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獎金應該花在「經驗」!經驗不會被用膩,也不會被用舊,相比於物品,經驗的壽命更加長久。能夠切實地留存在我們心裡,只要活著,我們就能夠運用它們。
儲蓄險是一種儲蓄有關的保險合約,有些人會當定存來存款,但儲蓄險和定存比較,投報率有比較好嗎?有沒有哪些缺點?還沒期滿如果想解約,你應該注意哪些事?
股票型ETF元大台灣50(0050)將除息,第一階段配息每單位配發2.5元,訂於1月30日除息,最後買進日為股市封關日1月17日,春節後就可以領配息。
股票當沖教學!做多、放空(做空)有什麼技巧?操作當沖做多、做空時要留意什麼?一篇文章介紹當沖投資條件、資格、技巧和流程。
每個人應該存多少錢沒有正確解答,但在 39 歲之前,與其選擇儲蓄,不如趁著還年輕時將收入用於投資自己,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回報。
想得到金錢的眷顧,就要誠懇的看待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必須展現什麼樣的態度,才能與金錢建立良好的關係?你需要這三個條件:
查理.蒙格多次倡議耐心對於投資的重要性。《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總結蒙格幾個關鍵投資心法,一是戒除短利,別枯等股價低點;二是要有遠見,做長線投資。
A大自學理財的契機很實際,因為學徒薪水低,只夠吃飯,買不起房子,學的技術也無法考試取得證照,因此有中年失業的憂慮。到現在,已協助超過千人分析財務狀況。
每次聚餐,一定有人扮演付錢的角色吧。為什麼會有人總要搶著墊付,叫你之後再給現金就好?原來背後也有其盤算。
股市、買賣股票時常提到的「均線」是什麼?有什麼功能?5、20、60、120 日均線,又有哪些差別?如何幫助你判斷股價走勢?一次學會:
比特幣出現後,如今幣圈已經是全球最火熱的交易市場之一,愈來愈多人投入之餘,還有更多類型的加密貨幣相繼問世。以下帶你一起了解:到底什麼是加密貨幣?
在高通膨時代,如何讓薪水不再縮水?雖然市面上有許多大師背書的理財規劃書,但在多變的時代,部分理財觀念恐怕要因時制宜,否則恐怕會讓收入再次縮水。
養成致富的 9 種特質,才會愈活愈舒服!吳淡如的人生哲學:「真正的富人都是努力過的,而不是銜著金湯匙出生的。 」
ETF 定期定額、單筆購買到底哪個好,向來都是一大問題雖然 ETF 操作方便、能分散風險又穩定成長,但進場的過程中,仍有許多地方需留意,才能真正獲利。
升息再起,對我們影響有多大?已經買下自住房的人,有什麼該注意的地方?吳淡如給房貸族、租屋族 6 個提醒:
台股從 1 月衝破 18000 點的歷史新高,至 7 月一度跌破 14000 點,即使是買 ETF 也無法躲過股災,ETF 的下單時機到底該如何選?
聯準會 (Fed) 週三 (21 日) 結束 9 月利率決策會議,一如預期宣布調升 3 碼,如何影響就業市場、房價、股市?
年紀大了才開始存退休金,是不是已經來不及了?千萬別因為覺得自己起步太晚,就想靠投資趕進度!留意這 2 個迷思,不管幾歲開始,都能穩健規劃退休生活。
總體經濟是什麼?為何美國升息、日幣暴跌,都能影響台灣市場的消費,詳細的名詞解釋,帶你快速了解!
0050、0056 還能買嗎?台股大跌會不會影響到 ETF?由過去 6 次股災找答案 台股大跌, ETF 還值得投資嗎?0050、0056 誰跌得更深
比特幣、以太幣等加密貨幣發展蓬勃,還能拿來買咖啡、領薪水嗎?在數位貨幣成為法定支付工具以前,還有什麼需要克服的難題。
股市跌跌不休,把錢全投在股票勢必被套牢。想降低投資風險,股票與債券的比例該怎麼分配?教你用最簡單的方式做好資產配置,小資族必學!
保險該怎麼規劃?該買終身險還是定期險?保險不是買愈多愈好,而是要買你真正需要的保障,3 個原則告訴你保險該怎麼買最划算!
投資前,先思考這個問題,分析企業投資價值,透過股神思維輕鬆選擇投資標的!如果出現「哇!這家公司如果是我的,該有多好!」這樣的念頭,就是最好的選股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