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picture
截自 intel 影片

拒絕釋單台積電,英特爾為何堅持自製晶片?背後原因解析

2021-01-28 數位時代 王郁倫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科克蘭資本董事長楊應超早在 2020 年就預言英特爾(Intel)不會釋單台積電,如今英特爾法說會上證實將大部分自製,對此楊應超直言:英特爾外包 7 奈米製程,不是不可能,但這麼做就垮了!慘了!「高階製程外包的一天,就是公司競爭優勢結束的一天。」而最開心將是對手 AMD 跟 NVIDIA。

楊應超本身念普渡大學電機系學士碩士及哥倫比亞電機博士班,隨後才轉念 MBA,所以雖外界熟悉他外資金融圈身份,但事實上,早期他是「搞半導體的」從業人員,除了念研究所時在大學教半導體課程,還曾於 IBM 的 Fishkill Fab 工作,1990 年代這位藍色巨人還有晶圓廠,蘋果委由摩托羅拉設計、由 IBM 晶圓廠代工生產微處理器(PowerPC CPU, 用 RISC 架構)後於 Mac 電腦使用多年,但後來蘋果轉去用 Intel 處理器。

外包:低價值工作委外

楊應超在當分析師前在 EDS(當時全球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負責公司全部的大陸業務,很了解外包的商業模式,指出外包是 80 年代開始的風氣,但可以先思考企業為什麼要外包?他舉個例子,在美國居住,很多人院子要除草會外包,在台灣買便當就是煮飯外包,或家裡清掃交給清潔公司,都是外包常見的生活例子。

楊應超指出,假設一個人一小時工時價值 500 元,但若除草或清潔工作可以用 300 元請到人幫忙做,那麼外包給人就很合理。他指出,過去 IBM 大型電腦也一條龍什麼都自己做,但後來個人電腦晶片外包英特爾,OS 軟體外包微軟,硬體代工交給台灣供應鏈,自己轉專注高價值服務,蘋果也是同樣概念,低價值製造外包,把自己時間專注高價值業務。

「換言之,英特爾真的外包,也只會外包低價值的業務。」楊應超點出重點,並提問:低價值(階)業務對台積電有意義嗎?楊應超指出,假設英特爾產能不夠,應該會先考慮把低階外包,高階高利潤留下來自己做,且外包半導體跟外包硬體組裝業務是不同的事,晶圓廠合作很複雜,「光良率管理跟設計的溝通就要花至少一年時間」,沒有這麼容易。

開晶圓廠難,開 IC 設計公司相對簡單

對於現在產業界盛傳英特爾要外包 7 奈米製程,楊應超搖搖頭,直言:「不是不可能,但這麼做就會垮了!慘了!」他分析,AMD 過去本來是自己設計自己生產,因為生產晶片是核心技術之一,但是後來 AMD 當時是快破產,才被迫把晶圓廠賣給格芯,IBM 是因為轉型到軟體及服務,才把晶圓廠跟 PC 等硬體業務賣出去,通常晶圓廠不會賣掉,如果經營的好就是金雞母。

他分析,開一間 IC 設計公司,如聯發科或高通,比較容易,工程師聚集就開始了,但開晶圓廠很難,因為投資設備資本太大,AMD 分割製造,外包後就回不來了,這是 One Way(不歸路)。「英特爾外包 7 奈米的一天,也就是公司競爭優勢結束的一天。因為你(英特爾)不做製造了,那跟 AMD 跟 NVIDIA 有何不同?AMD 再厲害現在全部 CPU 市占還是比不上英特爾。」

商業背景 CEO 愛分拆,技術背景重科技力

楊應超指出,印象深刻是,1993 年在 IBM 大裁員時,張忠謀之前服務過的德儀還跑來 IBM 晶圓廠搶人才,而楊應超後來也加入全球最大的軟體外包公司 EDS,負責中國區業務,並因此在中國北京住了一年,但這家企業後來被 HPE 併購。

