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整理 Janis

馬汀鞋疫情下逆勢 IPO、全球銷售額成長 48%,怎麼做到的?


經營超過一甲子的英國經典皮靴品牌 Dr. Martens (馬汀)受到男女老少歡迎,先前該公司宣布準備公開上市,將成為 2021 年第一個重大 IPO 案。去年整年受到疫情影響,實體零售大受衝擊,尤其是消費者特別重視試穿體驗的鞋類產品,為何 Dr. Martens 可以逆勢上市呢?
事實上,Dr. Martens 原先預計 2020 年 4 月就要開始動作,但也是因疫情打亂了時程。據報導,該公司已經請了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為聯合全球協調人,巴克萊(Barclays)、美林證券、匯豐等為聯合帳簿管理者,以確保上市順利。
Dr. Martens 的董事長曼森(Paul Mason)形容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里程碑,「我們在過去幾年內不斷壯大我們的團隊與企業,為的就是朝下個振奮人心的階段前進,準備發展為上市公司。」
Dr. Martens 在 2013 年被私募股權集團 Permira 以 4.1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目前 Permira 保有 75% 的股權,而創辦人格里斯家族(Griggs)則有約 10% 股權。而這次在倫敦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Permira 打算釋出 25% 股份,由投資人認購,籌措資金預估將高達 12.9 億英鎊。預計在倫敦時間 2 月 3 日開始交易。
《衛報》報導中分析,上市之後,大約會有 22 名資深員工會成為「百萬富翁」,其中包括執行長威爾森(Kenny Wilson),另外,預計將有 2200 名員工可以拿到現金紅利。
疫情期間,網路銷量成長 74%,馬汀鞋比去年多賣出 70 萬雙
該集團在全球 60 個國家都有分店,預估每年賣出 1100 萬雙靴子。2020 年在疫情肆虐下,關閉了部分商店,全年銷售額仍成長了 48%,大部分收入來自於零售商。而網路銷售量也成長了 74%,2020 年 3 月到 9 月的短短半年內,就比去年同期多賣出了 70 萬雙靴子。
Dr. Martens 品牌成立於 1650 年,不過在這之前,經典的鞋款就已經由德國軍醫克勞斯·馬汀(Klaus Maertens)發明。最早是因為馬汀在一場滑雪的意外中,一隻腳受傷並動了手術,在復健的過程中,他覺得原先穿的鞋子對腳很不舒服,於是自己改良成氣墊鞋底,並與朋友一起生產。
後來這個鞋款被製鞋商格里斯家族(Griggs)看上,開始大量生產,並創立品牌。原先多半是勞工階級的人在穿。後來因為多位搖滾、龐克歌手在上台表演時穿上「馬汀鞋」,開始受到樂迷喜愛,逐漸變成潮流必備單品,甚至成為年輕人表達反叛精神的象徵。
不過到了 2003 年,Dr. Martens 一度瀕臨破產,銷量也逐漸衰退,不得已須要關閉部分工廠並裁員,後來就如同其他製造業一樣,把製造重心轉往中國。
直到 2013 年,格里斯家族將手工持有的 91.5% 股份賣給 Permira,協助這個超過半世紀的老牌重振旗鼓,在全球展店、拓展國際能見度,後來也持續往電商的方向前進,線上通路後來也成為 Dr. Martens 在疫情下能穩住陣腳的武器之一。
資料來源/Forbes、The Guardian