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轉載 數位時代

Netflix 上架 MOD!震撼業界的合作,背後贏家不只中華電信


媒體背景出身的中華電信董事長鄭優,上任兩年多來,一直都把旗下 MOD 視為重點業務。
從推出類似 NCC「分組付費」的頻道套餐,到力拚電競、體育賽事內容,種種努力使得 MOD 訂閱戶數提前達標至 200 萬,超車富邦集團旗下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凱擘及台灣大寬頻,根據 NCC 統計,兩者截至今年 9 月訂戶數合計 176 萬。
19 日,鄭優透露 MOD 下一個目標——250 萬,「加持方式」便是與影音串流龍頭 Netflix 合作,引發業界轟動。這一合作究竟為何引人關注?對有線電視、OTT 業者,真的會有影響嗎?
中華電信 MOD 牽手 Netflix,打破競爭僵局
首先,得先說明這次合作的「與眾不同」。
無論是中華電信 MOD,還是凱擘數位機上盒,和一般 Android TV 不同,採用的都是「封閉系統」,除了內建的頻道之外,並不能任意下載自己想要的 App 及服務,當然也包括了向來被視為競爭對手的 OTT 平台。
但和 OTT 業者的關係,在 2017 年就開始有所突破。先是 7 月,KKTV 宣布入駐中華電信 MOD,成為第一個 MOD 中的 OTT 平台;10 月台灣大哥大的 OTT 服務 myVideo 也開始在凱擘機上盒中提供服務。合作的意義,無非還是回歸到內容上——誰的內容越豐富,誰就越能吸引到訂閱戶,以「頻道」為主的 MOD 及凱擘,獲得了缺失的「隨選」內容,進行一場大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 這兩項合作都存在著投資關係,中華電信為 KKBOX 的股東之一,而凱擘則為台灣大哥大的子公司,形成這樣的組合隊伍,並不令人意外。
這一次 MOD 新合作對象,Netflix 不僅非自家人,更是全球 OTT 的龍頭,打破內容領域 OTT 從過往被視為競爭對手的僵局,意義非同小可。
兩者合作模式?從韓國電信合作案窺探一二
再來,先撇開 MOD 不說,若想要用「電視」來看 Netflix,看看各種裝置的授權狀況,就知道無論是畫質還是介面,為了讓用戶看 Netflix 體驗夠好,審核有多嚴格。
第一種類型,是各家廠牌的「智慧電視」。包括 SONY、三星、LG、夏普在內,不是內建 Android TV 系統就可以下載到 Netflix,而是要官方認證的型號才可以,這些電視被稱為「Netflix推薦電視」,在遙控器上還要特別設置一個 Netflix 按鈕。
第二種類型,則是電視盒子。在 Netflix 官方網站上,除了 Apple TV 明確被標示支援外,搭載Android、Android TV 系統的電視盒因各國廠牌、種類實在太多,並未說明支援機種。但據了解,在台灣可以下載 Netflix App、並正常運作觀看的正版電視盒只有便當、OVO 及小米盒子國際版。
第三種類型,則是和中華電信的 MOD 相同的 IPTV(網路協定電視)。在 MOD 之前,若以國際最新進展來看,Netflix 在 11 月與韓國電信品牌 LG U+ 正式結盟,在其 IPTV 機上盒「U+tv」中便可以看 Netflix。
從 2017 年起,中華電信就和 Netflix 搭上線談合作,可以見得獲得 Netflix 的肯定得來不容易。鄭優透露,中華電信目前已經和 Netflix 初步簽約,並希望農曆年前 Netflix 可以正式上架到 MOD,並會特別開發一款為 Netflix 特製的 4K 機上盒,預計在 2020 年前,裝 4K 機上盒的用戶可達 100 萬。
雖然具體合作方式還不得而知,但若以與韓國 LG U+ 的例子來看,或許可以窺探一二。目前似乎只是單純開放平台在機上盒中,並未做更多內容的結合,而在上面訂閱 Netflix 的用戶,可透過 LG U+ 合併帳單支付月費。 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據韓國廣播頻道推廣協會推測,LG U+ 和 Netflix 的分潤比例為 1:9,和常見的 5:5 及 6:4 相差甚遠,被指對境外內容有「過分慷慨」之嫌。
獲利者,當然不只中華電信
「Netflix 帶給 MOD 是很不一樣的東西,重點在美劇,」台灣影視音產業協會理事長錢大衛表示。有了各種頻道、主打日韓劇的 KKTV,以及歐美劇集實力極強的 Netflix,當用戶在 MOD 上可以獲得的內容越豐富,對競爭對手有線電視業者而言,勢必會產生不小的壓力。 細究這次合作對有線電視業者的衝擊,就得看之後有線電視系統商的「訂閱戶數」,究竟會不會轉移到 MOD。
這是 Netflix 史無前例,第一次和電信業者進行合作,中華電信確實贏到「獨家」,但最大獲利者只有中華電信嗎?兩者其實更像「魚幫水、水幫魚」。
雖然 Netflix 全球用戶已達 1.37 億,但並未透露單一市場、單一國家的數字,登台兩年後,營運成果不得而知。但可以知道的是,OTT 平台用戶普遍年紀偏輕,而進駐 MOD,一來不僅有 200 萬用戶的基底;再者,也能進一步擴展打進家庭族群。
Netflix 在 2016 年時就指出,逾 3 成的 Netflix 台灣會員及超過 6 成的亞太會員,觀看自家內容是透過電視,藉由與 MOD 合作,和這一趨勢不謀而合。
事實上,《數位時代》先前已了解到,近年來在全球已經有超過 60 個付費電視合作商,願意在自己的收視方案中加入 Netflix 的服務,包括美國的 Comcast、Dish,法國的 Orange、菲律賓的 Globe。Netflix 表示,不少消費者已經習慣在付費電視找內容,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屬於科技新手,正是 Netflix 過去沒觸及到的族群,而付費電視的操作習慣、付費方式,都有助於降低進入 Netflix 的門檻。
對其他 OTT 業者有影響?錢大衛:效果甚微
台灣大哥大新媒體服務副總經理李芃君,先前也向《數位時代》透露,在凱擘上 myVideo 的開機率很高,約 100 萬個雙向盒,會打開 myVideo 的占比達 5 成,確實成為 OTT 平台一個穩定的「通路渠道」。
綜觀這項合作案對於 OTT 業者將產生什麼變化,錢大衛倒認為影響甚微。
「美劇版權非常貴,除了 Netflix 之外,在各個 OTT 平台上美劇都不多,」每家 OTT 平台主打的內容都不盡相同,愛奇藝主打陸劇、KKTV 主打日韓劇、LiTV 攻「隨選+頻道」,而 Netflix 憑著歐美劇,甚至是自製劇,早已殺出一條獨有的血路,與其他平台並不衝突。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