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台積電是全台排碳量第三大企業,直逼台北市一年的排放量,但台積電卻承諾2050達到淨零碳排,ESG委員會主席何麗梅:「原本也不敢承諾...」
Bloomberg預測,到了2025年,全球ESG投資規模將突破53兆美元。為了吸引資金,企業需要參加評等、評分、評級,展現自己在ESG方面的努力。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要求2023年起實收資本額達20億元的上市櫃公司,都要編制和申報永續報告書。撰寫永續報告書有哪些準則?
ESG、元宇宙等近來成為熱門話題。這些議題對企業來說,可能都是必須分配有限資源以換取未來的關鍵投資。究竟這些議題是曇花一現、或企業重啟新局的契機?
全球電動車廠從瘋搶電池,到各國搶建電池供應鏈與製造廠,卻也捲起另一場風暴;搶完電池,搶關鍵金屬礦,鋰、鎳、鈷,這些金屬愈來愈稀缺,價格也不斷飆漲。
標普道瓊指數(S&P Dow Jones Indices )更新年度榜單,為何特斯拉從 ESG 指標剔除,而埃克森美孚留在榜上?
企業的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占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達6~8成。因此供應鏈碳排數據的蒐集與揭露,對於企業做好碳排管理至關重要。
要把二氧化碳排放量歸零,除了改良製程、使用綠電,碳捕集技術被視為邁向淨零的最後一哩路,透過捕集煙道口排出的二氧化碳,製成有價的化學品。
知名戶外品牌 Patagonia 為何能在百大品牌聲譽調查中獲得第一?這凸顯了即使不是品牌既有消費者,也同樣認同該品牌主張,更讓品牌精神融入生活體驗。
沒有前人經驗、SOP,永續長要怎麼當?從門外漢到入選亞洲頂尖永續超級女性,友達光電永續長古秀華的工作告白
因應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國發會公布台灣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再生能源電力占比逾60%,面對再生能源不穩定問題,如何達到穩定供電呢?
永續管理人才成為未來炙手可熱的行業,具體的工作內容是什麼?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想成為永續管理師,你要有哪些本事?
是什麼讓餐具擺脫即用即棄的命運?你或許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對待食物包裝:吃掉它、消化它。餐具還能吃?看看這些「殺死」包裝的環保黑科技:
許多研究與專家已預警,「氣候變遷」是繼疫情之後的下一頭灰犀牛。此份報告也給予董事會 3 項建議,督促企業針對氣候變遷採取具體的行動。
B型企業認證於2007年設立,致力於使「人們的商業活動發揮對社會及環境的正面影響力」。B型企業的核心價值是與環境、社會共好,和傳統企業以獲利為目標不同
許多科技巨頭都會發布針對氣候和環境的承諾,環保團體選了25個大型跨國企業,並檢視他們的減淡行動和成績,結果竟然慘兮兮?
2020年開始,ESG在ETF市場爆紅,成為股市熱門關鍵字。ESG指的是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早在1998年就有這個概念。
極端氣候衍生的威脅,已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行銷經理人的日常工作,從定價到品牌形象,也將直接受到市場對低碳的期待。
綠色供應鏈議題不再只是氣候政策,更牽涉到產業競爭力,替不少企業投下震撼彈,台灣知名企業台積電、日月光、鴻海都嚴陣以待。
近代觀點多認為企業應考量本身的資源能力,有策略的主動選擇、滿足對強化企業經營最有影響的關鍵利害關係人,以期對經營績效產生正向的影響。
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ESG, environment, social and governance)已逐漸成為各產業的重要經營指標,知名品牌如Uniqlo、H&M等,相繼提出永續經營的主張。我認為快轉時尚(fast forward)的前瞻創新,正是決定快時尚能否創造第二或第三成長曲線的關鍵。
想省電費,改用綠電(綠色能源)可能是解方之一。除了加裝太陽能板,現在有廠商推出綠電訂閱平台,橋接消費者、發電廠、台電三方,打造新的家用綠電商業模式。
亞洲產能最大的塑膠真空成型容器廠金元福包裝企業宣布加入RE100(全球再生能源倡議活動),對外公開承諾,公司將在2050年前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
當永續可用金錢衡量,企業需仔細計較碳排放量;當前「碳排放量」已成為可被衡量的「負債」,經理人的未來,不僅要扛業績,更要全面思考如何減少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