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的臺股熱門人氣王是?若再將投資人細分為下學生族、上班族及退休族 3 大組,各自的持股偏好有什麼?可以看出什麼不同投資風格?
許多人都選擇過超出自己能力的生活,讓自己無法將生活費壓在收入之下。透過「五問法」,深入覺察到自己購物的原因,就能剔除花錢的壞念頭。
理財時訂定預算恐會強化「匱乏心態」,匱乏心態帶來的憂鬱和焦慮,可能會影響長期財務目標的達成,7 個問題檢驗你是否有匱乏心態。
勤業眾信管理顧問協理蔡沛成說,假設組織沒有成本管理的概念,很容易淪為齊頭式砍成本,也可能傷筋動骨,砍到不該砍的。
股神巴菲特談投資訣竅:沒有人有能力評估每一個投資機會。但全知是不必要的:你只需要明白自己的行動。
黑天鵝效應指從未發生過,影響卻非常劇烈的事件,灰犀牛則是機率大、可預期的事件。黑天鵝一旦出現,所有人都會受影響,因此比的是誰受的傷害小、恢復得更快。
台灣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陳彥行開設通識課「個人理財規畫」,一堂只能容納 70 人的課,有什麼魅力讓1600名學生搶著修課?
標普 500 是什麼?美國三大股價指數「標準普爾 500 指數」是總市值前 500 名企業為準,所計算的股價指數。如何利用標普 500 指數穩健投資?
擁有正確且健全的理財觀念,才是能更早日達到「財富自由」的成果。理財專家就提醒,工作者在享受生活之餘,千萬別踩進6大理財地類中,否則很可能只會入不敷出。
如何從財報、法說會、新聞等公開資料,結果 3 個關鍵指標觀察,藉此挑出潛力股?陳飛龍教你透過 4 步驟,挑出獲利 50% 的成長股:
2023報稅懶人包,所得稅申報開跑,手機、網路報稅簡介;退稅時間查詢、軟體要用什麼,報稅 7 大新制全攻略:
有錢人為何有錢?調查顯示,多數有錢人都沒有繼承遺產、中樂透、或家裡本來就有錢,而是這 7 大思維模式和 3 大心理素質在幫助他們累積財富、默默變有錢!
股神巴菲特賣出台積電,卻狂買日本五大商社!本商社到底是什麼樣的企業型態?專門商社、綜合商社又有何不同?營業項目有哪些?5 大商社一次看:
當通膨成為新常態,投資人該如何應對?通膨避險,為什麼不該全都投入股市?美國權威商業雜誌《富比士》總編輯建議針對以下 5 點平衡你的投資組合、對抗通膨。
與多數人的迷思恰恰相反,千萬富翁不見得從事高薪工作,反而大多是一般人。而普通人想要累積財富時最大障礙之一就是誤以為成為千萬富翁就可以像貝佐斯一樣生活。
新手學理財的最高指導原則,不外乎「開源」與「節流」。自律、做好規劃、養成習慣,自然能累積財富。珍惜一切現有資源,做好最佳配置,就是正確的理財觀念。
大通膨時代來臨,小額投資人如何避免財富跟著縮水?世界權威財經雜誌《富比士》總編輯指出一般民眾也能掌握的 3 個市場波動觀測指標,讓你不受眾說紛紜影響。
大幅波動的股市,對多數投資散戶來說是巨大的心理壓力。投資失利不只是損失錢財,更影響心情。但是,心態不穩定,導致更急著炒股賺錢,正是你走不出虧損的主因。
2023 報稅季來了,你知道要怎麼節稅嗎?你可能已經有聽過一些口耳相傳的避稅方法,但會計師提醒以下 6 種常見的避稅方式,不但錯誤,還要小心法律風險!
巴菲特為何不看好比特幣?比特幣最近大漲超過 80%,但股神巴菲特絲毫不為所動,他把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比擬為賭博,認為這些人想要一夕致富,是在做傻事。
報稅季又來了!每年繳稅都繳得好心痛,你知道不是只有富豪才有辦法節稅嗎?會計師教你 5 招節稅秘訣,普通人申報所得稅時,也能透過合法的方式輕鬆節稅。
股市之神富豪巴菲特以節儉聞名,但省錢、理性消費,不是過苦日子。股神巴菲特有 4 個超乎常人的節儉思維,學起來,你也能養成有錢體質,生活過得簡單又滿足。
散戶想靠股票理財、致富,首先要有正確的投資觀念!開始投資之前,有哪些投資觀念是你必須懂的?存股數十年的作家吳淡如,分享投資理財的 2 個重點觀念:
股票套牢時該續抱還是認賠殺出?投資專家建議,以穩定理財為目標的散戶,即使再優質的股票,也一定要設立停損點,別死抱不賣!3 個原則教你精準判斷出場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