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成功習慣
feature picture
Pexels

成功者是怎麼管理自己的?他訪問200多位傑出人士,歸納3大共通點

2017-03-17 編譯.整理 陳書榕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暢銷書《一週工作4小時》的作者提摩斯.費里斯(Timothy Ferriss)又推出新作《強者的祕密武器》(暫譯,Tools of Titans),是一本厚達704頁的「自我成長」類書籍,一出版就空降美國亞馬遜書榜冠軍,討論度也居高不下。

「我想知道成功者究竟有什麼樣的共通特質?」為了找出解答,費里斯耗時兩年,集結了在他自己的廣播節目裡200多次採訪明星、體育選手、軍人與企業家的心得。費里斯說,他不寄望這本書能成為自我管理界的聖經,「我只希望它真的有用」。他坦言,十本商業書裡有九本的作者都只會告訴你「做人要積極、有誠信」,實際上都只是沒有意義的陳腔濫調。

那麼,該如何讓自己不斷進步呢?以下是他提出的成功之道:

1.自我覺察

「自我管理要有用,重點在於覺察。」人要真正做出改變,關鍵不在於老生常談般的「通則」或「建議」,而是要找到一個引導自我的方式,激發願意嘗試新方法的動能,並且實際看到自我改變的成果。

2.為改變做實驗

要看得到自己的改變,具體做法就是將每個目標都設計成可以測量、複製的「實驗」,讓你確實看見自己的進步。

舉例來說,「早上運動有益健康」就是一個「非常模糊、無法追蹤的建議」,如果改成「每天早上7點起,慢跑30分鐘、重訓30分鐘。重訓包括推舉、深蹲等等⋯⋯」內容愈詳細愈好,而且一定要測量成果,追蹤自己的改變。

「成功人士懂得為改變做『實驗』,一旦發現成果不如預期,就可以自我修正。」 這種有效率、更聰明的學習,會讓自己愈來愈強。

3.與恐懼共處

費里斯小時候身體孱弱、老是受人欺負,為了保護自己,他開始學摔跤,讓自己變強。當時的老師教會他,「人很難擺脫恐懼,我們要學習的是在恐懼中,冷靜地採取行動。」

每次出拳都有風險,但是只要懂得冷靜分析,最後的勝率遠比那些微不足道的風險還大,就有機會贏得比賽。「你甚至可以想想過去的失敗經驗,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在每次受傷跌倒之後,往往會變得更強。」

延伸閱讀 /

1. 10位成功CEO的真誠告白:我的成就,來自於每天堅持做這些事

2. 中外媒體爭相報導!為何他能身兼多職,還把每件事都做到世界頂尖?

繼續閱讀 自我管理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