擁有半導體及外包兩種產業經驗,同時又有企管與電機背景,楊應超對於英特爾計畫找台積電代工消息傳出,就判斷不太可能。他一語道破關鍵原因是,前執行長史旺(Bob Swan)是商業背景出身,學 MBA 的會搞分拆、外包,財務運作,股市偏好這類消息往往立即上漲,但現任執行長 Pat Gelsinger 是技術背景,當初領導做出 486 CPU 也當過英特爾的 CTO(技術長),當然明白科技的重要性,理解非把 7 奈米做出來不可。

Pat Gelsinger.jpg
VMWare執行長Pat Gelsinger將於2月15日回鍋英特爾,接任執行長後決自主生產。
VMWare

楊應超指出,英特爾的 7 奈米製程近似於台積電的 5 奈米,英特爾若拼 7 奈米拚個兩三年後仍做不出來,當然投降只好外包,但在此之前,由於現在中美政府都體認到半導體之於國安重要性,美國政府一定會支持英特爾技術發展,英特爾更不可能外包高端技術。

科技業分久必合,堅持自製比委外決策更難

對於科技業發展,楊應超指出,產業發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如蘋果最後又把晶片設計拿回家做,讓軟硬體都自己一條龍完成是最好的(所以 iPhone 一定比 Android 用得順),諸如現在微軟也做到 Surface 硬體,Google 併購宏達電手機部門,Amazon 也發展 Kindle 硬體,「外包不是不好,但外包就是投降了。」他分析英特爾至少這兩三年內會奮力一拚。

楊應超自己在科技業及半導體界工作多年,對於英特爾目前官方證實僅繪圖晶片 DG2 及 Ponte Vecchio 伺服器用繪圖晶片屬於外包,他分析,因英特爾 GPU 非強項主流產品且利潤比 CPU 低,在產能不夠時,把這類產品趕到外面生產,相當合理。

楊應超分析,英特爾為 CISC 架構處理器(複雜指令集電腦;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能處理複雜任務,但相對耗電。所以後來衍生出專用晶片 RISC 架構(精簡指令集電腦;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處理器,多用於手機,像 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就是 RISC 的一種,最近流行的 RISC-V 也是。

楊應超指出,蘋果現在自製的 M1 晶片就是回到 RISC 架構,跟英特爾分道揚鑣後,用自己設計的 CPU 搭配自有軟體(像之前的 iPhone 及 iPad),相對會更順暢,這也是先天兩種處理器設計架構的不同點。

對於英特爾新任 CEO 思維,楊應超分析,委外的決策很容易,但要外包高階還是低階產品,對英特爾來說兩者都不對,但要把產能良率拉上來難,是難的決策,但至少設計製造都自己做最順暢,交給台積電,光事前溝通設計就會比內部不順暢得多。

其次,英特爾即便要外包,台積電也沒產能,「5奈米產能根本都滿了!」楊應超分析,台積電股價現在是完全超漲,是現在狀況加上反應未來的可能性,「超漲不是壞事!」但他就現實面分析,英特爾即使釋單也對台積電這兩年沒有一點影響,要反應(業績)也要第三第四年以後。

外包緩不濟急,自救得拚這兩年

楊應超美國住家就位於鳳凰城(Chandler,錢德勒市),家對面就是英特爾 12 吋晶圓廠 Fab42,天天開車都經過, 主掌 10 奈米及 7 奈米先進製程,英特爾在該城市就有四座廠(Fab 12, 22, 32, 42)。楊應超指出,台積電去鳳凰城是對的,當地很多人才,英特爾在當地建立供應鏈很久了,台灣人也很多,台積電去幾乎可直接收成。

「若英特爾外包代工,AMD 跟 NVIDIA 就爽翻了!因為英特爾就跟他們一樣都是 IC Design 公司了,AMD 市占率也有機會超過英特爾。」楊應超分析,英特爾即使要外包也是兩年後的事,這兩年間,英特爾還是要面臨 AMD 靠台積電製程帶來的競爭壓力,因為外包產能台積電最快要 2023 年後才出來,但「英特爾要調整自己 7 奈米製程,如果順利,很可能 2021-2022 年就調整好了,」因此對 AMD 及 NVIDIA 來說,英特爾自製產能完全非好消息。

相關文章
商業 Business > 數位轉型
feature picture
正新 x Logitech

轉型進化論!正新橡膠攜手羅技電子,啟動高效溝通與永續轉型新篇章!

