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 Business > 經營策略
feature picture
shutterstock

管理就是指揮員工做事?錯!「管理」的5個迷思,別再誤會了

2017-08-24 整理‧撰文 陳書榕

當我們想定義一個成功的經理人或管理者時,通常都會有些「迷思」,認為想要像他們一樣「成功」,就得照本宣科、用一樣的管理方法做事。

但事實並不完全如此,哈佛商學院網絡學習計劃HBX執行董事派翠克.馬蘭(Patrick Mullane)整理出5個我們對管理者最常出現的「迷思」(或是幻想),以及與它們對應到管理現場的「真相」。透過這些對照,馬蘭也給予相等的建議,告訴你其實真正的「管理」,究竟是什麼。

迷思一:我們以為管理者花大部分的時間在規劃長期策略上

真相是:

管理者多數花很多的時間在審查、監督員工,或是被例行性事務拖著走不開身,他們在日常會議中來去、在談話中消耗過多的體力與時間,因為他們總是不懂得拒絕、分辨何事該做何事不該。

這就像是經營之神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言,「『成功人士』跟『真正成功的人』之間最大的差別,就是『真正成功的人』,懂得說不。」

「當你懂得拒絕,就可以騰出時間來創造和思考。」馬蘭補充,讓退一步、留點時間給自己,才能讓組織活得長久。

迷思二:管理者要懂得跟別人說「你該做什麼」

事實是:

其實員工在心裡都有一套盤算,他們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到達目標,當你一再干涉他們應該怎麼做、往哪裡走的時候,他們也只能照單全收,但當他們喪失了自主權之後,表現不見得會比讓他們自由發揮得更好。

馬蘭提醒,真正的管理者該做的事情不是指導,「比起點菜、下指令,管理最重要的是影響力。」

迷思三:管理是有秩序、可預測的

事實是:

在組織內多數的流程、任務都不是直線路徑,彎彎曲曲迂迂迴迴,有許多想像不到的轉折讓一切變得混亂。

管理者要懂得在變動時期蒐集訊息、相應調整計畫,「優秀的經理人他們會努力為適應結構努力、也允許靈活變動,更知道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型適合所有情況。」

迷思四:只要管理者優秀、團隊再弱也無所謂,一樣可以到達目標

事實是:

優秀的經理人搭配「普級」團隊,確實有可能可以做出還不錯的成績,但是「不會出現奇蹟」。

這就是為什麼主管們總是會花很多時間,去找正確的人、安排他們坐在正確的位置上。馬蘭表示,這樣做可以使得團隊更容易實現既定目標,如果該團隊在沒有控管的情況下仍舊值得信賴,那甚至不要經理人也無所謂。

迷思五:管理者應該建立共識

事實是:

沒錯,有共識是好事,但這也是一件非常罕見的事。

巴菲特、臉書首席營運長雪瑞.桑德柏格(Sheryl Sanberg)都曾表示過,領導者必須找到與他們相同價值觀,並且可以一起取得成功的人共事相處。

然而,隨著管理圈愈來愈大、團隊人員愈來愈多,意見就會變得紛雜。管理者得學會「蒐集那些不同的意見,然後參酌之後做決定。」馬蘭說,最後做決定的人,怎麼做怎麼錯,畢竟總有一群人會不滿意你的做法,但這就是領導者的責任。

延伸閱讀 /

1. 堅持到底就會成功?史丹佛研究:錯得離譜的6個「成功迷思」,小心耽誤人生

2. 訂KPI,是「讓高層能壓榨部屬」的工具?談目標管理的迷思

3. 為什麼一群聰明人,反而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

資料來源 / CNBC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