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出版集團首席執行長、商周出版發行人。曾任《卓越》雜誌、《保險行銷》雜誌總編輯,曾被金石堂書店選為 1997 年出版風雲人物。何飛鵬部落格
人過了五十歲,就要看開一切,對小事要大度,但對大事要絕情。這正是我五十歲以後的人生原則:
人是理性的,對任何事都會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決定,對大多數的事情都斤斤計較,當計較習慣了之後,就很難大方。
老闆對能幹的員工,通常會很愛惜,也不敢讓他們過度使用,一旦聽到他們說做不來,通常不會生氣。好員工對老闆說「不」,如果老闆會生氣,代表老闆不知珍惜。
一個人如果想加薪,應獨立舉證自己的貢獻,述說可以加薪的理由,而不是別人加薪了,我也要比照。「比較」不是個人加薪的理由。
完美的履歷表,除了表現應徵者的能力外,很可能應徵者有豐富的求職經驗,或者求職面談是他最大的努力,尤其是顯然經過精心設計的履歷表更要小心!
依80/20法則,20%的核心團隊創造80%績效,因此理應獲得較高紅利,以確保關鍵人才獲得足得夠激勵,同時藉此提升整體績效。
主管要公平看待每個工作夥伴,但論功行賞的時候,按照貢獻多寡,發給不同的獎賞與回饋,這樣才是公平對待每個人。
透過自我摸索學習經營管理,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因為自己的體驗最深刻,也能徹底學會。在一場演講中,我談到我第一次創業時,是個完全不懂領導的門外漢,但透過⋯
辦公室的任何事都會被檢視,所以主管不論公事或私事,都要行得正、站得直,「公私分明」是主管必須要做到的事。
透過「提問」協助部屬找解方,讓他們學會分析思考、解決問題,從中獲得成長;而我也因此擁有一個能力更強的團隊。
將複雜的計畫,拆解成簡單的概念和步驟,這麼做有助於把事情想 透,並且能說透,才容易讓大家聽明白、有共識。
「成長型責罵」讓部屬雖然被糾正,卻不會感覺被責怪,而是長官的激勵 與期待。這是最好的責罵,也是主管必須學會的技巧。
賦予員工更大的自由裁量權,在特殊情況下能像個人一樣當家作主, 是激發員工積極做事,提升績效最重要的手段,也是一流公司的象徵。
把指令說清楚是好主管的基本條件;講清楚、說明白,就不致於有誤會,部屬才會做出主管滿意的成果。
主管擁有權力,也是發號施令的人,扮演了主動的角色,所以主管 一定要率先展現對部屬信任的誠意,這是組織信任文化的開始。
工作是時間與勞力的交換行為,任何工作者都不需要活在恐懼之中,大可抬頭挺胸,好好工作過日子。
在組織中,最好是成為核心團隊,成為組織中的執政黨,才會有遠景、有未來;而成為主管,就是加入核心團隊最重要的表徵。
一般挖角的時候,最普遍的加薪幅度都是 2 成;公司若要對抗挖角,給予調薪 3 成,應該就有足夠誘因把對方留下來。
部門中的事,老闆應讓主管全權負責,彼此信賴。老闆若越級指揮,通常會與主管產生嫌隙,也違反管理基本原則。
要讓所帶領的團隊,真心誠意的發自內心接受領導,全力以赴做事,才是真正的領導;而領導者必須具備以下 4 個要件,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領導者。
我開始檢討過去拖到最後一天才完工的工作法,決定做一些改變:要求自己要提前 3 天完成,然後把最後 3 天變成我調整和改善的時間。
90歲阿媽當餐廳服務生的新聞,隱含了一個未來趨勢:勞動人力不足。未來60、70歲的老人勢必也將投入工作,才能彌補人力缺口。而所有企業也都要雇用已退休的人員,才能正常運作。
一般部屬對主管犯的錯,往往只能逆來順受,只有少數明智、明理的好主管,才會願意為自己犯的錯道歉,會道歉的主管才是真正的好主管。
身為公司的最高主管,我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員工,但是我用「2年認同定律」,仔細檢視做滿2年的人,從中挑出潛力人才,培養成公司的核心團隊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