2025-09-08 經理人 x Logitech
分享
收藏
已完成
已取消

談起「正新橡膠工業」,旗下品牌「瑪吉斯輪胎」(Maxxis)可說家喻戶曉。正新集團作為台灣輪胎製造業的巨擘,自 1976 年創立以來,正新始終堅持品質與顧客導向,將產品銷往全球逾 180 國,並獲《富比士》與台灣十大國際品牌等多項肯定。

目前,正新集團有22,000名員工,在全球擁有11個生產基地、多個研發中心,據點遍布台灣、中國大陸、印度、印尼、越南與泰國等地。面對市場變化與客戶需求,早在 2015 年,正新便啟動工業 4.0,導入自動化、AI 與關燈工廠,包括引入自動化檢測系統,以提升產品良率、避免人類誤差,以及運用AI視覺技術,進行輪胎氣泡的瑕疵檢測;同時也推動數位轉型,致力提升同仁數位素養,強化跨國據點的營運整合與管理效率。

不僅選品質更注重永續價值 正新善用科技與工具增進溝通效率

也因為正新期待透過加速轉型,增加營運效率及迎戰更多全球市場上挑戰,所以能否找到理念契合又技術領先的科技夥伴,是轉型過程中關鍵的一環,而 Logitech 就是一個例子。

「其實我們和 Logitech 是一拍即合!」正新橡膠工業資訊長陳柏嘉笑說。他向來樂於嘗試新科技,雖然公司曾使用過他牌視訊系統,但實際體驗 Logitech 的產品後,發現無論是收音、攝影到整體視訊呈現,Logitech 整合效果更佳,因此很快便決定導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的文化就是選最能幫助同仁的好工具,決定了就立刻執行。」

正新與 Logitech 的合作不僅限於技術層面,更因雙方對「永續」的共同理念而深化。正新推動工業 4.0,透過高效視訊系統減少碳足跡;Logitech 則從包裝減量、回收材質到提升能源效率,致力打造環境友善產品。理念契合,促使雙方快速建立信任。「當發現 Logitech 不只方案好,更重視環境責任,就知道這是值得長期合作的夥伴。」陳柏嘉說。

走進正新的幾間會議室,即可見多款 Logitech 商用視訊設備,包括 Rally Bar Mini 全功能視訊系統、Tap 觸控螢幕控制器、Sight AI 桌面攝影機與 Scribe AI 白板攝影機。其中,Rally Bar Mini 專為 6 至 12 人的中型會議室設計,搭載 AI 智能鏡頭,能強化自動取景與追蹤發言者,結合低失真揚聲器與波束成形麥克風,打造音視俱佳的沉浸式會議體驗,並全面支援 Google Meet、Microsoft Teams、Zoom 等主流平台。

正新xLogitech
透過 Logitech Sight AI 智能鏡頭,自動取景與追蹤發言者,讓遠距會議無距離感。
正新 x Logitech

其中,AI 驅動的 Sight AI 全景桌面攝影機,正是專為混合辦公設計,搭載雙 4K 鏡頭與 315 度超廣角視野,AI 智能構圖、準確捕捉與會者的聲音、表情與肢體動作,確保每位參與者都能被看見、被聽見。另一款 Scribe AI 白板攝影機則解決傳統鏡像困擾,一鍵即可將白板內容清晰呈現在視訊會議中,並透過內建 AI 人像虛化技術,更能讓簡報者「隱形」,避免遮擋重點,確保遠端與會者完整掌握會議內容。而外型簡約的 Tap 觸控螢幕控制器,提供直覺操作介面,使用者只需輕觸一鍵,即可快速啟動會議。

