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 Success > 人際關係
feature picture

老闆和你想的不一樣

何飛鵬
2016-07-20
作者 何飛鵬
已完成
已取消

老闆和員工的想法在本質上有三大差異:小我與大我、有做與做好、花錢與省錢。工作者要習慣老闆和你想的不一樣,也要能掌握這些關鍵性的差異,才能工作順利,悠遊職場。

我的團隊中有一個 7 年薪水漲 7 倍的主管,7 年間從一個最底層的新進工作者,變成一個大事業部的主管,從他身上,我也學到了許多東西。

有一次他告訴我,在做任何事之前,他除了提出自己的想法之外,一定會再思考一下「老闆會怎麼想」,以對照「自己的想法」和「老闆的想法」之間的差異。

如果老闆的想法和自己的想法不一樣,就要再仔細思考「老闆為什麼會這樣想」,設法找出雙方想法差異的關鍵原因。最後再讓自己接受老闆的思考角度和想法,盡量做到「把自己像老闆一樣想事情」。

他之所以會這樣做,是因為他剛開始工作時,曾經因為堅持己見,不聽老闆的意見,而受到極大的傷害。後來他發覺,老闆的思考角度和工作者截然不同,再加上老闆通常要為工作結果負完全責任,所以工作者當然要以老闆的意見為主,不應堅持己見。從此,他為了不再犯同樣的錯,就開始嘗試用老闆的角度想問題。

根據他長期的歸納,老闆和員工的想法在本質上有三大差異:

1. 大我與小我

一般工作者遇到各種情況時,都是從自己的本位主義出發,想的是「我」,像是這件事我該怎麼做?為什麼該我做?做好這件事,對我會有什麼好處?做這件事我要花多少時間?

老闆想的則是「整體」,包括這件事該不該做?如果該做,該由誰來做?做好這件事,能夠為公司整體帶來什麼利益?

由於老闆想的是「大我」,因此就算「大我」與「小我」有衝突,工作者仍然要以「大我」為重,必要時要犧牲「小我」。

2. 有做與做好

員工是受雇來做事的,覺得只要做了事,就算盡到責任了,心裡想的多半是如何做?有沒有做?做完沒有?要花多少時間做?要花多少人力做?

不過,這些都是做事的過程和方法,而老闆想的不只是這些,他更關心的是有沒有做好?能不能達到預期中的目標。老闆真正在意的是事情做完之後所得到的效益。如果只是做了事,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效益,就和沒做事一樣。

因此,工作者不只要想如何做,更要思考成果與效益,才能跟上老闆的想法。

3. 花錢與省錢

工作者做任何事之前,先想的是有多少錢可以花?錢愈多愈好,有錢好辦事!

但想的是如何省錢,如何用最少的錢,得到最大的效益。任何多花錢的事,都是老闆的敵人。

至於省錢的考量,不只是執行工作時的花費,即使是公司日常的例行開銷、人事費、一般事務費、旅費、交通費……其實老闆都會盯著看。

工作者要習慣老闆和你想的不一樣,也要能掌握這些關鍵性的差異,才能工作順利,悠遊職場。

延伸閱讀 / 明明該選A,老闆卻選B?這 3 個原因,讓老闆跟你想的不一樣!

圖片來源 / Kenny Louie via Flickr, CC Licensed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