深入了解他們在操作 ATM 時的痛點與需求,並設計出專屬的「大字模式」。該模式不僅放大字體、加強色彩對比,重點凸顯存款、提款、轉帳與查詢等常用服務,更進一步調整交易流程設計,讓每個頁面僅呈現 1-2 個選項,同時移除與金融交易無關的訊息,確保操作介面簡單明瞭,使用者能夠一目瞭然。

這項貼心設計自推出後獲得熱烈回響,每月超過 10 萬人次使用,目前累積使用人次達 20-30 萬人,為中國信託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的最佳見證。

針對身視聽障族群,用科技與設計打造無障礙金融服務

要挺客戶,就要傾聽不同客戶的聲音,除了外國人、外籍移工及中高齡長者,中國信託亦相當重視身視聽障人士的需求。針對坐輪椅的身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鍵盤對應螢幕選項」的功能,使用者透過鍵盤輸入各功能選項所對應的數字或代碼,就可完成金融交易,解決身障人士觸碰不到螢幕的困擾。

隨著與身障人士持續的訪談,中國信託發現重度殘障者因無法側身的緣故,在操作鍵盤時相當辛苦,為此,中國信託於2025年改裝部分 ATM 並增設第二螢幕,讓輪椅族不必側身就能操作第二螢幕及完成交易。

至於視障族群,中國信託則導入「語音操作模式」,使用者只要戴上耳機,便可依循語音引導完成交易,讓視障人士可以像一般人一樣,不僅能自主完成金融交易,還能保有個人隱私。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信託在初期僅提供視障語音提款、轉帳與查詢服務,但經使用者訪談發現,視障人士對 ATM 存款功能的需求極大,遂領先業界推出視障語音存款服務,更因此獲金管會肯定,鼓勵其他金融機構參考中國信託模式導入相關服務。

而聽障族群,中國信託設計了「文字客服串接功能」。當聽障者在 ATM 操作過程中遇到問題,螢幕會自動跳出 QR Code,只要掃描即可直接進入文字客服介面,與客服人員溝通,快速解決問題。

圖一.jpg
中國信託數位平台部林家正科長(左一)分享ATM防詐的心路歷程,揭示幕後努力與實務挑戰。
經理人

針對防詐應用,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第一道防線

在 ATM 服務上,中國信託不僅重視使用體驗,更積極思考如何發揮防詐打詐效果,從宣導提醒、即時通報到AI智能防護的3階段進化,將 ATM 打造成防詐前線,在關鍵時刻守護民眾資產。

近年來,AI 技術日益成熟,中國信託於 2025 年全面升級 ATM 防詐機制,導入 AI 智能辨識技術。當系統偵測到使用者五官遭遮蔽(如配戴口罩或安全帽),將即時跳出警示頁面,提醒用戶移除遮蔽物,以順利進行下一步交易。此舉不僅強化 ATM 的安全防護力,更展現中國信託在防詐領域的創新作為與企業責任。

從 ATM 操作介面到防詐應用,中國信託近來更將普惠金融理念延伸至行銷面,推出「ATM 交易即時抽」活動,無論是中信或他行客戶,只要在中國信託ATM進行台幣跨行提款/轉帳/存款及外幣跨行提款/存款等交易,就能參加抽獎並立即得知結果,讓金融服務體驗充滿驚喜與溫度。

中國信託X經理人_Tammy107.jpg
「從客戶需求出發,ATM是落實普惠金融的橋樑,更是體現『挺你所想』精神的具體行動。」——中國信託數位平台經營處副總經理李雅婷(左六)。中國信託團隊透過深入訪談,掌握多元需求,持續優化友善金融服務的每一個細節,致力提供有溫度的數位金融體驗。
經理人

活動自推出後便大受歡迎,兩個多月以來累計參與人次超過200 萬人,更有幸運客戶在社交平台發文分享中獎喜悅,該則貼文獲得數萬顆愛心,甚至吸引媒體爭相報導,成功引發熱烈話題。透過這樣兼具趣味性與互動性的設計,中國信託不僅提升了客戶體驗,也更體現了讓每位客戶在每個接觸點上都能更貼近生活的願景,陪伴客戶,成為與你一起生活的銀行。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