正新 x Logitech
Logitech Scribe AI 白板攝影機清晰且同步的資訊呈現,讓每一次的混合會議透過工具輔助,溝通更即時也更有效率。
正新 x Logitech

Logitech視訊會議系統助力跨國協作 提升效率與生產力

由於正新生產基地、研發中心遍布世界各地,同仁每周都需要召開多場跨國會議。過去,為避免跨時區、多人參與會議時發生斷訊或設備問題,正新經常安排 IT 技術人員駐點支援,耗時又耗力;但自從導入 Logitech 視訊會議系統後,這些問題已大幅改善,不僅大幅減輕 IT 負擔,也讓員工擁有更順暢、優質的會議體驗。系統在提升工作效率之餘,也讓員工參與遠距會議更便捷,減少通勤往返、降低碳排放,兼顧「永續」的全球趨勢。

Logitech 作為正新邁向數位轉型的策略夥伴,特別觀察到,正新能屹立近 60 年的一大關鍵,是持續超前部署與勇於創新,積極轉型不受限。像是導入 Logitech 的視訊會議方案後,有別於傳產的固定座位,正新也開始幫同仁配備筆電、整合 Logitech 視訊會議帳號與周邊設備,提升攜帶與使用的彈性與便利性。此外,高階主管親自體驗後,也驚訝於整套系統在影像清晰度、音訊穩定性與多平台整合上的表現,進一步強化經營團隊持續導入新工具、深耕數位轉型的信心。「正新是傳產的數位轉型先驅,和一般對製造業的印象很不一樣。」

這份對創新的執著,也延伸到核心產品研發。瑪吉斯 T-Razr 智慧輪胎可自動偵測路況,並即時調整胎體強化抓地力,榮獲 2020 義大利 A’DESIGN AWARD 國際設計大獎,是正新在智慧輪胎與創新研發上的重要里程碑。

正新 x Logitech
正新團隊積極創新,瑪吉斯 T-Razr 智慧輪胎結合科技與設計,榮獲 2020 義大利 A’DESIGN AWARD,展現正新的品牌實力。
正新 x Logitech

陳柏嘉對研發創新的熱情,也延伸到辦公選品上。他相信,好的工具能激發更高的效率與創造力。因此在與 Logitech 合作後,也選用了 MX 高階商務鍵鼠系列,不僅著重設計與手感,更重視無線連接、感應精準與長效續航等細節。「從這些體驗中,我看見辦公設備的進化潛力,也期待未來的協作工具能持續突破、帶來更多可能性。」

1756369162667.jpg
陳柏嘉認為產品創新需擴大想像力並積極研發,因此除導入 Logitech 會議設備,也研究其他羅技產品的設計整合性,刺激更多研發靈感。
正新 x Logitech

正新的集團核心文化「Triple 3 System」— 100% 品質、100% 服務和 100% 信任,是推動數位轉型與全球拓展的內驅力。這套價值觀不僅貫徹於產品製造,更延伸至與合作夥伴的深度協作,成為正新穩健前行、持續創新的關鍵基石。

正新 x Logitech
陳柏嘉笑著分享自家輪胎的特別之處,而這也是正新得以站上世界市場的企業能量。
正新 x Logitech

陳柏嘉強調,未來正新將持續攜手 Logitech 等策略夥伴,透過數位轉型全面強化全球競爭力,並在邁向永續經營的路上開創新里程碑。

開啟高效溝通新篇章,歡迎預約參觀 Logitech 商務協作展示中心: https://lp.logitechclub.com/vc/zh-tw/

【本文由經理人整合行銷部與羅技共同製作】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